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一阕《关睢》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好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法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 “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 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的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第一自然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6分)
第三自然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找出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两项(   )(    )

A.这是一篇阐述中国诗歌的散文,作者新阐释了当代诗歌衰落的原因,是为了探讨中国诗歌的一般规律。
B.“《关睢》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是说《诗经》是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
C.本文语言精辟,分析透彻,能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及文笔的庄严凝重。
D.作者列举一系列古诗名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是为了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景色乃至生活,一旦落于诗人笔下,就成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作者蕴含于中的情感,会与读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E.“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更不会死。”作者认为,当代诗歌为何离我们越来越远,是由于当代人不懂诗歌,所以诗要常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性内部的野蛮
许纪霖
富强与文明都是现代性的内在要素。所谓富强,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器物的现代化,其次是国民精神的提升,第三个旨在实现韦伯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机器的合理化。而文明则是一种特定的价值目标和乌托邦理想,比如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富强是世俗的诉求,而文明是伦理、道德的价值理想。
在欧洲的现代性历史过程之中,富强与文明是一个同时展开的两面,富强为现代性提供了物质生产与制度合理化的基础,使得人类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能够创造出比过去所有历史的总和都要大得多的物质财富,文明则为现代性提供了精神与制度的价值与意义,并以此发展出现代的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缺乏富强的现代性是一种虚弱的、贫乏的宗教/道德乌托邦,而没有文明的现代性则是可怕的、具有内在破坏力的蛮力。富强与文明,是现代性不可缺少的两面,它们满足了人性深处世俗欲望与精神超越两个矛盾性的追求,是心灵秩序中神魔二元性在社会秩序中的现实展现。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其野蛮性,并非自现代性而始,然而,现代性一方面是物质和科技的进步登峰造极,另一面却是野蛮的空前(未必)绝后。文明提供的技术手段使得暴力和杀人更加科学化和理性化,电影《阿凡达》中最令人震撼的镜头,就是自然的原始部落与武装到牙齿的现代人的对抗。现代性承认了人性的世俗欲望无限膨胀的正当性,当今世界各种利益政治的斗争,最终乃是人性中的欲望冲突。现代性的内在野蛮性不是一种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于现代人的心灵之中。暴力不仅施行于人的肉体,而且摧残人的灵魂,前者比较容易察觉,而柔性的强制性力量——通常表现为流行的意识形态话语——却无所不在。与野蛮的搏斗,是现代文明内部的战斗,是一场人性的自我搏杀。无论历史如何进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心魔的斗争,是一场人类永恒的战争。
当代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三十年迅速崛起的奇迹,但现代性的负面景观也在中国体现。如今这个全球化的现代性非常短视,非常自私,现代人为现世享乐主义激励,要的只是自己看得见的欲望满足。古代人、中世纪人对自然与上帝有敬畏之心,生活有节制。现代人活得太嚣张,肆无忌惮。世界末日也好,最后的审判也好,抑或弥赛亚时刻也好,都有一个对现世有所制约的神圣(或恐怖)的终端,让人懂得审慎、畏惧和有敬仰之心。然而,现代人如今是天不怕、地不怕,人们在纵欲与虚无之间无限循环,生死轮回,永无尽头。
现代性靠什么与内在的野蛮性作战?现代性一方面滋生着不断变种的野蛮流感,同时也不断生产着对它们的抗体,从现代性的历史来看,自由、民主、法治、平等各种价值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建制,还有人类几千年的人文与宗教传统,都是制约现代性负面的有效因素。文明之所以依然给我们希望,启蒙之所以没有死亡,乃是建立在这种现代性抗体的自我生产机制之上的。按照历史的辩证法,野蛮的流感让文明产生抗体,但同时也不断对抗体作出反应,产生新的流感病菌。如同加缪所说,鼠疫是不可能终极地被战胜的,因为鼠疫在人心之中。但人之伟大,乃是有一种西西弗斯的精神,与之不断地抗争。对于人类文明的前景,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审慎的乐观和有节制的悲观态度。
(《文汇报》2010年7月25日,有删节)
下列关于富强与文明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性过程中,富强是对物质的追求,文明是对精神的追求。
B.文明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乌托邦理想,它后于富强而产生。
C.富强为现代性提供了制度合理化的物质保障,文明则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撑。
D.人性中世俗欲望与精神超越的矛盾体现在社会秩序中就是富强与文明的矛盾。

