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初中历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
某班举行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
(1)在探讨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的主题班会上,小丽同学认为是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屈服美国的原子弹(屈原说);小华同学则认为是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苏武说);小东同学认为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共同说)。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只答一种观点即可)
(2)小刚同学负责布置图片展,请你帮助小刚同学为下列三幅图片各拟—个标题。(3分)
标题①           ②             ③             

说明:图一: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图二:在这张拼图中,左为一日本老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向亡灵谢罪;右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图三:2005年2月,德国一名儿童手持蜡烛参加掉念二战死难者的集会。
(3)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在参与上述活动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承认并牢记那些为拯救人类所做出的牺牲,才能珍爱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7 月7 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面对强邻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二 (1941年12月6日)布朗与其他传教士围坐在传教室的收音机前等待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在那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与日本代表野村吉三郎、来栖三郎特使进行着最后的谈判。赫尔对和平谈判已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天下午4点,传教会传来了"日本空袭夏威夷的惊人消息" ……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这次袭击称为"永远的国耻日"。
材料三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强邻"指的是谁?"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2)材料二中"日本空袭夏威夷"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除中国外的两个同盟国成员。材料中"最黑暗的邪恶力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l分)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l分)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l分)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l分)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45年2月,他和材料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幅地图

材料二 在1916年德法之间的某次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70万人。据统计,这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材料三 使纳粹国家接收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材料四 有评论说:当今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不由一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图二中两大战争策源地分别是哪国?
(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什么战役?依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3)材料三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战后哪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怎样的发展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中国周边形势日益严峻,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遏制中国》一文中就这样指出,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潜在挑战和威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家结盟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主题一  结盟与对抗
 
(1)图一中对峙的双方是在什么性质的集团?它们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
(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主题二  合作与发展

(3)哪次会议决定成立图三中的国际组织?图四中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五中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主题三 风险与机遇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阳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提出的中国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观点?试结合本试题引言与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次世界大战】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不断,二十世纪以来战争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炮制慕尼黑阴谋,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战争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举一例。
(3) 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对短暂的和平局面依靠的是怎样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又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组织?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的国际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国际影响,而参加何种国际组织体现了一个国家内政外交的变化。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迅速发展,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危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亦存在矛盾,……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4个领衔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该宣言,开创了中国外交史的全新局面,中国人民的长期艰苦抗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佩。
材料三:19 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骂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
(1)材料一中“势力迅速发展”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哪个国家?从材料中看出成立三国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签署的是什么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你认为材料三中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众多欧洲国家为什么纷纷加入欧盟?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什么事件? 请写出在此战争中反映人文主义的法律文献。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四:“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4)材料四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材料五:(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材料五中的号召人应是谁? 1945年2月,他和材料四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6)根据以上五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世界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构成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以上二则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唐晋主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革命事件爆发?此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遭到哪个法西斯国家的突然袭击?苏联战场上展开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3)历史不容否认,历史也不容篡改。针对前一阶段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方已公开表明严正立场,同时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对此你有何感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间的交往生生不息,并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戊戌变法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列举该运动中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的倒退。请举一例二战期间同盟国精诚合作打击法西斯国家的史实。
(4)促进文明交流,尊重文明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共存发展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皇威廉二世崇尚战争和强权,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因此,"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材料三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激烈竞争"最终引发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所述的人类灾难是在哪次战争造成的?它对联合国的成立有什么影响?
(3)材料四共同反映了哪一主题?请从自身出发,你能为此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