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间关莺语花底滑,               。(《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                 。(《琵琶行》)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劝学》)
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         ,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而求子急:急忙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C.且君尝为晋军矣赐:恩惠
D.又欲其西封肆:扩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郑知亡矣东封郑
B.共乏困吾还也
C.人之力而敝之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乱易整,不武愿十五城请易璧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举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夫晋,何厌之有?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出下列空格的内容。
细雨梦回鸡塞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璟《浣溪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令》
照花前后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
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铸《横塘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回答后面问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沙丘,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押韵赊欠峰会贸然行事
B.跬步蓬蒿疏朗皇天厚土
C.闰月自溢感慨惹事生非
D.国觞伶俜潺头苌弘化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政。而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
(《过秦论•中》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弊。罢:通“疲”,疲劳
B.强侵弱,众寡暴:暴利
C.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冀:希望
D.是以民之道牧:治理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五霸既殁,令不行天下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百姓穷困主弗收恤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天下莫不引颈而观皆出于此乎
D.天下士斐然向风而迁徙徒也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C.天下百姓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是符合民心的。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仍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秦王朝灭亡。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2)內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戏剧按作品内容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和诗剧。戏剧的三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和人物台词。
B.词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分别是《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每题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反不能及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焉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外出的人

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身也,则耻师焉

A.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明也
C.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句读

下列各组中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耻师焉/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省略成分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为桂林、象郡 B.聚之咸阳 C.蹑足行伍之间 D.委命下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知明而行无过
C.君子生非异也赢粮而景从
D.并吞八荒之心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颗小星星闯入漆黑的夜空。
夜空:“你干嘛要来?”
星星:“有我,你不再是一片漆黑。”
夜空:“就这么一丁点儿光亮?”
星星:“有了第一颗星星,就会有第二颗星星……”
请结合社会人生,展开联想、有所思考,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乐也信:的确 。 B.暂于己得:能够。
C.之所欣向:过去。 D.未尝不文嗟悼临:面对。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及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圣人不凝滞
B.所以游目骋怀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C.或取怀抱述小妹语曰
D.趣舍万殊然,犹有未树也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全是古今异现象的一项 (  )

A.①子路问成人②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B.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颠沛必于是
C.①至于他邦②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①子路从而后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背诵(每题1分,共10分)
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凭箜篌引》)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今年欢笑复明年,                         。(《琵琶行》)
吾师道也,                                (《师说》)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