对“现代性内部的野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性内部的野蛮是一种柔软的暴力,不施于人的肉体,而摧残人的内心。
B.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历史如何进步,人类都无法战胜植根于人性和灵魂深处的野蛮。
C.现代人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了对自然与上帝的敬畏之心,人类必将在纵欲与虚无之间走向灭亡。
D.如同自然界流感与抗体的关系,文明的各种因素能对野蛮起制约作用,从而保证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对于人类文明的前景,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审慎的乐观和有节制的悲观态度”,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作简要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人提及。
生物学家布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化学控制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沿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的活动动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勒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用昆虫充积在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逐渐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 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选自《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删改)
“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两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交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 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势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这虽说是宋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国画中所以来能长足地发展,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多以“谨细”为忌。这在唐人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提出:“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是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张彦远的《论画体》有一段文字对我们了解这一审美原则,特别是理解中国画的重“意”很有帮助。他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 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 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对,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联。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
(选自2009年12月12日《美术报》,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中国画的美学体系迥异于西方美学体系,它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因此,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缺乏典型性,也不真实。
B.中国绘画艺术的轻“形”,不仅是为了强调“神似”“神韵”,更是为了表“意”,因为“神似”“神韵”的构成离不开“意”。
C.中国画的创作:“意”贯穿始终。从审美构思.形象塑造,到思想主题表达,都离不开“意”,“意”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D.中国古典绘画力求避免“谨细”,是因为“精”在中国画中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只有“精而造疏”,才能“简而意足”。

E.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了使艺术形象足以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在创作时,常常可以不依据客观物象,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
能够体现中国画“不到之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         (   )

