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这一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
B.最早的“扁舟”意象,是“隐遁”的象征,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
B.“扁舟”意象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宇宙意识和自然精神。 |
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
D.范蠡和李白、苏轼相比,前者是功成身退的典范,后两者则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他们笔下的“扁舟”都象征了他们的理想归宿。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但后来它越来越被失意文人所钟爱,成为具有 仕途坎坷、羁旅漂泊、摆脱束缚等多种象征意蕴的意象。 |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承载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隐居”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
D.常见的“扁舟”意象流露出了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却树立了无数个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典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儒家的政治伦理
汤一介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没有“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是无从谈起的。
如何“修身”?孔子提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样才能“下学上达”,成为君子,才能使自己有个“安身立命”处。
如何“齐家”?儒家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注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中说:“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爱”与“敬”发乎人之本性,非外力所加,自然如此。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新的解释说:家庭伦理“孝”的意义在今天主要应体现在“尊敬祖先和培养优秀的后代”上。这就是说:对祖先要尊敬,对后代要担负起精心培养的家庭责任。
如何“治国”?在中国,如果说“家庭”是个小社会,“国”则是一个大社会。一般认为,中国前现代是专制的“人治”国家,而西方近代则是“民主”的“法治”国家。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应该说在前现代儒家的理想应是以“礼法合治”治国。《礼记·坊记》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意谓“礼”是君子为防止超越道德所设立的界限;如果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那么就要用“刑”来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如果“刑”还有不足之处,则可以用“法令”来补充,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可见,“礼”“刑”“令”三者功能不同,但都带有制度性的意义。贾谊《陈政事疏》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这是说,“礼”的作用是要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范,而“法”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刑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的作用难以立竿见影。这说明,“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法”是一种外力所加的不得不备之举,不遵守“礼”的要求,就叫“出礼”(或“越礼”),“出礼”就会“入刑”。所以中国儒家认为“礼”和“法”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汉书·礼乐志》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的作用是调节人民心之所求,“乐”的作用是表达人民追求和谐相处的要求,“政”是要求处理“政务”顺民情而能行通,“刑”是为了防止人民“出礼”而“入刑”所设立的。我认为,这也许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所求。
如何“平天下”?此句应理解为“如何使天下平”。此“平”或有三义:“平”可作“和平”解,如尧对舜说“协和万邦”,各邦国和平相处;“平”也可作“平等”解,如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亦可作“平安”解,如“仁者安仁”“老者安之”“修己以安人”。“天下平”,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还包括每个人身心内外的“平安”“安宁”,这样就真正“天下太平”了。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有删节)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刑”要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时实施,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旨在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 |
B.作者认为中国在古代并非纯粹的“人治”国家,而是采用“礼法合治”方略进行治理的国家。其中,“礼”与“法”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 |
C.“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它是君子所设立的防止超越道德的界限,其作用是在人们犯错之前加以防范,但其作用难以立竿见影。 |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而“政治伦理”的实现也是以“道德理想伦理”的实现为基础的。 |
下列关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平天下,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身心安泰,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使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平相处。 |
B.修身,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正义和真理,改正错误,从而使自己成长为君子,有“安身立命”之所。 |
C.齐家,要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根本,对父母既爱且敬,这种“爱”和“敬”发乎天性,并不是受外力影响才产生的。 |
D.治国,就是要以人为本,防止人们道德败坏,使人知礼、行礼,而处理政事则要顺应民情,使人民和谐相处。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四海之内皆兄弟” “仁者安仁”“老者安之”“修己以安人”等,主要是为了对“平”在传统文化中的意思作解说。 |
B.文章引用《礼记·坊记》中的内容,旨在说明我国古代是以“礼法合治”来治国的。其中的礼、刑、令虽功能不同,但都有制度性的意义。 |
C.贾谊《陈政事疏》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礼”和 “法”虽然在作用上有易见和难知的不同,但它们相互依存,没有礼就没有法,没有法就无以行礼。 |
D.文章引用《汉书·礼乐制》的“政以行之,刑以防之”中两个“之”指代内容不相同,前者指民心民情,后者指人民不遵守“礼”的行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是儒墨两家措意最深的话题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爱”的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同儒家、墨家区别开来,也把言“爱”心曲不尽相合的儒墨两家区别开来。孔子由“仁”说“爱”,“爱”只是“仁”心的发用之一;墨子以“兼爱”为其学说的主导取向。而“兼”以“爱”之的底蕴却是由“交相利”之“利”来申说的。从墨子与孔子在“爱”上的这一微妙差异,大致可窥见儒墨两种教化何以终究会各趋一途。
