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环境成本——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
有人认为,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当他们根据缜密的研究预测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时,这种悲观的预测,恰恰成为对社会的“预警”,促使社会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今天,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正是正确应对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同样是学者们悲观的“预警”,却未能动用政府部门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做出正确的应对,防患于未然,直至20世纪末,生态破坏以灾难的形式总爆发,才想起“亡羊补牢”呢?环境问题之复杂与难以解决的症结何在?
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体制——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行政系统的分割性的矛盾,由于地区利益           
与部门利益之争,也由于现行经济政绩的攀比机制而加剧;而且还在于政策——在各项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和经济政策之中,尚未考虑环境因素,体现环境成本,杜绝破坏性的开发建设,甚至将环境因素排斥在经济发展之外,因此,使得关系民族兴衰的生态安全,每每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抵消了经济增长做出的努力。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
英国著名经济学教授沃夫德提出:某个国家要维持持续发展必须以国家的总体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不枯竭为前提。可持续发展就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但是,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可能是零或者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根据这个重要思想,目前世界上逐渐采用了绿色GDP的计量方法。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的成分,把不宜作为国民财富的那一部分也统计了进去。例如,不仅把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纳入GDP,而且将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损失而去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也作为“财富”统统纳入GDP。
由此可见,不考虑环境资本,不减去“损失成本”,GDP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当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正是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
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与高度复杂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经济。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正是以往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学者们要求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将生态安全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选自《科技文萃》,有删改)
4.对“绿色GDP”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通过治理环境而得到的国民财富。
B.指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后的国民财富。
C.指扣除用在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之外的国民财富。
D.指扣除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及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成本后的国民财富。
5.下列对“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是由于他们过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预测,而忽略或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预测。
B.15年前学者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虽然是悲观的,但对社会产生了“预警”的作用。
C.学者们悲观的预测,促使政府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D.学者们当年对生态环境的悲观“预警”,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致出现生态灾难,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
6.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会减少,影响可持续发展。
B.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不仅体制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政策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
C.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成分,这些虚假成分是“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
D.以往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不力,关键在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成本是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因此,在经济开发建设中,只有体现环境成本,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因此,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C.我国是用生态赤字换取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只要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就能偿还全部生态欠账。
D.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经济发展计划与环境保护规划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保护环境,遏止生态灾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则说明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确也说明“________”。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其实,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象(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第四,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社会井然有序地和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遨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之誉。(选自《人民文学》2003.12)
1.下列是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
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
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
2.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
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3.第二段空缺处是一句关于美的名言,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黑格尔 )        B.美是难的。(苏格拉底)
C.美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歌德)             D.美本身都是无限的。(黑格尔)
4.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陶醉。
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
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对社会有意义。
D.美总是与真与善相联系的,只有反映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才是美的形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论述类)阅读(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
大气人生   夏明亮
马寅初于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主家庭。父亲把继承家业、进一步振兴家声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对于父亲的安排,少年马寅初表示不满。在父亲鞭打逼迫下,他毅然跳入江中,以死抗争,幸而被人救起。终于,由人作保,16岁的马寅初踏上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艰辛之路。他先后在上海育英书馆、天津北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勤奋苦读。其间,马寅初的父亲与他断绝了一切经济联系,这给马寅初的求学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他历尽苦辛,百折不挠。
毕业后,马寅初于1916年回到阔别多年、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欣然接受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了无职无权的北大经济系教授。
在长期的观察研究过程中,马寅初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聚积财富的内幕材料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大发国难财的罪恶事实。对此他深恶痛绝,大加鞭挞。
蒋介石政权慑于马寅初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只好采用软的一手,欲派马寅初出国考察,并许以驻美大使职务。马寅初向社会各界严正声明:“有人想要封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这办不到!”他断然拒绝这个“美差”,斩钉截铁地回答蒋介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我决不离开祖国!”