A.形无神而不活,神无形丽不存。 B.“意”的概念,似无严格界定。
C.画物特忌形貔彩章,历历具足。 D.宋人多以梅寄寓人之气节情操。

“不患不了,而患于了”中的“了”指什么?为什么中国画“患于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家是怎样做到“达心”“适意”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堪一击的新奥尔良
如果你想了解飓风“卡特里娜”如何彻底地惩罚了墨西哥湾,坐直升机或“空军一号”在其上空飞行都不行。你不可能看清实际情况,除非你上升到450英里以上,那里一群地球观察卫星正在将它们的照相机对准墨西哥湾,并将它们发现的情况反馈回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对飓风袭击后发回的第一批照片进行研究.他们对所见的景象感到震惊。整座整座的岛屿荡然无存,海岸湿地支离破碎.不堪一击而决口的大堤周圆到处都是一片片黑色的水块。
当然,新奥尔良过去也经常或多或少地被水淹。它地处一个平均低于海平面9英尺的凹地,庞恪特雷恩湖在北,密西西比河在南,墨西哥湾正对其门户。在最好的情况下,要使这样一个地方不进水都是令城市规划者极其难办的事,但新奥尔良的情况从来就不理想:该市是建在世界上一个最容易发生飓风的地区的中央。圣路易斯大学的科学家蒂莫西·库斯基说:“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新奥尔良希望成为一个湖。”很明显,该城市已经如愿以偿。
这就必然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新奥尔良是如此危险的地方.那么我们在那里到底干了什么?浸水的土壤,不断受到侵蚀的海岸线,说来就来的风暴.所有这一切使整个地区本来就岌岌可危,即便没有人类的干预。我们在那里的开发程度越高,情况就越精,我们蚕食了为大地补充淤泥的自然的河道和湿地,开采了支撑看地表的石油和其他地下资源。现在,专家警告说,由于温室气体使全球温度上升,我们正在制造更多的破坏性更大的飓风,它们只消一击就能毁灭一个城市。
墨西哥湾地区的城市一直是潜在的危险地区,但它们同时也是金矿——不冻的天然良港,这种极好的地理位置使它们能稳获往来于一条世界最重要的水路——密西西比河——的船只带来的收益。此外还有大量海湾地区的产品,其中包括占全美近30%的石油,20%的天然气,还有全美第三大渔场。因此,很明显——正如许多人已指出的那样,即使新奥尔良彻底被毁,我们也必须在它的基础上重建。
  飓风的运动需要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旋风,它要在温暖的海水与它上空较冷的气流之间旋转。除此而外,飓风似乎对气候的变化更敏感,因为温暖的海水是驱动风暴的燃料。墨西哥湾具备了所有这些因素,所以它的城镇就经常遭到飓风袭击。
地质条件则使情况变得更糟。墨西哥湾的土地又软又湿,大部分由河流和周期性洪水的淤泥长期沉积而成,大水退去,淤泥仍在,而且越积越重,最终在其自身的重量下逐渐下沉。防止陆地完全下沉的唯一逢径是让土壤在每一次洪水后补充淤泥。但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结果恰恰相反,我们将新奥尔良围起来,让密西西比河改道,使它在这个城市外面流淌,实际阻断了淤泥的补充。
除了听任不能得到补充的海岸湿地继续下沉之外.这种做法最终将会把仍然存在的湿地统统消灭,海水越浸越深,导致有助水土保持的植被灭绝。隔绝了自然的洪水,也造成丁墨西哥湾沿岸保护海岸的岛屿下沉。
墨西哥湾繁忙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也扮演了负面角色。一项研究发现.墨西哥湾湿地消失得最多的时期也正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最盛的时期。休斯敦的下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
当新奥尔良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它的当务之急就是修复大堤。与修复人工屏障同等重要的是归还自然的屏障——在城市周围消失的起保护作用的湿地。
以下对“即使新奥尔良彻底被毁,我们也必须在它的基础上重建”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奥尔良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全美国第三大渔场。
B.新奥尔良有占整个美国近30%的石油与20%的天然气。
C.新奥尔良有天然良港,能稳定地获得由密西西比河运输带来的收益。
D.新奥尔良地底下埋藏有丰富的金矿。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乘坐直升机或“空军一号”上升到450英里以上,就能够清楚地了解飓风“卡特里娜”对墨西哥湾的惩罚。
B.防止墨西哥湾的陆地完全下沉的最主要途径是让土壤在每一次洪水爆发后补充淤泥。
C.休斯敦的下沉完全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开采。
D.将新臭尔良围起来,让密西西比河改道的做法最终将把湿地统统消灭.使植被灭绝。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温暖的海水既使地处墨西哥湾地区的新奥尔良拥有不冻的天然良港,也让该地区成为最容易发生飓风的地区。
B.密西西比河的洪水越来越多,洪水的冲刷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的岛屿下沉,失去了对海岸的保护作用。
C.如果新奥尔良的防洪堤足够坚固,如果不让密西西比河改道,那么这次“卡特里娜”飓风将不可能对新奥尔良造成灾难。
D.新奥尔良的土地都由河流和周期性洪水的淤泥长期沉积而成,淤泥在自身的重量下逐渐下沉,这是它平均低于海平面9英尺的原因。

