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闲话红烧肉
如果要找一些食物来代表中餐的话,红烧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为什么红烧肉有那么大号召力呢?从食品技术的角度,“红烧肉”有两个基本元素:“红烧”和“肉”。这里,我们先说“肉”。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中,绝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在为了食物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尤其是在每个人都吃“纯天然、有机、野生”食物的那个久远古代,人们吃的大多数食物应该是野菜草根之类。吃肉就更加困难,现代人拿着猎枪也未必总有收获,只有树枝石头的他们在打猎的时候还得考虑不要被猎掉。即便是能够打到一些动物,天天唱“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的猎物们身上的脂肪也很有限。
对他们来说,能够迅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无疑都是最优质的食物。优质而难得,就越发渴望拥有。对高脂、高糖食物的追求,在互相不通有无的各族人群中都流传了下来。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先天”的了。
从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脂肪对于食物的风味至关重要。一方面,许多风味物质存在脂肪中。另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本来就是油脂分解转化的产物。而油脂产生的细腻丰富的口感也不是纯蛋白、纯淀粉,更不是纤维素所能比拟的。风味和口感,油脂尤其是肥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再说红烧。肉中总是有些蛋白质,而蛋白质与糖加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各种肉类香气的来源。除了烧烤和油炸,红烧大概是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的“低温烹饪”了。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脂肪中的磷脂容易发生氧化,产物在纷繁复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一个实验是用半胱氨酸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在其中分别加脂肪酸或者磷脂,把得到的“肉味香精”用色谱进行分析,着重比较产生肉味的杂环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产物的谱峰。结果证实,磷脂在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中具有重要作用。于是,在完全不懂化学不懂生物的时代,老祖宗们琢磨出的红烧肥肉又一次被后世的科学证实了合理。
不过,人类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是进入了“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受关注的时代。“不天然、不野生”的饲养动物,可以轻易地提供极大丰富的脂肪。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又得到了例证:比他们更老的祖宗们为之流血乃至牺牲的脂肪,最终变成了健康的敌人。不管你做得再“肥而不腻”,只要它还能好吃脂肪就少不了。
同样质量的食物,脂肪的热量最高,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所以许多人担心吃了长胖。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吃了肥肉就少吃同等热量的其他食物,那么长胖的问题还真不大。肥肉中的脂肪大量是饱和脂肪,会促进“坏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这才是肥肉真正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红烧肉就不能吃了。毕竟,食物的一大功能是享受,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并不需要完全偏向健康。红烧肉虽然不是健康食品,但偶一为之,尤其是吃了之后再减少其他饱和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选自“果壳网”,有删节)
下列关于食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久远的古代,人们获得食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脂肪的补给就更是难上加难。
B.相比野菜草根一类的食物,肉类含有更多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因而也更难得。
C.婴儿似乎大多数更喜欢高脂高糖食物,这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或许是一种“先天”的习惯。
D.肉食不仅在能量方面比素食占有优势,口感也比素食更为细腻丰富。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肉类中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烹饪过程中便会散发出香气。
B.烧烤、油炸、红烧等烹饪方法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这也就是这样烹制的肉类更香的原因。
C.通过半胱氨酸和核糖反应的实验,分子美食学创始人蒂斯证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
D.古人虽然不懂得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但靠经验积累的烹饪技法往往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饲养动物使今天获得肉类食物变得十分容易,于是人们对营养过剩的担心渐渐超过了对营养不足的关注。
B.“肥而不腻”只是通过烹饪手段改变食物的口感,并不能解决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问题。
C.肥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这要比热量过高使人发胖的危害更大。
D.虽然红烧肉热量很高,但只要控制好数量并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人,就不会影响健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向明天的三峡文化
李禹阶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嚼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剂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现,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没性特征。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源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源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明清以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文化,其文亿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紊,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源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正是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产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涡漩千回百转,惊心动魄,又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在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悲怆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来流传甚多的三峡咏猿诗。如唐代诗人杨炯“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高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元人赵孟颊“古今离恨拔难平,惆怅峡猿声”等,皆借猿的悲鸣声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与境遇。因此,在三峡文化中,奇幻山水产生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千回百转的惊心动魄共同组成了其人文情怀的特性,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选自《中国文艺》2013年7月,有删改)