在对马寅初采用拉拢、利诱、收买、威胁等手段统统失败之后,蒋介石黔驴技穷,终于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动用宪兵,秘密逮捕马寅初,在集中营关押近5年。出狱后,他照例发表文章。到处演讲。在演讲时他干脆事先写好遗嘱:当时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曾联名赠送给他一块大横匾,上书“马首是瞻”四个大字,可谓直抒民意。
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已达6亿,并且以每年l300万左右的速度在继续剧增。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年届古稀的马寅初立即投入到人口学研究领域。经过5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在中国,控制人口已是刻不容缓!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建议——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对人口控制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实行行政干预,并辅之以经济措施……实行普及应用节育方法等等。
国内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针对一些歪曲事实,以势压人的批判,马寅初公开声明:“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迎难而进,绝不应向困难低头。”
他坚定地说:“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已经研究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有责任说出来,并坚持到底。”
13.下列关于马寅初的“人口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许多人还没有重视中国人口问题的时候,马寅初预警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并指出控制人口增长已刻不容缓。
B.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建议,可以说具有远见卓识。
C.国内在学术界掀起的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当初还是纯粹的学术争论,到后来才演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
D.马寅初坚持自己的人口论的观点,是因为他的理论的提出是科学严谨的,并且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经济学家,马寅初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作出了重要抉择,体现了独特个性和高贵品质。
B.马寅初抨击蒋介石,既不是出于私怨,也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分歧,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维护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利益,大发国难财。
C.“马首是瞻”是人们对马寅初学术地位的认定,表达了人们愿意追随马寅初先生,听从马先生的召唤,反对独裁政府的美好愿望。
D.在关系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马寅初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次又一次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抉择,表现出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15.文章题为“大气人生”,“大气”包含着马寅初的哪些品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分)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D.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E.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应符合时代的精神。
作者是如何看待文艺上的“门派”的?
学文艺的人怎样才能免于“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下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流亡途中的工作条件惊人恶劣,在挡不住风雨的茅草房里,陈寅恪就着箱子,汗流浃背地坐在小凳上写文章。为了给他补充点营养,家里养了一只母羊,他在下课后带着女儿放羊,父女闲聊着走过山间小路,那是他难得的愉悦时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远在美国的胡适把西方医生的最后诊断结果写信告知陈寅恪。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写此信,很觉悲哀。”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论再生缘》完成了,但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他在文末题诗: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他心境和志趣的隐喻。
1958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他说:“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他依然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书写得很艰难。为了这部85万言的百科全书,陈寅恪用去整整10年。柳如是的遭际,触动了他对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的家族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怀。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忽庄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也许,晚年的陈寅恪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
《柳如是别传》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4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文章题目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于学术的?请分点作答。
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结合文章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动漫也需“中国特色”
苗苗
在《国际漫画杂志》主编约翰·兰特看来,上世纪中期拍摄的《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等动画片,至今仍然能让人们看到中国动漫惊人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中国元素”依然是中国动漫发展的法宝。