新奥尔良不堪一击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其要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故事情节很荒诞,其思想内容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灾难性根源。
(2)梅达尔多子爵在战场上被炮弹炸成两半:一半身体是恶人,一半身体是好人。恶人专门干坏事,弄得泰拉巴尔的人们痛苦不堪;因此大家都盼望好人来拯救他们;结果梅达尔多子爵充满善良的半边(好人)也来到泰拉巴尔的人们中间。好人与恶人不同,恶人有权有势,而好人无权无势,只是一个流浪者。好人不干坏事只专门干好事和说教,好人做好事跟恶人做坏事一样太过“专一”, 因此也有些不近人情。
(3)一方面是好人的善举有些不近人情;另一方面是好人根本不了解庸众真正需要的不是愤慨和说教,而是他们的灵魂在灰暗和麻木中需要的是启蒙教育;在庸众没有受到启蒙教育之前,他们的脑子只有低级的趣味和自私自利的“本我”〔注〕在主宰自己的人生观;他们此时还无法理解什么是“知德合一”的人生目标,也就不明白怎么去追求穆勒所说的“高尚快乐”的社会。
(4)后来恶人与好人因为争夺帕梅拉(爱情),在拼得你死我活后被特里劳尼大夫把恶人与好人缝合在一起,这样便使得梅达尔多子爵最终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5)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从这个荒诞的故事中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迪。
(6)梅达尔多子爵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他如今有了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应当是变得更明智了。”这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就是人自身所具有的邪恶与善良的两种品质。人只有在自身协调了这两种品质,使人自己的邪恶与善良和谐了,换言之就是人自身的和谐,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明智;否则要么变成像那些好心办坏事的好人,要么变成那些穷凶极恶的恶人。
(7)一个人如果对邪恶与善良的品质没有辨别能力,这个人就是好人与恶人之外的第三种人,什么是第三种人?“‘幸亏炮弹只把他炸成两半,’大家都说:‘如果变成了三块,我们还不知道会看见什么怪事哩。’”这就是第三种人:“我们的感情变得灰暗麻木,因为我们处在同样不近人情的邪恶与道德之间而感到茫然失措。”这种人对善与恶的本质根本分不清,因此感到茫然失措,于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像人们经常所说的“混日子”。我们通常将这 种人称为庸俗的人,简称庸人。
(8)庸人最大的灾难不是他不是恶人,也不是他不是好人,而是他根本分不清何为善何为恶而被恶人制服的人,人类最大的灾难温床就在庸人的世界里。比如梅达尔多子爵那半边(恶人)一旦在泰拉巴尔作恶,泰拉巴尔的人们就变得痛苦不堪,他们根本无法阻止恶人作恶;而好人想在医治他们的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医治他们堕落的灵魂,也会让他们痛苦不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善良。
(9)在何为善何为恶都分不清的庸众世界里,如果你认识到“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那么,你肯定也会像书中的“我”一样大声呼唤大夫带上你离开这个充满责任(种种因为庸众的无知而造成的灾难)和磷火(罪恶)的世界的,不过现实永远不会有大夫来带你离开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我们只有一条生路,就是努力使自己像梅达尔多子爵一样,把自身的善与恶的经历都缝合成一个完整的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和谐;要做到这些,“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完整的梅达尔多子爵。
(注: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
(摘选自严立真的《不完满的人生才是人生》)
下列不符合“第三种人”特点的解说的一项是(  )

A.我们通常将“第三种人”称为庸俗的人,简称庸人,也就是“庸众”。他们对邪恶与善良的品质没有辨别能力。
B.“第三种人”是被“恶人”制服的人,因此他们都属于“恶人”。他们又会不断制服别人,产生更多的“恶人”。
C.感情变得灰暗 麻木的“第三种人”,面对“恶人”作恶和“好人”行善都会感到痛苦不堪。
D.“第三种人”不会像书中的“我”一样大声呼唤大夫带上他离开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

下列观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恶人”专门干坏事,“好人”实际没干好事,那是因为他们都太过“专一”,也有些不近人情。
B.庸众的灵魂在灰暗和麻木中需要的是启蒙教育,而“好人”的愤慨和说教根本无济于事。
C.“知德合一”指的就是人协调了自身的邪恶与善良这两种品质,因为人生是不完满的。
D.要使全世界变得完整,首先要使人本身变得完整,而且要使众多的人变得完整。

第(5)段作者说“我从这个荒诞的故事中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迪”,根据上下文,这里的“启迪”该怎样理解?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完整的梅达尔多子爵”的内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
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多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雅 集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吟诵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明阳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是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一般有吟有诵,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也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象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普遍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而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时期,私塾再遭没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为之录制了唱片。1934年和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吟诵的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叶圣陶、俞平伯等等。80年代,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1997年,陈少松先生的著作《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2008年,常州吟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而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在80岁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选自2009年9月30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吟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面对汉语诗文的一种传统高效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B.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汉语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语诗词文赋的活态。
C.吟诵的形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和诗词的格律而形成的,吟诵的传承主要依靠私塾和官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
D.在古代,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只有用吟诵之法传承。

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私塾由困境逐渐走向消亡。
B.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进入中国,汉语朗诵定型并取代吟诵。
C.近现代,虽有不少著名学者大力提倡、研究吟诵,但只有零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
D.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学生和儿女。