下列关于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B.三峡文化具有盐丹资源文化的特点,是与三峡盐、丹资源丰富且人们以之为中心密不可分的。
C.三峡文化自开始形成起就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几千年来,它的基本文化内涵却一直得到保持。
D.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峡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和特征鲜明等三大特点。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峡地区艰险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条件,养育了当地民众耿直剽悍的性格。
C.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题材,与三峡神秘的山水带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有关。
D.明清以来,三峡地区的民众因为移民而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但三峡文化仍保持了稳定的文化形态。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三峡雄、壮、险、奇的自然景观,三峡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
B.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张开它的双臂,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这使得三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C.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滋润着诗人,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样的千古名句,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
D.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激发了诗人游子的热情,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就借“巫峡啼猿”来抒发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B.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以食为天”的国度,华宗汉祖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便寻找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显然,单支的筷子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质朴的头脑懂得,灵巧的手可借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的狩猎和劳动的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拨、煎卷烤,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至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
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发明创造的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不竭的原材料。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在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外,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发明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由树枝而木条、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其时,筷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夹取食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人数的惯例。最终还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天地方圆”说相关。
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显示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点燃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故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模型。至于垒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由此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下面关于筷子诞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陋习的过程中,先民需要在火中和汤中取食,使用辅助工具势在必行。
B.对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的使用,启发了先民们的思维,为了用以代替手指,筷子的出现成为可能。
C.先民们懂得辅助工具一支不如两支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狩猎和劳动已将他们的手指锻炼的灵活自如。
D.使用一双筷子,不仅可以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还可以递喂拨、煎卷烤,使用起来便得心应手。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筷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民间日用品的发明创造,是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可供使用的原材料丰富。
B.聚餐所用筷子的长度,不但取决于聚餐用的方桌或圆桌的宽度、直径、周长,而且还要考虑聚餐空间与食客人数的惯例。
C.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聚餐地点渐从野外移至室内,再加上木竹筷容易弯曲变形,食桌、食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
D.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先民们关于手指延伸和拿捏夹取的概念得到强化,于是有了新的发明创造,比如火钳剪刀等物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的长短、材质、形制等与民族文化有一定联系,比如筷子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圆地方说相关;纹饰、材质可以反映执筷人的等级尊卑。
B.先民们在祭祀神灵时,最初把筷子竖直插入贡品,是为了点燃,以便掌握祭祀的时辰,也为了增添神秘感,由此又引发了燃香、蜡烛等日用品的出现。
C.西方人来到中国,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必须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特有工具,与中国的食品、食器相配,已成为饮食不可分割的部分。