当然,“中国元素”不应简单等同于固守传统,“中国元素”并不意味着一味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寻找创作题材。约翰·兰特认为,“生活本身永远是创作的沃土。中国的社会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图景的展现,让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发展中的中国,展现平常人的生活,这应该是中国元素极为重要的一种表达内容。”
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影响中国动漫发展的重要原因。“漫画―动画―衍生产品―消费者”是现在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产业链层次分明且关联性强。但在国内,漫画通过“漫画―读者”盈利,动画片通过“动画―企业投资”生存,衍生产品制造商通过“厂商―购买少数动漫形象―消费者”赚钱。动漫产业被分成若干块,企业各行其是,谁也做不大,谁也做不好。
专家认为,要打造动漫产业链,首先要实现“从重成品到重创意”的转变。对于动漫这样的“内容产业”,创意永远是第一位的。国家动漫产业部际专家联席会议成员傅铁铮介绍说,在国外,常常是先出漫画书看市场反应,市场反应好的再拍动画片,有些厂商甚至只是简单地买创意。而“中国动漫现在还是被当作产品,而非商品在生产。‘以产定销’的模式使得很多动画片缺乏市场,影响了动漫企业的收益和进一步发展。”
打造产业链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打通和开拓上下游产业,形成“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行为。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军介绍说,在《淘气鬼马小跳》的制作和发行中,就有意识地进行了开拓上下游产业的尝试。首先,在动画片投拍前,中影动画在儿童刊物上连载《马小跳》多格漫画。这一方面是为动画片造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应,对动漫形象进行改造,以保证最后设计出来的形象是接受度最高的。在影片制作的同时,文具、玩具等各种衍生品也在同步设计、制作、出售。“我们有信心,要让马小跳存在于中国的大街小巷,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和动画产品。”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有删节)
下列对制约中国动漫发展的瓶颈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作品元素来看,还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B.从产业链条来看,各自为阵的企业行为破坏了产业的完整性。
C.从经营理念来看,动漫现在还被当作产品,而非商品在生产。
D.从运作方式来看,以产定销的模式使得很多动画片缺乏市场。

下列不属于中外专家为中国动漫提出的出路的一项是(  )

A.中国动漫应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B.中国动漫产业应该将发展的重心定位在创意上。
C.中国动漫应打破产业壁垒,形成通畅的产业链。
D.中国动漫在投拍前应先在儿童刊物上连载漫画。

在约翰·兰特看来,中国动漫要准确把握“中国元素”这一发展法宝的重要内涵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                                                                     
动画片《淘气鬼马小跳》在制作和发行上的成功经验是什么?请分条说明。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论文中该教授曾发表惊人之论:“巴西的亚马逊丛林中一只蝴蝶轻轻地扇动几下翅膀,就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真有这么大的威力?还是这位教授在开玩笑?
事实上,这位教授所说的“蝴蝶效应”在数学上可以用“混沌理论”来解释。
什么是混沌理论呢?混沌是一种“表观上”混乱无序,而实际上具有深层次规律性的特殊运动形态,它的特点是对于系统的初始条件具有极端敏感的依赖性,在系统初始任何一点点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来解释这个理论。如图所示,在一个10cm左右长的长条形面团上,离其中一端约3cm处嵌入一颗细钢珠。把面团拉长一倍,再一折二叠成原样。反复这样的操作100次后,弹珠就会离开原来的位置,到了一个新的位置。多次重复这样的实验,你会发现尽管小钢珠的初始位置几乎完全相同,但折叠100次后的结果却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只要最初的位置存在一极微小差异,则最终的位置就完全不一样了。由此可见,一个确定的操作过程,最后却得到几乎随机的结果。这样一种现象,其背后的规律,在数学上就是混沌理讼。
也就是说,初始的量发生小小的变化,经过反复叠代以后,就得到了惊人的放大效果,从而彻底改变结果。这就像开始所说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就会造成一场龙卷风一样。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许会带动其它蝴蝶也扇动翅膀,从而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实际上,混沌效应无处不在,它渗透在日常生活、各个专业及领域。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你看,由于一个小小的钉子的丢失竟然带来了整个帝国的灭亡,这个结果丝毫不亚于蝴蝶翅膀的扇动造成一场跑风的’蝴蝶效应’。本文开头提到的科学家洛伦兹在进行长期天气预报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仅仅在初始的数据中四舍五入掉一位小数,实验结果中所表明的几个月后的天气状况就判若霄壤,一个是万里无云,一个是电闪雷鸣。这个结果说明,哪怕是今天室内由于你打喷嗖使气温发生了一亿分之一度的变化,都有可能在几个月之后带来一场跑风。因此,长期的天气预报在目前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
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揭示了相似的道理,两者都告诫人们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因为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甚至使事物发生质变。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洛伦兹教授有关“蝴蝶效应”的惊人之语,形象地揭示了飓风形成的初始原因。
B.“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可以用数学上的“混沌理论”进行解释。
C.正因为存在着“蝴蝶效应”,所以人类根本不可能进行长期的天气预报。
D.古训讲“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说明中国古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混沌理论。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提到的“面团与钢珠”实验,证明了系统最初条件的微小变化所带来的最终结果是难以预测的。