下列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B.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吟诵的专家和论著,却有很多吟诵的名家。
C.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而且一些农民和妇女也会吟诵。
D.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其实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文盲率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或者把它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艺术构思或艺术想象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他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B.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C.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D.“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A.意象是鲜活具体的,但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完全如眼前实物。
B.意象有合有离,运用灵活,所以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C.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就是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D.意象能荷载或关联其他事物,但这一特性因诗人的创作水平而异。
来源:2010-2011学年度北京一零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孟毕竟是两家
宋志坚
孔孟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原载1991年第1期《随笔》,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一点恐怕是弄错了。)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当世,故有“仲尼菜邑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
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从不肯下功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
(2010年8月9日《文汇报》)
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毕竟是两家”的论据的一项是(  )

A.两者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不完全相同。
B.他们对于“仁”的理解也不相同。
C.孔子思想偏重天理,孟子思想偏重人性。
D.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个说法是能使人信服的。
B.孔孟都能“法先王之道”,却不能与时俱进。
C.孔孟都能“行仁义之化”,却绝对排斥“利”。
D.他们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却都不见容于当世。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毕竟是两家,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文化,提出“仁政”和“王道”的学说。
B.只有分开剖析,才能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C.做学问要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不能“无所不通”、笼而统之。
D.老子与庄子虽然都是道家巨擘,但他们的思想肯定“自成一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这类表演不为统治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每当有重大活动,例如祭祀、燕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它的演出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下列不能证明宋代以前的演艺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