D.中西方比较,哥特式、罗马式石头堆砌的建筑,确乎少了我国柱梁檩栏式建筑的灵性和韵味;刀叉等餐具和筷子相比,缺乏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由家训、家教、家风看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钱文忠
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不过我们也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特别需要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异常丰富,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以我们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颂《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类似的“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摘自2014年2月28日《光明日报》)
下列对“家训、家教、家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家教、家风”是资源异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具价值的系列。
B.“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家训”是中国几乎每家都有的,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以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D.“家训”是每个家族的财富,“家教”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家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需要。
B.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C.《大学》里提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
D.《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其中“家庭”章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家训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正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B.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对类似的现象,曾国藩曾提出过批评。
C.如果把教育等同于教养,文化等同于文明,那么它们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失去了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D.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它有助于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创造出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令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有贡献。
所谓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和越文化构成。吴文化,主要指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环太湖区域的吴地文化;越文化,主要指以浙江绍兴为核心区域的越地文化。
越文化的兴起要早于吴文化,它的前身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越文化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的以绍兴会稽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并沿着海岸向南向北发展,沿着长江水系向西、西南、西北发展。二是中越文化阶段,这是长江下游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以4000多年前大禹在绍兴会稽召集诸国大会、以先越文化中最先进的“越”部落为基础建立“夏后之国”为标志。三是后越文化阶段,即春秋时代的越文化。
吴文化较之越文化,发展相对较晚。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少有北移。后来的良渚文化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3000多年前,太湖流域仍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后来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从而使吴地超过了越地。历史上,越国一直比较弱小,在数百年中基本上为吴国所控制。这期间历经争斗,终以勾践灭吴改变了格局。但当时吴文化毕竟在总体上高于越文化,所以不久吴强越弱的态势又复萌。到了汉代,“吴越”已经基本上是连称而不分彼此。三国时期,东吴割据江东,与魏蜀成鼎足之势,越地是其稳定的后方。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研究吴越文化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吴越文化传统中有许多极具生命力的精华,在当前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比如,企业可以借鉴吴越文化中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精神,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借鉴吴越文化中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树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念,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借鉴吴越文化中招贤纳士、食客盈门的经验,在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借鉴吴越文化中长于用计、讲究谋略的经验,重视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总之,可以发掘和利用吴越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                            
下列有关“吴越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吴越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
C.吴越文化由以浙江绍兴为核心的吴文化和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越文化构成。
D.吴越文化曾创造出许多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社会进步。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越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二是中越文化阶段,三是后越文化阶段。春秋之后,越文化便为吴文化所替代。
B.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历来不曾北移;只有良渚文化到了中越文化阶段的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
C.吴越文化传统中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长于用计、讲究谋略等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可供今天借鉴。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早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经济危机来临时,研究吴越文化一定可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概括分析题
