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今天,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而正是这种狂迷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群体建筑为目标。
B.从考古发现看,可以肯定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C.唐宋明清建筑的体制、风貌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的基础规范,一直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也是“百代皆沿秦制度”的有力佐证。
D.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具有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特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界其他民族主要建筑大都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它们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
B.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
C.不同于许多宗教建筑所具有的反理性狂迷意识的审美特征,游历于中国建筑中,更多的是给人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使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D.中国建筑,“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也就是说,它是灵魂的洗涤之处,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而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它既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这体现了中国人观念中神人同在的倾向。
B.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这一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C.中国建筑群,虽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比,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是它结构方正,逶迤交错,也是气势雄浑。
D.万里长城,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因此也体现了实践理性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让建筑拥有生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时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做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能及时做出判断的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文中第3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更有效地防御灾害,光纤维传感器驱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来驱动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对文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为让建筑物具有“ 感知”“ 反应”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应”建筑物的状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本身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朱煮就曾说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没有把不争作为获胜、获利的策略。道家为什么主张"为而不争"呢?因为消减物欲、顺任自然、不勉强从事、不与人争,可以缓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常见的误读是将之等同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正是由于观察到柔弱的优势,老子才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希望人们"守柔"即保持柔弱,推迟乃至避免走向刚强,使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价值同   "不争"一样,亦具有缓解个人生存压力和有利于人们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至于“以柔克刚”则是后人对“柔弱胜刚强"的发挥和应用,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不过这样一来,就由"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
(节选自白桑《澄清对道家学说的若干误解》)
下列对“对于道家的不争”存在“很深的误解”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人把"不争"看成"以不争为争,"不争"属于与人相争的"特殊万式"。
B.未能正确理解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道家的"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C.后人从工具理性层面而不是从价值理性层面去发挥和应用了老庄的"不争"。
D.人们不但曲解了老子的"道",而且还误读了老子本人和《老子》这个文本。

下面对“柔弱胜刚强”和“以柔克刚”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者的"胜"是"优于""胜过"之意,而后者的"克"则有"战胜"'。克服"的意思。
B.前者的"柔"是老子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后者的"柔"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C.柔弱胜刚强"的"柔弱"本质是"刚强",而"以柔克刚"的"刚强"则是"柔弱"。
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来保持自身优势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刚强的行为策略。

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朱煮说老子的"不争"其本质却是"深争",这种说法导致后人对道家思想误解很深。
B.道家的"不争"不仅可以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宽松人际关系。
C.道家认为柔弱是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标志,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之征兆。
D."以柔克刚"与"以不争为争"一样,都不是老子的本意,而是后人对道家学说的发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以来,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粱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殊,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
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
下面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D.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中国珠算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D.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述类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从这段重要文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就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二、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具体的实例是蜜蜂营巢和建筑师仿制蜂房的分别。
三、“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人的生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与美有联系,而美有美的规律。这句话前面有“因此”连接词,足见是总结全段上文。“此”显然指上文所列的两条:一条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标准就是由每个物种的需要来决定的规律。动物只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直接需要来制造,例如蜂营巢,人却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能运用每个物种的标准,例如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就是前一条的要求。另一条比前一条更进了一步,“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这本身固有的标准是属于对象的,也就是根据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恩格斯论述“从猿到人”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所说的“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规律”。就文艺来说,这就涉及认识整个客观世界和人们所曾探讨的文艺本身的各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之《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蚂蚁建造巢穴,是出于它们的直接需要,这只是片面的生产。
B.“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的说法,既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朴素愿望,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C.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其产品直接联系它的肉体。
D.人通过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证实了自己是一种存在。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只体现在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中。
B.精神生产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C.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人能全面地自由地生产。
D.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规律”。

下列现象符合文中“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一项是    (   )