A.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
B.宋代以前的民间演艺,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以自娱自乐为主。
C.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
D.唐代表演艺术演出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只要社会稳定,有了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就能产生戏曲。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了。
来源:2011年甘肃省天水市三中高三第六次检测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崇拜绝对权威到崇尚独立自我
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哲学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曾经的“尼采热”、“萨特热”等早已退潮,但它们在中国社会中特别是广大青年中产生的影响却依然存在。今天,我们应该以更冷静和宽容的姿态去反思和总结现代西方哲学中可借鉴的元素。
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对绝对权威的顶礼膜拜构成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心理的基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乏主体意识和独立个性,习惯予屈从和依附外部强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这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分不开,也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现代西方哲学的传播分不开。
在西方传统的信仰中,上帝是至高的绝对者。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发现近代科学和世俗伦理 比上帝更具解释人类生活和宇宙之谜的智慧和力量,人们也更愿意从理性、科学和世俗价值中寻找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寄托。然而到了现代,西方哲学又走向了另一条道路,试图引导人类解构各种各样的权威,否定任何“永恒”或“神圣”的终极价值。尼采首先断言“上帝死了!”并预言上帝死亡之,后,由于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失效,新的价值标准尚待建立,人们将只能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摸 索。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涌入我国后,各种哲学流派以批判、反思、否定的思维方式反省传统文化, 审视当代生活。20世纪末,各种后现代主义话题在中国更是行情看涨。后现代主义主张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非理性、多元化,这与中国传统的追求绝对权威的思维方式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在这 些碰撞中,曾经的绝对权威渐渐地隐退,而对独立、自我与平等的追求,则成为年青一代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2005年,“芙蓉姐姐”和“超级女生”的横空出世更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展示得淋漓尽致。那年,自称“有妖媚性感外形和冰清玉洁气质”的“芙蓉姐姐”凭借特立独行的反传 统做派,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很多人弄不明白,这个从传统审美取向看并不具备上述特点的网络娇娃何以掀起人气狂潮。一些社会学家指出,这场让人匪夷所思的集体狂欢反映出人们在心理和精 神层面对精英意识和精英文化的反叛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表明大众正试图摆脱被精英垄断的 话语权,建立一套自娱自乐的游戏规则。同样,在“超级女生”这场突然间吸引了国内近4亿观众眼 球的火爆造星运动中,台上台下的大众成了真正的主角。他们自由地表达个人的主观意志,公平地 行使个人的话语权力,将评委们的所谓权威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大众投票之中。这种变化,应该说是 与当前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一定关联。
但是.后现代哲学对权威的批判又走向了另·个极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仅批判上帝的权 威,而且要终结现代主义关于人的“神话”。被称作“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的米歇尔·福柯甚至提 出: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在这种观念或情绪的影响下,许多人感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多样化 的社会中,难以找到一个固定的角色模式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参照。于是,“我不知道”成为一些年 轻人发自内心的呐喊。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绝对的约束,没有责任的压迫,没有理想的牵引,一切事 物仿佛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都可以以“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于是,“无所谓”叉成了许多人 发自内心的呻吟。
______摘自《现代西方哲学对当代中国之影响及其借鉴意义》(《江西社会科学》杂志2010年第l0期)
下列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涌入有密切关系。
B.后现代主义主张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等,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猛烈的碰撞。
C.“芙蓉姐姐”的网络蹿红和“超级女生”的横空出世都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突出表现形 式。
D.“我不知道”与“无所谓”之类的迷茫是后现代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形 式。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逐渐从上帝那转移到从理性、科学和世俗价值中寻找对人类终极 关怀的寄托。
B.后现代主义倡导对独立、自我与平等的追求,这也成为年青一代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方 式和价值理念。
c.米歇尔·福柯的作为主体的人死了与尼采的“上帝死了!”都是对“永恒”或“神圣”的终 极价值的否定。
D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仅批判上帝的权威,而且要终结现代主义关于人的“神话”。这也 使人们将只能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摸索。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看,也是一个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渐增 强的过程。
B.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出现的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反传统的社会现象,我们应用冷静和 宽容的心态去反思和引导。
c.大众正试图摆脱被精英垄断的话语权,建立一套自娱自乐的游戏规则都是因为当前后 现代主义的流行。
D对于涌入我国的西方哲学,我们应该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借鉴其适合中国国情的元 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的思想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载,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从从系。”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节选自2008年9月22日《光明日报》,李中华《“和”论》)
下列对“和”与“同”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和”与“同”是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B.“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和”是在不同中产生同,而“同”是同上加同,它们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C.“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同”是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
D.“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实生物”哲学命题最早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
B.“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是由孔子把殷周以来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使和谐理念逐渐成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第一次将“和”与“同”的概念进行对举,并明确提出这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之间不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准。
D.“和与同异”是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在发挥“和实生物”思想并扩展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哲学命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有关“和”的含义及其意义,观点明确,论据充实,但它毕竟是属于先秦时代的,对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和谐理念的建设借鉴意义不大。
B.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从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到孔子“和而不同”的哲学定位,再到先秦诸子对“和”的拓展和发挥,使“和”的理念更加充实和明确。
C.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D.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不仅形象生动,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的辩证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切莫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高福生
在教育部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曾几何时,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而E时代的到来,电脑打字的书写方式,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面对着曾经熟悉的文字,手指放在键盘上,就知道该按哪个钮,但拿起笔,许多字却印象模糊写不出来。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才会经常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在某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应聘大单生的电子简历装帧精美,电脑编排功夫非同较易,但他们的汉字书写简直没法看,甚至有人连填表书写“聘任”的“聘”字都要抬头看招聘现场的大标语。去年,某媒体记者在IT行业聚集区街头随便找行人做了个调查,让他们写出“尴尬”一词,结果十余位过路的大学生、高三学生和公司白领等,竟无一人能正确写出来,着实令人“尴尬”了一回。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道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设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在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的今天,国人却因电子书写的推广,让“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为另类景观,不仅提笔忘字,而且提笔写错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还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是儿童化的趋势,实在是一种悲哀。这样的“写字困境”频现,不仅隐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落与迷失,也意味着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及其所传承的中国语言文化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当务之急,有必要将汉字作为一种“国粹”来进行保护,让每一个公民对这种民族文化敬畏有加。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重拾传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图书、手写文字习惯;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要与时俱进,在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手段、推进板书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手写”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用手写作业,更要在我们庞大而运转自如的考试机器里,加入关于写字的内容。如此,“提笔忘字”的“别扭”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                               (选自《光明观察)2007年9月7日)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教育部官员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学生提笔忘字的现象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B.E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文字的习惯,导致了“电脑失写症”。
C.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生课程中,已经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D.有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具有开发智力的作用,汉字能够激发人的联想。

E.现在大学生对电脑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就要借助电脑来“救助”。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切莫忘了笔杆”的是(   )

A.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
B.一个人写字的水平意味着他的修养和素质。
C.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象征。
D.很多外国人都把汉字当成一门艺术,在积极地学习中文。