北宋中叶以后,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不管道学家是无能力而写不好诗或者是有原则的不写好诗,他们那种迂腐粗糙的诗开了一个特殊风气,影响到许多诗人。有名的像黄庭坚、贺铸、陆游、辛弃疾还有刘克庄本人都写了些“讲义语录之押韵者”,小家像吴锡畴、吴龙翰、陈杰、陈起、宋自适、毛珝、罗与之等等也是这样。就像描摹道学家丑态的周密也免不了写这一类的诗,甚于取个“草窗”的笔名,还是根据周敦颐和程颢等道学家不拔掉窗前野草的故事。又像朱淑真这样一位工愁善怨的女诗人,也有时候会在诗里做出岸然道貌,放射出浓郁的“头巾气”;有人讲她是朱熹的侄女儿,那句查无实据的历史传说倒也不失为含有真理的文学批评。假如一位道学家的诗集里,“讲义语录”的比例还不大,肯容许些“闲言语”,他就算得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例如朱熹。刘子翚却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并非只在道学家里充个诗人。他沾染“讲义语录”的习气最少,就是讲心理学伦理学的时候,也能够用鲜明的比喻,使抽象的东西有了形象。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文中划线句子的“历史传说”指什么?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作者说“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作者说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刘子翚却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这两者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创意在台湾
宝岛台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然而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却是台湾的文化创意之美。所到之处都让人浸润在一种绵厚优雅的文化氛围之中。
把文化做成生意是台湾文化创意的亮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礼品店内,“朕知道了”胶带纸一上市便成为年轻游客的最爱,一时间销量竟超过翠玉白菜、肉形石等传统文化礼品。把康熙皇帝这四个字的朱批印在胶带上,从而激活了沉埋一个多世纪的清朝奏折,使得本来很普通的胶带纸成为抢手商品。小成本大收益,这就是文化创意的效率。在太极影音的放映厅,我们惊讶地看到,清朝郎世宁创作的《仙蕚大春图》竟然成了立体动画。文物明星化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典型代表。文化的感染力与感动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它不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同时还蕴藏着无尽的商机。
把生意做得有文化是台湾文化创意的品格。在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的今天,台湾却制造出“诚品书店”模式。诚品书店是台湾著名的大型连锁书店之一,有53家分店。书店坚守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不仅卖书,而且进行包罗餐饮、商场、画廊、花店的复合式经营。书店每年举办近500场演讲与展览,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不打烊。诚品书店的顾客多年来不降反升,场所精神营造出来的人与人、人与书的互动气氛是电子产品所无法比拟的。诚品书店是台湾文化创意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它不仅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影响了台湾人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台湾的文化地标和人文风景,凸显了台湾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坚持品格就是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承文化精髓,体现时代高度。
把传统与时尚结合是台湾文化创意的特色。佛教是东方的传统文化。如今,台湾的佛教场所已经基本告别烧香燃烛的参拜形式,“信众拜的是心香”。台湾的宗教场所基本解决了环保与安全问题,佛教从印度传进中国时,本来就没有烧香燃烛的仪式,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不同宗教的济度方法,其实都是为信众开拓净化心灵的途径。佛光山在倡导人间佛教、文化佛教的同时,改变了人们对佛教的敬畏感,使其更加贴近生活,从而使佛教文化具有更浓厚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这种生长性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之上的对优秀文化内涵的认同与传承,是依托于文化自觉之上对固有方式的勇敢超越,是一种文化担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两岸人民心中的基因,文化的力量将永远是两岸牵手的脐带。台湾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始终贯穿着“坚守与创新”。在台湾感受文化创意之美,对我们正在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既是一种触动,也是一个机会。
(有删改)
根据原文,下列对“文化创意”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有一种软实力,其核心是感染力与感动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使得把文化做成生意成为一种可能。
B.把生意做得有文化本质上是坚持了文化的品格,弘扬了主流价值观,传承了文化精髓,体现了时代高度。
C.文化创意,可使文化具有更浓厚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但不能改变人们对文化的一种敬畏感。
D.佛光寺的文化创意案例体现了文化创意的生长性,源于对优秀文化内涵的认同与传承,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担当。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礼品店将朱批 “朕知道了” 印在胶带上,使得本来很普通的胶带纸这种文化礼品成为了抢手商品。
B.“诚品书店” 不仅卖书,而且进行包罗餐饮、商场、画廊、花店的复合式经营,使得阅读深入人心,永不打烊。
C.作为东方的传统文化,佛教本质是为信众净化心灵,在不违背这一宗旨的前提下,佛光山将佛教与时尚结合,使之更具生活气息。
D.作为根植于两岸人民心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力量是两岸牵手的脐带,作者为此期待台湾的创意文化能给我们一些触动。

给合全文,谈谈台湾的文化创意给了你哪些启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购物时与商家讨价还价或是商业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的语言交锋,都是运用语言工具来博取更大经济利益的表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和“经济”这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关注如何使用语言才能既精炼有效又可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回报。