B.混沌理论启迪我们,只要我们见微知著,注意了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就能够积极有效地防止混沌现象所带来的灾难发生。
C.洛伦兹在长期天气预报实验中发现:对初始数据所做的细微改变,会使数月后的天气状况预报的结果发生巨大的变化。
D.研究混沌,其实就是发现无序中的有序,也就是要透过事物“表观上”的混乱无序,发现其深层次的特殊运动规律。

判断生活中某一现象是不是“蝴蝶效应”的依据是什么?统观全文,分条概括。(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8.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①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引人深思。
②“乡下人进城”叙述与现代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当下现代化语境的一个隐喻,其由三部分构成:“乡下人”、“城”、“进”。“乡下人”是一种身份,除了与乡土之间的“在乡”联系以外,很大程度是由城里人赋予的命名。乡下人进入现代都市以后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在城乡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被歧视身份都让他们困窘。“城”绝不只是一个空间标志,迅急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地把原来在城的市民塑造成为“消费者”,原先在乡的人们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得多,他们入城后获得的身份暂时性地被定义为“民工”。“进”是一个有方向性行走的动作,乡下人进城了,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在提示着: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可是他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的先天不足往往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③我们的社会、时代、经济、文明都正在经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中国正在崛起、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但是乡下人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难以接受乃至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人相当的物质内容,反而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乡下人只是进入到城市的边缘生活中,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表征。乡下人都市边缘生活的空间主要表现是:垃圾生活,杂工生活,民工生活,小买卖生活等。其中的“垃圾生活”就其真实层面而言是概括了一部分乡下人在都市里的生活,乡下人往往在城市担负着清除垃圾的重任,大量的都市人生活产生的垃圾是靠乡下人来处理;同是它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喻象。
④走入现代城市的中国大陆农民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它支撑着乡下人在异己的都市中生存。这种记忆让乡下人保持着对乡土社会的伦理认同,也更加深了他们在都市中的无奈感。这种记忆的情感表达,是他们对留在那片土地上的亲人的依恋与挣脱的矛盾态度,是他们对都市人的歧视的愤怒,是他们对都市中的他者身份固执与自卑的双重性。
⑤乡下人虽然进了城,城市却不属于他们。他们没有物质资本,除了自然的劳力与身体,记忆就是他们的资本。城里没有属于乡下人的景观记忆,城市里的一切纪念性建筑与文化仪式都与乡下人的经验世界漠不相关。乡下人记忆是一种经验记忆,往深处说是一种生命记忆;而都市人的记忆则是一种文化记忆。前者构成一种恒定的生活方式与态度,终生难以忘却。城里人的记忆则被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与时尚改变,他们拥有物质文化的记忆,城里人用物质记忆达到怀旧的目的,他们在用“老房子”、“老字号”、“老街”的记忆来表述对渐逝文化的留念时,也在享受着现代都市带来的更为舒适惬意的物质生活。乡下人的记忆则提醒他们自身: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自己,尽管进城以后的生活可能给予他们乡土与时尚的混合经验。
(选自《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有删改)
13.对“乡下人进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进城”是小说的一个创作主题,这一叙述与现代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
B.“乡下人”这一被城里人命名的身份,一方面表明了他们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包含着一种社会地位低下的困窘。
C.“城”是一个空间标志,乡下人进城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与时俱进。
D.“乡下人”由于“在乡”的关系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很多,他们进城后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下人进城后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城市生活给他们文化意识的压迫,关于乡土的记忆成了他们在异己的都市中生存的一种支撑。
B.乡下人的记忆是一种生命记忆,他们的记忆既构成了一种恒定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也被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与时尚改变。
C.都市人一方面享受现代都市舒适惬意的物质生活,一方面也常用“老房子”、“老字号”“老街”等物质记忆来表达怀旧的感情。
D.走入现代城市的乡下人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这种记忆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是他们对都市人的歧视的愤怒。

15.对“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进城的乡下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先天不足,进城后多从事较低层次的工作。
B.因为他们除了自然的劳力与身体没有其他物质资本,很难养成城市人的消费习惯。
C.因为他们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不能给予他们与城里人相当的物质内容。
D.因为他们对留在故乡土地上的亲人的依恋的态度,使得他们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人。

16.第③段中提到了乡下人的“垃圾生活”,请概括“垃圾生活”的真实层面和象征意味各指什么?
真实层面是                                                   
象征意味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