根据文意,“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该如何来消除“提笔忘字”现象?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科学”崇拜与中医“落后”
在比较传统的西方学术和思想中,科学被认为是把握某个领域里的唯一的、绝对确定的客观真理。从古希腊人开始,“科学的”就意味着“绝对确定的”和“具有演绎性的”,因此,数学被认为是科学的典范。到了近代,产生了实证科学,“科学”这个概念中又明确加进了实证或经验观察的维度,“科学”就既指演绎科学,又指自然科学(探讨自然现象,从中找到规律)。传统科学观还认为科学活动需要尽量寻找一种脱离生活情境和人文因素的理想状态和纯客观状态来进行。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科学观。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真理、逼近真理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其实这种科学观是相当陈旧和不正确的,它没有探讨科学真理的有效性是否有根本的限度。19世纪后期在同一个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的科学系统(比如非欧几何学),后来的量子力学说明在物理世界的深处,科学的事实与人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些虽没有否定科学的客观性,但却表明这种客观性是有限度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同一个领域的不同的科学系统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个谁真谁假或谁更真的问题,而是个谁更强、谁更顺应知识界潮流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的理论可能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临场发挥中,它们的强弱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科学的真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和排他的,也不是不管一切条件而普适的,而是需要依靠某个时代的某个科学团体才为真的。现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科学在根本上是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世界不同,对于科学的理解就可能不同。由此可见,科学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科学真理可以是多元的。而且,由于每个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它们不可能是完全中性的、普适的。
落实到医学上就是:中医与西医可以是、事实上也正是各擅所长的。中西医从理论上是不可能硬性“结合”的,以西医为(科学的)模式,来逼中医“科学化”,其结果只能是中医理论或学术灵魂的死亡。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是内在相通的,它与建立在解剖与其他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大为不同。它有自己的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角度,这使得它是一种充满了文化与哲理深度的、对人的生活情境有着特殊敏感的但同时又是可实证的科学。中医是可以被验证的,实际上它已被几千年的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验证过了。但是,这些验证都是在中医这个意义世界中进行的。脱离了它,中医就失去了自己的理论灵性和生机来源。实际上,西医要是脱离了它的理论和意义世界也一样 “玩不转”。任何科学系统的科学性都要在坚持自己的理论根基、发挥自己的思想性情的情形下才会呈现出来。
  在中医教育上,要坚持从理论上与西医“划清界线”,在维护自身的独特生命的前提下与异己者对话。所以需要整个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大转变,现在不仅是教材、课程要改变,而且要尽量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恢复传统的“师徒制”。这是因为中医不是可以普遍化、数据化的学问,而是相当直观化、体验化和艺术化的学问,非有师徒之间长期的和情境化的交流不足以将新手带入这个意义世界。
(节选自《现代教育报》。作者:张祥龙)
基于新的科学观,下列对科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一领域里可能存在不同的科学系统,它们没有对错、真假之分,只能说谁更适合时代的知识潮流。
B.虽然同一领域的不同科学系统都有独特的解释功能、结构和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C.科学具有客观性,但科学事实与人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真理要依靠特定的科学团体才能成就其真。
D.科学虽是真实、相对确定的,但它也不是绝对真理,不具有普遍性,它的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传统的西方科学观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具有演绎性,是唯一的、绝对确定的、客观的。
B.在传统科学观里,真理是绝对不变的,因此科学发展就可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真理,从而破解自然、社会的各种问题,这就造成了对科学的崇拜。
C.中西医各擅所长,用西方科学理论来验证中医,中医的精妙显现不出来;反之,西医在中医理论世界里也行不通。
D.根据新的科学观,科学真理是多元的,生活世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对科学真理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想要用先进的科学去帮助落后的地区是绝对行不通的。

根据文意,下面有关中医的认识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医有着几千年相当成功的医学实践,因此它应该属于西方科学世界中的实证科学,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B.当今的中国,人们崇拜起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因此不能很好地认识中医的科学价值,反而认为需要以西方模式来使中医现代化。
C.中医的阴阳五行、子午流注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有紧密联系,因此中医的人文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科学价值。
D.中医在理论上与西医截然不同,因此要振兴中医,中医教育必须割断与西医的联系,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方式要完全传统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