著名经济学家鲁宾斯坦认为博弈论的概念和原理特别适用于有大量“局中人”参与的各种语言运用现象的分析。语言的轮回和交锋就是一种博弈,在用以解释语言现象时,博弈论工具可能最为有效。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认为,博弈论在包括日常会话交际、商务会谈、外交谈判、法庭辩论、文学语用等等不同层面的语言行为研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语言经济学关注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学和经济学研究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尔沙克指出,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经济学与语言的优化之间存在重要联系。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目前世界范围的英语热,我国粤语的北上,方言情结以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蓬勃发展等都是语言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实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美国等移民国家中移民所使用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早期的语言经济学就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为理论支持,研究移民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这样,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便成为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激发研究者从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角度去考察语言,最初是研究语言与收入的关系,后来扩展至语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语言技能与收入的关系等。研究者意识到,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进行科学的语言规划,不仅会对社会中使用语言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问题,也成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进入21世纪,随着语言经济学的成熟和发展,也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博弈论与语言分析的结合、语用博弈与经济学的关系等研究也被经济学家引入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职场上因为语言水平或语言的驾驭能力而影响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相声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导游、导购等职业,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声传译、国际组织雇员则需要掌握双语或多语种的人,这些都是通过语言博弈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表现。
(选自2013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8.下列不能证明语言与经济交互作用的一项是
A.商业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的语言交锋,是运用语言工具来博取更大经济利益。
B.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
C.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
D.工程设计、广告策划、劳动管理等领域,没有书面语言能力的人无法胜任。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弈论在日常会话交际、商务会谈等不同层面的语言行为研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在用以解释语言现象时,博弈论工具最为有效。
B.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关注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关注如何使用语言才能既精炼有效又可获得高产出的经济回报。
C.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进行科学的语言规划,不仅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对社会中使用语言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影响。
D.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是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激发研究者研究加拿大、美国等移民国家中移民的语言与他们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
10.概括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孟子时代的儒墨之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墨子认为,儒家的礼乐文化会成为贵族的帮凶,无益于百姓民生。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仁”说。“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宗族乡党朋友君臣中次第展开,而战争爆发的根源正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待亲的方式对待他人。鉴于此,墨子提出“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下就会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与“仁”相比,“义”是针对非血缘宗族之人的关爱。墨家推行“兼爱”,以利天下百姓践行天下大义。而孟子要反击墨家的“非儒”,必须揭露“兼爱”的危害。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当孟子痛斥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驳斥,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情感。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孟子尖锐指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其“兼爱”学说会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人。
传统研究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可见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其实并非如此。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就很容易忽略孟子对墨学的吸收与融合。我们可从孟子的祖师子思的五行说中发现性善论的直接来源,但子思与孟子对“仁、义、礼、智”的论述尚有距离。子思是既重外在之行,又重内心之德,德行并重,而孟子已把仁、义、礼、智完全转化为内心之德、人性之善。子思并没有把人性与善画等号,而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由此,善性已经成为做人的必然条件。那么,这个至善之源出之何处?墨子把至善之天与民连接起来即为“天民”,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爱人利人以得福”,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其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墨子“非乐”,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化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凡此种种,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
(选自2012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其实并非如此”理由的说明,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孟子的对儒学新贡献的性善论,直接的来源实际上是墨子的“天民”至善观。
B.孟子“仁义礼智”的观点并不等同于子思“既重外、又重内,德行并重”的思想。
C.子思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人性善,但却认为有兼爱的善性之人必定会得到天的佑福。