随着平等意识的觉醒,清末民初以后的学人多以“兼爱”之所爱不分亲疏厚薄而赞许墨家,并以此贬责主张“亲亲”而爱有差等的儒家。立足于平等对“兼爱”和“亲亲”做褒贬之判,这在上个世纪的许多年中已被人们视为当然。但如此认同“兼爱”而厌弃“亲亲”,却在更大程度上出于人们对平等和爱的关系的误解。平等属于权利范畴,它只在权利的意义上构成一种值得人们肯定的价值;爱是一种情感,由衷的“爱”原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强求的。单就爱的情愫尚应向更广博处推扩而言,墨子的“兼爱”当然是值得称道的,而孔子在从“爱人”的一角度上指点他所谓的“仁”时,却也未尝不曾教诲人们“泛爱众”。“泛爱”并不比“兼爱”爱得偏狭,所不同的是儒家的“泛爱”毕竟连着“亲亲”的根蒂;这由“亲亲”之爱到“泛爱”之爱固然显出爱的差等来。然而,却正是对爱的差等的认可表明了儒家比墨家更懂得作为一种情而不是作为一种理的“爱”。
《礼记·礼运》把“爱”作为人“情”之一而由“情”说“爱”,意味着“爱”在先秦儒者这里达到了怎样的自觉。对“情”的反省可使人悟出一种“理”,但“情”并不直接就是“理”。墨子以“兼爱”立论,无论他出于怎样好的动机,事实上在他这样做时却是把“情”作为“理”来推证或辩说了。“爱”在儒家学说中从不曾像墨家著述中那样被标举为一个规范某种道理的范畴。“爱”既然终是被儒者视为一种“情”,而情的可贵又首先在于它必是出于自然而非强制,那么,它在儒家这里便永远只在于润泽或滋养那种与人的心性有关联的性理,而决不至于被直接以理相称。
基督教把“要爱你的仇敌”作为教义写在福音书里,那“爱”是被一个外在的权威要求的,墨家学说的“兼爱”的训示在被要求的意味上似乎不像基督教那样决绝,但“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的说法显然给了一个有意志的“天”以“爱”的督责者的地位。如果说儒家的“爱”是出于人之自然的心性发动,因而可勉强以“自律”之“爱”相称的话,那么,墨家所倡说的“爱”则可说是一种有着“他律”性质的“爱”。“自律”之“爱”——根自人之心性中自然涌出的“爱”——不染涉利益,不权衡得失,因此儒者由“亲亲仁也”所崇尚的那种仁者之“爱”是超功利的,这“爱”本身即有着一种独立的价值。
(摘自黄克剑《儒墨之辨》,有删改)
下列关于“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爱”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重要内涵,而诸子言“爱”心曲是不尽相合的,因此,我们根据这一微妙差异,可以大致将其区别开来。 |
B.儒家的“泛爱”连着“亲亲”的根蒂,显出爱的差等。清末民初以后,随着平等意识的觉醒,学人多贬责儒家。 |
C.“爱”被儒者视为一种“情”,并没有被标举为一个规范某种道理的范畴,而只在于润泽或滋养那种与人的心性有关联的性理。 |
D.儒者由“亲亲仁也”所崇尚的那种仁者之“爱”,可勉强称为“自律”之“爱”,它是一种根自人之心性中自然涌出的“爱”。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说的“爱”是“仁”心的发用之一,墨子说的“爱”的底蕴却是由“交相利”之“利”来申说的,这种不同是儒墨两种教化各趋一途的重要原因。 |
B.墨子的“兼爱”是值得称道的,而孔子从“爱人”的角度提出了“泛爱”,在今天看来,“泛爱”比“兼爱”爱得更为广博。 |
C.基督教的“爱”是被一个外在的权威要求的,它的教义甚至说信徒“要爱你的仇敌”,这种要求与墨家相比显得有些决绝。 |
D.墨家学说给了一个有意志的“天”以“爱”的督责者的地位,其“兼爱”的训示有着被要求的意味,可说是一种有着“他律”性质的“爱”。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兼爱”是有着平等意识的“爱”,但不能以此贬斥儒家之“爱”。因为作为一种情感,由衷的“爱”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强求的。 |
B.先秦儒者对“爱”的认识达到了自觉的高度,可贵的是他们的“爱”出于自然,发自内心,属于“情”的范畴而不是“理”的范畴。 |
C.儒家始终把“爱”作为人“情”之一,而墨子的“兼爱”事实上把“情”作为“理”。这是两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差别。 |
D.儒家的仁者之爱,没有染涉利益,不会权衡得失,是一种超功利的爱,这“爱”本身即有着一种独立的价值。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
B.汉学研究不但促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
C.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
D.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
B.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
C.汉学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者应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只要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
B.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
C.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 |
D.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它不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追求人类社会法则与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 |
B.它主张天人协调,要求人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而不主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 |
C.它既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力求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主张人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主动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
D.在当今世界,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纠正人们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错误观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很早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孔子在对《诗经》“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句作解说时,就把“和”视作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
B.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承认对立的存在,但他也指出,对立必将化为和谐。 |
C.《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当今的话来说,“协和万邦”就是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
D.从《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人力图用和谐的音乐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作为“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但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和”还具有“和睦”、“和平”、“融合”等意义。 |
B.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儒家推崇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礼、乐合乎天道。 |
C.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 |
