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即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
B.中国已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
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
D.中国式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____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
A. | 求同存异 | B. | 独立自主 | C. | 睦邻友好 | D. | 和平共处 |
某大会闭幕词:“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实行容忍,彼此像友好的邻居一样在和平中一起生活。而这是人类赖以昌盛的唯一可靠的、真实的基础。愿我们在我们已经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愿__________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 B.万隆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有学者指出“‘弱国国无外交’并非国际关系的真谛,实际上外交对弱国而言可能更为重要。”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此观点的有
①中印缅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③巴黎和会 ④万隆会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答记者问时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习主席在此着重强调的( )
A.互不侵犯 | B.互不干涉内政 |
C.平等互利 | D.和平共处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是( )
A.“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
B.“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C.“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
D.“如果我们要进去,就必须改变形势,……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求同存异”的方针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拥护社会主义的主张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A. | 万隆会议 | B. | 日内瓦会议 |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 | 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A.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O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
A.和平与发展 | B.和平共处原则 |
C.团结反帝方针 | D.求同存异方针 |
尼赫鲁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曾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
国家也适用。”“两国”指中国与
A.孟加拉国 | B.巴基斯坦 | C.尼泊尔 | D.印度 |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一国两制 |
某次会议后,有人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C.越南战争的胜利结束 |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