D.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植根于墨子唤醒的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上。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两家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的分歧是难以弥合的。
B.墨子认为儒家的“仁爱”学说之所以强调血缘宗亲之爱,根源就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待亲的方式对待他人。
C.孟子认为厚葬其亲是源于子女对父母的真爱情感,而非墨者夷之“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的狡辩之说。
D.主张“兼爱”、把他人之父视为己父的墨家,被孟子毫不留情地辱骂为无父之“禽兽”。

结合文本,概括作者认为“儒墨之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新学期传来消息:人教版新编初一语文教材删除鲁迅的《风筝》一文。“去鲁”虽是近年新鳊教材的旧话题,依然引人关注。综合备方“去鲁”的理由有两点:国内中学教材长期“一家独大”的鲁迅文章,是阅读贫乏时代的选择,现压缩鲁迅篇目是为了及时追踪新人新作;鲁迅文章对中学生来说,过于深刻,甚至过于沉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以更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时新文章替换,就是为更“接地气”,更“大众化”。
为迎合学生而“从浅避深”,为标榜求新而“以新去旧”,是语文教材“新编”的准则吗?语文教材范文要编选经典文学作品。编选的基本准则,用粱朝文学家萧统的话说,“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即入选文章思想性、文学性兼备。《凤筝》用一个亲情的故事,揭示了深于亲情的人生哲理:关爱必须从理解开始,因为生命的历程不会在时间中重复。姑且不论文章的思想性,单就语言艺术而言,<风筝>文字自然贴切而道劲醇厚,并非艰涩到不可为初中生所接受。北大教授曹文轩说:“我们那个时候能读懂,现在的孩子就读不懂了?难道大家的阅读能力退化了?”质问值得思考。
当下阅读调查显示.四大名著读不下去的大有人在。当前阅读之倾向,从各类畅销书排行榜的榜单即可看出。和“去鲁”一样,大家纷纷扛出了“大众化”的大旗,似乎大众化就是选择自由,大众化和读经典就势不两立了。这种对大众化的误解一再发生,以致我们拱手让出了文化传承和文化提升的机会。大众化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娱乐和求知并重,文化产品追求大众化,并不意味着俯就和迁就,而是在形式上“明白晓畅”,在内容上“表达主流价值”,满足大众的需要并能提升大众的修养。文化市场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供货方,更是精神修养的培育场,这两个功能不是对立的,是可以并且有必要和谐共存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它们是大师之作,还因为它们作为民族乃至人类文化的精神历史结晶,是经过历史淘漉的人类精神创造,具有深刻的文化建构力和深远的精神影响力。在当前阅读流行快餐阅读的风气之下,用流行时文代替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去经典”已经成为今天必须正视的文化现象。别的不说,经典阅读的缺失正导致国民阅读力和语言表达力的退化。以老师难教、学生难懂为由,把鲁迅“请走”,正是当前社会过度娱乐化、当前阅读过度浅表化的反映。“去鲁”以“去经典”迎合学生“兴趣”和“接受力”,其实是放弃了教育的提升功能。编教材要注重经典,如果教材的编选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而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既有知识为水准,那么何谈教育学生和提升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本是儿童步入少年、向社会开启心灵的时机。编选经典并指导学生阅读,才能引导、启示学生跨人心智新阶段。这个原则恐怕不能因为“创新”而丢弃。况且,“去经典”带来的阅读转变,丝毫不意味着创新或创造。
下列对“去经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包括近年来新编教材“去鲁”等话题以及新编语文教材统一删除鲁迅的文章《风筝》的做法。
B.它指当前用流行时文和快餐阅读代替经过专家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引人关注。
C.它为更“接地气”、更“大众化”而迎合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力”,实质是放弃了教育的提升功能。
D.它导致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决定教材的编选内容,教师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水准来选择教学教材。

关于当前阅读与经典阅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筝》文字自然贴切,曹文轩认为,如果有人认为艰涩难懂,就意味着他的阅读能力已退化。
B.当前阅读倾向于阅读各类畅销书,很多人四大名著读不下去,并不意味着当前阅读与经典阅读已对立。
C.国民阅读力和语言表达力的退化,导致了经典阅读的缺失,说明了大众阅读过度浅表化、社会过度娱乐化。
D.经典阅读指导能引领学生跨人心智新阶段,能对民族、人类进行深刻的文化建构和深远的精神影响。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各方一致认为,国内中学教材中的鲁迅文章过于深刻、沉重,而新人新作更适合中学生阅读。
B.鲁迅的《风筝》一文,虽然思想性不值一论,但在语言艺术上却可称得上经典,教材不应当删除。
C.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编选的基本准则应当是具备思想性或文学性,不应为迎合学生而“从浅避深”。
D.文化的大众化应满足大众的需要并提升大众的修养,内容上“表达主流价值”,形式上“明白晓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概括分析题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拟规定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事实上,调整教师节日期的建议由来已久,大规模的呼吁则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节日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内涵。随后,魏明伦等一大批知名文化学者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很多教师还没有走出“臭老九”的心灵阴影。为了更好地尊师重教,1985年1月21日,于是国家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仓促间,没有赋予这一节日更深的人文价值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为什么要将教师节设在孔子诞辰?有报道称,这样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显然,这是最粗浅的一个认识。之所以要以此向孔子致敬,很简单,“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化符号之一。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奠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在民间开坛设教,无论出身之高低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之后二千年的平民教育之路,正是由孔子所开创。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极其宝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更是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重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领悟到职业尊严,更好地实现职业精神的反省、叩问与升华。要明白,向孔子表达敬意并不等同于复古。将孔子诞辰设为教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孔子,也是为了重新“发现”那些我们赖以安身立命却一度丢弃了的文化价值。
(选自2013年9月7日《晶报》,有删改)
我国教师节日期的确定和变更的讨论,经过了哪三个阶段?请根据本文加以概括。
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化符号之一”?