D.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在当今世界在处理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和谐高于冲突”的理念不应当被忽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十年前,笔者曾就二战教训的当代意义撰文,讨论促发战争的两个主要因素:进攻性极端(民族)主义和防御性民族利己主义。指出在战争进程中,反法西斯联盟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被侵略的各国已经不可能通过利己主义的自保来求得安全,而只能联合起来反击侵略者。
就战争起源而论,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而一战又是由人类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激化的“现代性”矛盾所致。源自西欧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表现为两股并行的历史潮流:一是资本逻辑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运动;二是民族国家逻辑推动的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两种历史运动构成了现代世界的复合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世界体系”与作为政治结构的“国际体系”的矛盾与张力。以大国争霸为特征的一次大战即表达了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战的发动者和主要参战国都是基于扩大帝国权力以支配世界体系而展开争夺,两大集团的结盟都是狭隘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和霸权利益的追逐,双方都追求基于民族主义的扩张目标。
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起点的二次大战,原本延续了一次大战的逻辑,即不满于既有国际秩序的国家试图通过战争重新布局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形成支配世界体系的新格局。
然而,战争性质转化的客观趋势与实际的战争进程并非同步。二战前期——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局部战争阶段的法西斯侵略行为采取了逐步推进、各个击破的蚕食战略。而那些有能力遏制侵略的国家在自己尚未面临直接入侵的威胁时,并没有表现出同仇敌忾的反侵略意志。他们依然秉持一战的逻辑加以应对,因处在防御地位而奉行祸水他引的绥靖政策,试图以牺牲他国利益来诱导侵略者转移进攻方向,实现民族利己主义的自保目标。
1940年法国战败和接踵而至的“不列颠空战”,使西方国家处于整体沦陷的危境,1941年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和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更是将两个原本想避开战争的大国——美国和苏联拖入了战场。至此,任何置身事外、逃战自保的意图都被击碎,法西斯国家对人类社会构成的“普遍性威胁”已成为众所公认的事实。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的整体利益凸现出来并得以推动各国政府寻求联合抗敌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原来分散的反侵略斗争由此汇聚为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诉诸整体性人类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虽然反法西斯联盟的组合在当时具有“应急”特征,各国互施联手、联合抗敌的出发点仍然是保家卫国,但在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同时,联盟的机制和效应已经展现出高于民族主义的人类正义理念。正是这些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普遍性理念,赋予反法西斯联盟不同于一战时期军事同盟的性质,也正因为反法西斯联盟代表了人类整体利益的正义诉求,二次大战才区别于一次大战,从原本的民族国家间的战争升华为捍卫各国人民(包括法西斯国家的人民)整体利益的世界性反侵略战争。
(选自余伟民《反法西斯联盟与人类整体利益》,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法西斯联盟能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被侵略的各国已经不可能通过利己主义的自保来求得安全,只能联合起来共同反抗侵略者。 |
B.资本逻辑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运动与民族国家逻辑推动的现代民族主义运动,这两种历史动构成了现代世界的复合结构。 |
C.二战是因德、意、日这些国家不满于既有国际秩序,试图通过战争重新布局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形成支配世界体系新格局而挑起的。 |
D.十年前,作者曾就二战教训的当代意义撰文,指出促发战争的因素共有两个,即进攻性极端(民族)主义和防御性民族利己主义。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二战从局部战争开始,使西方国家处于整体沦陷危境的标志性事件是1940年法国的战败和“不列颠空战”。 |
B.各国政府寻求联合抗敌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使原本分散的反法西斯斗争转化为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世界性战争。 |
C.反法西斯联盟的组合在当时具有“应急”特征,其机制和效应仍然局限于防御性民族利己主义。 |
D.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原本不想加入二战,但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和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迫使其加入二战行列。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大国争霸为特征的一次大战表达了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作为经济结构的“世界体系”与作为政治结构的“国际体系”的矛盾。 |
B.一战中的两大集团的结盟都是狭隘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和霸权利益的追逐,双方都追求基于民族主义的扩张目标,是一次非正义战争。 |
C.二战中,战争性质转化的客观趋势与实际的战争进程不同步,一些有能力遏制侵略的国家没有表现出同仇敌忾的反侵略意志。 |
D.二战与一战有共性,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两者又有区别,二战升华为捍卫各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世界性反侵略战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06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
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来”(周有光语)。来干吗?来拼音。汉语拼音又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
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将彪炳青史。
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
《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本书,是一个浩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
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会躲在象牙塔里啃书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有让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来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的风味。
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40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
(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2日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
