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B.开展“大跃进“运动 |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土地改革 | B.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人民公社化 |
C.“一五”计划 | D.土地改革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制定了“共同纲领” |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公布了“一五计划” |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
C.解放军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
D.28个民族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 B.土地改革完成 |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建国后我党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 B.中共十三大 |
C.中共十五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
C.经济特区的建立 | D.“南方谈话”的发表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 B.中小城市 |
C.大城市 | D.国有企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