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缘分爆发户卑躬屈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遐想股份制改弦更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吊销威慑力郑重其事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坐落顶梁柱铩羽而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予/合/头戏引/风驰电
B.标别删/刀陆/不痕迹
C.旅/干脖子布/一霞光
D.地/躯膊/肢窝夫/尘不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不同的生活悲剧,这三个人分别是:天真活泼的        ,孤苦无依、爱偷东西的         ,贫困不幸、有勇气的       。(共3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一直闹到月亮来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齐了的时候,才算渐渐地从繁华的景况,走向了冷静的路去。
这是《呼兰河传》中描绘的哪种精神盛举?这种精神盛举反映了呼兰河人什么样的精神特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则短讯,用一个对偶句概括其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要点完整,符合对偶要求,字数20字以内。
3月1日21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案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暴徒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恐怖分子手段极其残忍,罪行令人发指。转瞬之间无数人家破人亡,整个昆明沉浸在悲痛中。
但也是在这一刻,昆明各界市民用行动传递爱的力量。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受伤群众;附近的酒店、饭馆打开大门,保护惊恐的旅客;昆明市11个献血点和采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大街小巷的餐厅、商店用自己的方式向民警、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免费餐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
(2) 白云一片去悠悠,                 。          (《春江花月夜》)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          (《虞美人》)
(4)                 ,密雨斜侵薜荔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6) 开琼筵以坐花,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石显字君房,济南人,少坐法腐刑。元帝时为中书令。
②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显性狡诈,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忤恨睚眦,辄被以危法。初元中,前将军萧望之及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皆给事中。望之领尚书事,知显专权邪辟,建白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元帝不听,由是大与显忤。后皆焉,望之自杀,堪、更生废锢,不得复进用。后太中大夫张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待诏贾捐之皆尝奏封事,或召见,言显短。显求索其罪,房、捐之弃市,猛自杀于公车,咸抵罪,髡为城旦。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
③显见左将军冯奉世父子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欲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天子召见,欲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上闻逡言显颛权,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其后御史大夫缺,群臣皆举逡兄大鸿胪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问显,显曰:“九卿无出野王者。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上曰:“善,吾不见是。”乃下诏嘉美野王,废而不用。
④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上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后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愚臣微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枢机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赏赐及赂遗訾一万万。
⑤初,显闻众人匈匈,言己杀前将军萧望之。望之当世名儒,显恐天下学士姗己,病之。是时,明经著节士琅邪贡禹为谏大夫,显使人致意,深自结纳。显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至御史大夫,礼事之甚备。议者于是称显,以为不妒望之矣。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节选自《汉书·佞幸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皆焉害:恐惧
B.臣愿枢机职归:辞官
C.死无所恨:遗憾
D.以为不妒望之矣谮:诬陷,中伤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石显“性狡诈”的一组是
①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  ②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
③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                   ④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
⑤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                        ⑥议者于是称显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石显身为宦官,却手握重权,又专权擅事,乖谬不正,因此受到许多官员的弹劾。
B.大鸿胪野王原本德行兼优,深孚众望,但因为石显在元帝面前的中伤,最终被罢除了原有官职。
C.曾经有官员误告石显矫诏,石显借机在元帝面前哭泣自白,赢得了元帝的怜惜。
D.石显会用严刑重法惩治反对自己的人,但同时也会假作敬重贤能,收买人心。

文言文断句、翻译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
②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经徂堂杂志》
翻译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
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木纳宣泄贻笑大方销声匿迹
B.抉择座落声名鹊起度日如年
C.沉缅取缔黄粱一梦山青水秀
D.蛾眉部署神州大地优柔寡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躅(zhí)生(xiāo)折(cuò)纨子弟(kù)
B.商(gǔ)压(zhòu)戏(xuè)私舞弊(xùn)
C.捕(dǎi)摇(yì)漏(pì)笑如花(yè)
D.眼(kuàng)允(yìng)徘(huái)空来风(xu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她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哦。来跟叔叔说句谢谢再走吧!”又一位母亲带着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哦。”
有人说:前一位母亲的眼光是长远的,她育的是“心”;后一位母亲的眼光是短浅的,她育的是带着功利的“智”。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纵纵一苇之所如,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4)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嬴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
B.后秦击赵者再:又一次
C.暴秦之欲无同“餍”,满足
D.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礼:礼遇,礼待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丹荆卿为计   洎牧谗诛   
B.赵尝五战秦  其势弱
C.斯用兵效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D.惜其用武不终也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文章开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句话。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其破亡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初  冬  月
陈国华
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黃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入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却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⑤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紧挨着、拥抱着,进入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平和而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楼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 选自《语文报》)
作者见到初冬月,“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结合全文,请概括说明这种“美好亲切的感觉”是什么?
第⑤段中作者构画了一幅祥和安宁、幽静如画的月夜山林图,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在文中描写了月下之山、月下之怡、月下之林、月下之感,表现了对宁静淡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美好人生的珍惜之情。
B.文章开头“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这里的“恍然”包含着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又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之妙。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先是用细腻的笔触写其光写其韵律,写人与月光的交流与沟通,继而又借助触觉写听觉,借助触觉写视觉,以美写美,有无限美感。
D.最后一段“此月方从远古来……”,作者已由此及彼,由惜月到惜人生,既升华主旨,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也就是说,一架机器变成了一只怪物。这件沉重的物体用它的滑轮走着,像一只弹子球似的滚来滚去,船身左右摇动的时候就侧下来,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就沉下去,滚过去,滚回来,停顿,仿佛沉思一阵,又继续滚动,像一只箭似的从船的一端射到另一端,旋转,闪避,脱逃,停顿,冲撞,击破,杀害,歼灭。这是一只撞城槌在任性地冲撞一垛墙。还得加上一句:这只撞城槌是铁制的,这垛墙却是木头的。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它旋转着的时候会突然转一个直角。怎么办?怎么解决呢?暴雨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制伏它呢?
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这是一段典型的场景描写,请说说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出现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苍然暮色,自而至圣人之所以为
B.盖失强援,不能独幽壑之潜蛟
C.与其徒上高山顺流而
D.假舟楫者,非能也李牧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