A.又饥又渴的路人采摘路边又大又红的苹果。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顽皮的孩子用蚯蚓来钓鱼,并在河边烤鱼吃。
D.人们根据环境特征和水鸟特性,建立迷人的湿地公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衣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面有关“重阳节”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因而“重阳节”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C.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而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却均无桓景其人的记载,可见费长房指点桓景登高避祸的说法并不可信。
B.秦统一至汉朝历代帝王对山川祭祀的重视和各地开山建刹的助推,使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C.重阳节的习俗兼有“娱神”“娱人”两种功能,前者在于感谢自然的恩泽,祈求神灵的保佑;后者则在于亲朋相会宴饮,共享丰收喜悦。
D.“重九须登高”,如今,重阳登高已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这与古人登高祈福的风俗颇有不同,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节日的风俗也会随之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古以来,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纵观整个中西文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居于文学价值体系的重要位置,只是不同年代所承担的具体的社会责任有所不同。
在中国,从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观,不仅强调了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其肩负起了兴国大业之重任。近代梁启超、鲁迅等人也都强调过文学的社会价值。在西方,以柏拉图谈文学的教育作用始,直至19世纪硕果累累、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文学,文学的社会价值在实践和理论中均备受推崇。美国的“废奴文学”即是典型代表,用文学的形式主张废除血腥、残暴的奴隶制,伸张人道主义和自由平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开展。
在当下,新的社会问题、时代主题,又为文学的社会价值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活动,能够重塑人的价值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形象生动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能够多层次地把握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这样既能以史为鉴,又能充分认清当前社会基本问题;文学的认识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并非枯燥地为我们呈现当下的社会面貌,而是通过审美化的语言和艺术化的形象来展现时代风貌;文学能够带给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人能够将此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化他人,从而更好地改造大众的精神世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也将会焕然一新。
但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却有所下降。随着大众传媒业的发展,以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为载体的娱乐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学的读者变少了,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文学渐趋小众化;文学创作本身在适应商业化、娱乐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忽视社会价值的现象。有些作家陷入盲目虚构和大玩文字游戏的怪圈,他们的文学创作完全脱离了时代和社会;有些作家则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机械地生产出毫无道德内涵,仅是满足感官享受的媚俗作品;还有些作家为了快速适应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效益。
文学社会价值的时代意义和尴尬处境都决定了重申的必要性,那么应当如何重申呢?
其一,要关注时代主题并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更替的,当代文学理应直面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但也要避免把文学变为简单的、机械的“时代传声筒”,或仅仅只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浅尝辄止式的报告和记录。恩斯特·布洛赫曾说:“不脱离时代而写作,并不等于按生活本身写作。”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书写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社会面貌,故事中人物所展现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是具有永恒价值。即便放在当下,它的精神内涵也会继续砥砺人心、鼓舞大众。
其二,积极推动文学的大众化。优秀文学是整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并非只是少数人的独角戏。关注时代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学贴近人民生活,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还要进一步将时代主题融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去,扩大文学的受众群,让文学走入群众中去,表达人民心声,引起广泛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鼓舞、引导人的社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否认个性化。每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呈现方式必然不尽相同,风格的多样化是保持文学世界焕发多彩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其三,始终坚守文学独特的审美品性。关注时代主题和推动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让文学走向彻底的世俗化,甚至媚俗化。毕竟文学具有高于生活和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因此,坚守文学固有的审美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文学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迷失方向。文学走向审美层次的情感表达、道德批判、人性净化等意义都能穿越时空界限,拥有永恒的价值,这也是文学社会价值和意义能够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选自《重申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学社会价值的一项是           (       )