B.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 |
C.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的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
D.周有光原来学习的并非语言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 |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2)这篇传记主要写了周有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3)从全文来看,第二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周有光的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的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
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群雕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李恭坤的《三国演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
B.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
C.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
D.在陶瓷雕塑中,组雕、群雕的塑造上,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
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和语言艺术。 |
B.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C.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 |
D.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死板的艺术。 |
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 |
B.文学名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 |
C.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 |
D.《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
汉代“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量识字及作赋则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没有描写,类似于铺陈之法,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在识字、积累知识、培养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顾炎武说“唐之取士以赋”。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千字文》尚且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由此,《急就篇》开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甚至在明清时先后被收入《唐音统签》《全唐诗》等唐诗总集。
宋代科举考试文体增加了论。宋初规定“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南宋建炎二年,又规定“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以“性”的变化来论证“教”的重要性,四句之间就是起、承、转、合的基本体制;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紧承上文,以事实证明“教之道,贵以专”。
明代科举废除了诗赋,仍然讲求对仗的八股文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此后,清代科举又恢复了律诗,并置于首场试艺之后。因此,对仗、格律仍然是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另外,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元代开始兴起了声律类启蒙教材,明清时期,声律类教材则更加兴盛。其他类型的教材也迅速反应,最典型的就是《龙文鞭影》,它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在学习典故、陶冶性情的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对仗声律。
将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因此诞生了一批经典教材。在功利教育盛行的状况下,能否满足仕进的需要,则决定着蒙学教材能否被广泛接受。从蒙学教材的兴替来看,如果无法满足仕进需求,即便再为古朴纯正的教育,也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就如同《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的结局一样。
下列关于古代蒙学教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它流行的根本原因。 |
B.唐代科举主要考律诗、律赋,因此,以采用切韵、四对八句一韵编排历史故事而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的《蒙求》受到普遍欢迎。 |
C.《三字经》里主要是叙述或议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四句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论证体制。 |
D.《龙文鞭影》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学生既能学习典故、陶冶性情,又能初步掌握对仗声律。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读书人把大量识字及作赋作为入仕的必备技能,缘于“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规定。 |
B.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声律类启蒙教材开始兴起并兴盛,其中的《龙文鞭影》反应迅速。 |
C.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中有对仗和格律,是因为明代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是八股文,而清代科举又把律诗置于首场试艺之后。 |
D.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就是把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也出现了一批经典教材,如《急就篇》、《蒙求》等。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是诗文写作,而诗文技术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 |
B.宋代科举考试变化较多,新增加了论,而且宋初的规定后来还有变化,南宋建炎二年,又重新作了规定,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
C.无论律诗还是律赋,都十分讲求平仄押韵,并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所有应试者都掌握切韵,此时《千字文》可帮助学习对仗。 |
D.《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它作为古朴纯正的教育,所以无法满足仕进需求,不会真正得到推广。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说汉语标准到可与央视王牌主持人媲美,说英语还会教你美式和英式两种发音……11月26日,一位机器人教师现身福建长乐的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睛。这是中国首个机器人教师,它现场演示了多项功能。它身高与小学生相当,可以自由行走。借助身上的感应器和脚下的轮子,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教师可随意走动。它没有太多的“师道尊严”,你叫一声“老师”,它会挪到你跟前,你再叫一声“老师快点”,它前行的速度会快些。