结合本文,说说将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有哪些好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且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在扫墓祭奠活动中肃穆悲伤,在踏青游春活动中欢乐喜庆,兼具两种情感特征。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融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欢乐游春于一体的复合型大节。
在周秦,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孔子甚至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了。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公元105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人们在介之推被焚的忌日禁火冷食以示纪念,是为“寒食”。介之推的故事传说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因魏晋的“晋”和春秋时分之推故事发生地——晋国的“晋”是同一个“晋”字。寒食节也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扫墓祭祀祖先成为主流。
由于李唐王朝发迹于寒食节流行的中心——晋地山西,所以寒食习俗被带到了长安城,并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被定在了每年的清明日的前二天,《开元礼》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玄宗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代宗“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公元790年,唐德宗下令将其延长至七天,唐将寒食并入清明,突出了祭祖扫墓的主题,同时,唐代清明节还融合了三月三上巳古节祓禊除灾的习俗内容,加入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的“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为力证。
宋代,随着理学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深化,传播孝文化的清明节受到重视,朝廷明文规定: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但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从邵雍《春游吟》“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可见已变得快乐明朗起来。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清明已成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明清时寒食节、上巳节基本淡出,清明节已是春天唯一的大节。
下面关于“清明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承载中国忠孝文化,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特点不同,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形式主要是户外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B.清明节是兼具悲喜两种情感的复合型春天大节。既因祭祀扫墓、缅怀祖先而有肃穆悲伤的情感;又因踏青、游春活动而有了欢乐喜庆气氛。
C.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被古人视作“国之大节”,被孔子称为“国之大事”,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D.清明节祭祀祖先源自周秦的墓祭习俗,《后汉书》记载秦始皇在墓侧起寝,汉沿袭此俗,在每月和每年的一些重要日子都会给先人上饭祭奠。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对清明节的贡献,主要是把寒食节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确定在了每年的清明日之前,将寒食这个节俗与清明这个节气相融合。
B.唐初《开元礼》寒食清明放假三日,后用诏令形式确定,列入五礼之中,直至唐德宗放假七天,可以看出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
C.唐代寒食、清明、上巳三者融合,禁火冷食、祭祖扫墓、祓禊除灾与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活动并存。
D.宋元时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淡出,清明节继承了两节的节俗内容,在明清两朝时由最初的一个单纯的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一开始是作为节气出现的,早盔周代就有记载。《淮南子·天文训》说清明节气在春分后的第十五日,北斗星指向乙的时候。
B.太史令司马迁等人奉汉武帝命令制订了《太初历》,两千多年基本没有变化,对后来将清明节确定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起了重要作用。
C.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焚而产生的,在他的忌日禁火、冷食。而清明节的禁火、冷食即源于此,所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密切相关的。
D.纪念春秋时期人物的寒食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更以祭祀祖先为主。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变化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一位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当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当“吃货”们越来越发觉已经山穷水尽没得可吃的时候,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几千年饮食文化也面临颠覆或消亡。一想到食品安全,一想到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好在,有《舌尖上的中国》,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正在举办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载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05月22日09版,有删节)
根据文本,概括《舌尖上的中国》给国人带来的影响。(4分)
文章行文过程中多处引用导演陈晓卿的话,还引用了网友、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等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