A.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社会生活内容的重要性。学习时要思考,思考时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迷惘和懈怠。
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言之有物,要充分关注社会生活,并且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统治者的残暴。
C.巴尔扎克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人间喜剧》,塑造了吝啬鬼葛朗台这样的文学形象,把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现状纳于笔下,成为不朽的社会画卷。
D.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塑造了汤姆叔叔这个黑人形象,以他的人生遭遇来批判黑奴制度,这本书竟然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学有很多价值,如审美价值、民族价值、情感价值,但它的社会价值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不同时期的文学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
B.文学创作是精神活动,文学作品中要体现时代主题,反映社会焦点,这样才能重塑人的价值观念,改善人的社会生活。
C.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有所下降的原因是文学读者少了,有的文学创作本身背离了社会生活内容,有些作家愿意写媚俗作品。
D.文学的社会价值是每个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但现阶段我国的文学作品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要求,因而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的作品很少。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代文学一方面要体现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文学手法,通过塑造文学形象来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
B.优秀文学往往是能够体现某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作品,而且是通过作家个性化创作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劳动成果。
C.文学绝对不能媚俗化,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进入审美层次后,它就会拥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D.文学是作为一种审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尽管它需要突出时代主题,需要作家深入体验社会生活,但审美一直是最基本的价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我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弋”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二期)
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D.“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缀、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第1期,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由于香港的接待能力有限,近期将与内地有关部门商讨能否收紧“自由行”政策,以控制游客的自然增长。
“自由行”政策自2003年推出后,已进入第12个年头。其对香港特区与内地带来的好处,本来无须多说。但人们也看到,随着近年来赴港旅游、购物人数激增,香港特区部分人颇有怨言,从普遍欢迎到质疑乃至于反感。而另一方面,内地不少网民认为,这种反对声音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站不住脚。双方的争议与主张,在香港特区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游客事件中均有体现。
按理说,如果香港特区对游客的承受能力有限,或者内地人赴港旅游、购物确实影响到当地民生,作出政策微调可以理解。不过,任何问题往往总是复杂的,难以从单一因素进行考量。譬如“自由行”政策,若仅从经济层面考虑,自然给香港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消费收入,但对那些较少从中直接收益的当地居民,则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其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而从另一角度着眼,“自由行”政策不仅涉及经济,还是一个相对敏感的政治议题,极易成为不同利益主体表达主张的可选菜单。因此,“自由行”收紧与否,应从更多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综合考量,以期获得利益均衡与政策平衡之效。
实际上,特区行政长官这番表示,亦非仅针对赴港游客增加“已对市民日常生活造成压力”,而且也是对近期当地发生的一些不满情绪的回应。如近日发生在香港屯门、沙田等地的反水货客抗议活动,就引起了不少反响和争论。而梁振英开出的政策解决“药方”,则是探讨有无收紧“自由行”可能。同时要看到,所谓收紧只是不赞成增加开放“自由行”城市的数目,而非在现有基础上做减法。(节选自2015年2月《华商报》作者:魏英杰)
材料二:          “反水客”成不了香港的逐客令
“水客”无理占据街道,加剧口岸压力,严重影响香港居民生活,无疑应是执法部门打击的对象,但从什么时候开始,规规矩矩买年货的内地游客也成了靶子?
这次示威游行,表面看是香港市民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打击不法活动,实则是一道披着“反水客”外衣的逐客令。有部分市民在巴士站向内地游客高喊“爱祖国、用国货”,更出现辱骂、推拉等过激行为,如此丧失文明的待客之道,实在难以彰显香港的大气与包容,说好的“购物天堂”已然跌落凡间。
根据香港入境处通报,年近岁末,有更多内地游客来港购物属正常情况,口岸边检人员至今已拒绝约2.5万名涉嫌走水货的内地游客入境,并未发现水货行为明显增加的迹象。但值得警惕的是,“水客”活动很可能越反越猖獗。趁乱作案往往最易得手,警方和口岸执法人员疲于应对示威活动,隐藏在购物人群中的“水客”便更有可能溜走。
政治因素是另一个不得不提防的环节。号召及组织屯门示威游行的香港激进政治团体包括“热血公民”、“本土民主前线”、“学生前线”等,这些团体一向对内地不满,更在民间宣扬“港独”,此次借“反水客”再次挑起两地矛盾,乘机灌输“反共”思想,司马昭之心,不言自喻。就连行政长官梁振英昨天也明确表态,十分重视大量内地人来港购物,以及水货活动对北区和屯门居民的生活构成的影响,政府会作出协调,但不能接受以冲击或滋扰等手法表达不满。
“水客”需要严打,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任何违法违规人士。香港是法治社会,在为市民提供最大程度言论自由的同时,更要严厉遏制暴力非法的抗议活动。屯门示威活动中有13人被捕,体现出警方执法公允。凭着这一点,香港总算赢回一些内地游客的信任。(节选自2015年2月《环球时报》作者:陈行,香港媒体人)
材料三:        “反水客”致赴港客剧减 三月旅游业全面下跌
据港媒报道,接连发生以反水货客为名的“港独”暴力示威,令外地旅客访港意欲插水①。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表示,三月份旅游业、零售业、饮食业等行业都全面下跌,其中旅游业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10%,更形容是“迎来旅游业寒冬”。他续称,本港旅游业“外忧内患”,不但受日、韩两国汇率影响,令为数不少的东南亚旅客被日、韩市场吸纳过去,而且香港接连发生反水货客示威重挫城市形象,令不少游客却步。
香港旅行社东主协会会长叶庆宁表示,除内地访港团数量未尽如人意外,其他地区访港团亦比去年同期暴跌30%,当中酒店业最受影响,以旅游团为主的三、四星级酒店成为“重灾区”。( 2015年4月4日《新华网》)
材料四:           “小黄金周”广州赴港游客减少20%          记者 黄宝仪
向来是广州市民短途出游首选的香港,受“反水客”事件影响,今年以来旅游市场一直表现平淡,2月开始更持续下滑。4月4日的“清明小黄金周”虽然遇上香港的复活节假期,但广州出游香港人数同比大幅下降超过20%。
对于香港游人数首次在黄金周下降,中国国旅广东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反水客”事件是诱因,同时还与香港市场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首先,香港游发展多年,不仅广东甚至外省大部分市民都已经多次前往香港旅游,市场早已饱和,加上近年香港没有新景点加入,旅游吸引力在下降。
另一方面,多次前往香港的市民目的性很强,大多为了购买自用的奢侈品或者日用品,因此一般会集中在打折季或节庆期间。这些游客都不是“水货客”,只是“反水客”事件让这些市民留下一些不良印象,影响了他们的出游选择。
此外,随出境旅游市场的成熟和台湾、日韩、东南亚等地优惠抢客,其他短途出境5天游不过3000元左右,而同样5天在香港可能花费更高,因此香港旅游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使更多市民转投日韩、东南亚游的怀抱。(2015年4月《网易新闻》)
【注】①“插水”这一词,常用于运动员跳水的时刻动作,即:普通话的“跳水”。
(1)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香港“反水客”事件进行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2)根据材料(二),请谈谈陈行是如何看待“反水客”事件的。
(3)根据材料(三),谈谈香港遭遇“旅游业寒冬”的原因有哪些,又有怎样的后果。
(4)材料(四)中“小黄金周”广州赴港游客减少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怎样能够提振香港旅游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
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依然博大精深,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B.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C.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C.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C.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褒奖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孔子在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前一般都能根据形势预知最后的结果,但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内驱下,他也绝不退缩。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C.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阅读(3×3分,共9分)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这些 ,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 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 ,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 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B.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C.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B.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而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肩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