它可以 ① 。机器人教师利用语音和图文与学生互动,在课堂和家中辅导孩子读课文、学英语、做作业等。它可以 ② 。它在考场上安静地巡视,当你准备作弊时,它会出其不意地走到你跟前,因为它身上装有一个特殊设备,能根据考生心跳异常的频率,及时发现谁想作弊并进行制止。它可以 ③ 。机器人教师远程连接家长的手机或电脑,协助家长随时监护孩子的身体情况,如学生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它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学生在家进行不健康的活动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提醒家长马上干预;遇到火灾、地震、煤气泄漏等意外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协助家长及时给出逃生路线帮助学生逃生。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超过10个(含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有删改)
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
B.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
C.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
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
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 |
B.“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
C.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
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 |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
B.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
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
D.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
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观众能接受和承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戏曲虚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
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假设性是其突出特性之一。无论是对环境、事件,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如《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如果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性是戏曲艺术的理论基础,是戏曲艺术虚拟性的本质要求,一切虚拟必须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的提炼,否则,虚拟的对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特定也即假定的戏剧情境。
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曲舞台上,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是辩证的统一。真实性是基础,虚拟性是辅助,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以实生虚,又以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虚拟,没有艺术的虚拟,就体现不出舞台上生活的真实。真实性是虚拟性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土壤,虚拟性是真实性艺术再现的形式和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戏曲的虚拟性,是由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创造和表现的,但却离不开观众的参与,是在剧作家、导演、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互动,包括观众对虚拟时空、虚拟环境、虚拟动作的认知,也包括对虚拟人物感情世界的认识,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演员逼真的虚拟,可以将静坐的观众引入或山川江海,或军营山寨,或行舟乘轿,或举杯相庆之中。如果没有观众参与互动,没有观众的理解和共鸣,再美的虚拟也只能是孤芳自赏。 (摘自2015年2月10 日《光明网》,有改动)
下列关于“虚拟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也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所在。 |
B.虚拟性,是戏剧艺术家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对生活的精准提炼,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
C.虚拟性,是演员打破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将观众引入特定戏剧情境的一种表演方式。 |
D.虚拟性,是演员运用诗歌创作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进行虚拟表演,它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美学见解。 |
下列关于“戏曲虚拟性的特性”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白蛇传》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合理假定为游船,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展现了戏曲虚拟性中的假设性特性。 |
B.脱离了真实性,戏曲虚拟的对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假定的戏剧情境。 |
C.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剧舞台上,戏曲艺术往往凭借以实生虚,以虚来表现实而达到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
D.即使没有观众的参与,戏曲的虚拟性也能在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创造、表现和充分互动中得以完成。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这可以通过戏曲虚拟性得到实现。 |
B.正因为戏曲虚拟性具有假设性的特性,演员才有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 |
C.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会导致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难以实现,可见戏曲虚拟性并非源于生活的实践。 |
D.演员逼真的虚拟表演、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观众的理解与共鸣,是实现戏曲虚拟性的重要条件。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过早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认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吞几粒药片,就能治好。(选自《参考消息》)
对文中有关戈德史密特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弗雷德里克认为,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因而他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
B.戈德史密特只是以他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为根据提出观点,弗雷德里克提出观点时,既立足于事实,又有理论分析。 |
C.戈德史密特先提出“阅读使人近视”的观点,弗雷德里克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
D.弗雷德里克不仅指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而且指出近视还和遗传有关。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有的却不近视的原因。 |
B.治疗近视眼的前景可以乐观,将来近视患者通过服药就能治好,不必再戴眼镜或做手术。 |
C.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近视能够遗传的内在原因、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都是有待科学家研究解决的课题。 |
D.导致近视的因素有:过早阅读,遗传,怀孕的母亲感染、早产或受到不正常的光线照射等。 |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近视患者中绝大多数与父母近视有关。 |
B.重视用眼卫生对预防近视有作用,只要这样做的人就不容易近视。 |
C.长时间阅读和写作的学者、编辑、律师等人鼻梁上架眼镜的居多。 |
D.科学家至今尚不能说明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因而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 |
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 |
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 |
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近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 |
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 |
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 |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 |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
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孝子培养不能舍本求末
郁喆隽
《论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话提出谈论“孝”的两个重要方面:“孝行”与“孝心”。有了孝心自然会有孝行;换言之,孝行是孝心的自然流露与结果。孝心是本,孝行是末。
近日媒体报道,某学会近日启动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要针对4-6岁儿童,辅以考评、证书和跟踪等手段,计划5年培养百万孝子。此举恰恰是在培训儿童短时段的孝行,而忽视了长时段的孝心培育。此外,在该工程的推广和宣传中,充满了大工业时代的词藻、语汇和思维。它自身好比是一个批量生产孝子的流水线,而那些儿童孝子就是它的产品。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这些“产品”的质量如何,保质期有多久。
孝的教育应当培育“孝的精神”,即把“孝”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内在化到青少年心灵中。而那种将教育视为工程的技术思维,仿佛将“孝”视为人的一个“插件”,通过短时间的“加工”即可外在地获得,并且终身有效。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导致该工程从一开始就有舍本逐末之嫌。没有孝心的孝行不仅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将“孝心”还原成“孝行”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恰是这个时代鲜有孝子的深层原因。
社会化理论指出,由特定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执行的狭义教育,只能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起到很小的一部分作用;很多其他环节,诸如家庭、亲友、邻里、社区、媒体等广义教育,都可能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决定性的影响。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社会化的偏差。单纯狭义教育不是培养出“孝子”的充足条件;只有广义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对了,才能培养出“孝子”。这类似于所谓的“链条原则”——链条的整体强度取决于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当链条被扯断的时候,断裂的永远是其中最弱的一环。
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家庭对社会化的作用是最大且不可替代的,因此被称为“首要社会化”。从近几年的案例来看,家庭恰恰是上文所述的培养孝子过程中最长、也是最为薄弱的一环。今年3月,刚下飞机的男青年汪某因为母亲不能向他提供留学日本的费用,在浦东机场拔出两把尖刀刺伤母亲,后被媒体称为“机场刺母案”。庭审中汪母表示,自己为了工作需要长期出差,与儿子的沟通出了问题,而且平时也不注重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可以说,可怜人也有可恨之处,汪母既是受害者又是其子行为失范的责任人。培养孝道的主要领域是家庭,家庭中的示范、榜样对青少年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孝道之所以能延续,其实质乃是好的父母与儿女相处关系在家庭中每一代人身上的重新体悟和建立。以此观之,由某个家庭之外的机构来执行“孝子培训”,不仅在其有效性上值得怀疑,而且有越俎代庖之嫌。
公域(社会机构)对私域(家庭)的直接干预本身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副作用”。一个外在的孝道规范,将抑制每个家庭直接参与对“孝道”的现代诠释,从短期来看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干涉了家庭的自主性和孝道的可持续性传承。
笔者无意质疑“孝道教育”在这个时代的必要性,但要时刻注意“入门须正”和“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道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孝心”与“孝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心是本,孝行是末;有了孝心自然会有孝行,孝行是孝心的自然流露。 |
B.某些培养孝子工程,认为通过短时间加工“孝”的“插件”,便可外在地获得“孝”,其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会导致工程有舍本逐末之嫌。 |
C.孝心与孝行,是“孝”的两个重要方面,“孝道教育”一定要抓好这二方面的教育。 |
D.培训机构只注重孝行教育,家庭教育才会抓住孝心的培养。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孝子培养上,文章认为社会机构对家庭的直接干预,从长远看,一定会带来“副作用”。 |
B.孝道的培养与延续,都应当在家庭中进行,是家庭融洽关系在每一代人身上的重新体悟和建立。 |
C.上海“机场刺母”案,说明了家庭恰恰是培养孝子过程中最长、也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
D.没有孝心的孝行是不可持续的,把孝行误作孝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恰是某个时代鲜有孝子的深层原因。 |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是一种狭义教育,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小的一部分作用。 |
B.孝的教育,不应当只在孝行,应当培育“孝的精神”,把“孝”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内在化到青少年心灵中。 |
C.狭义教育是永远培养不出孝子来的,只有广义教育的每一环节都对了,才可以培养出孝子来。 |
D.孝子培养,既要重视学校教育,更要重视好家庭教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