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地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地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现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自由和平等一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自由与平等所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则更重视自由。当然这与东方文明是大陆农业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商业文明有很大的关系!
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农业是东方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在大陆农业社会,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大自然时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个体的人要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在集体中生活平等就自然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目标!因此家庭、宗族就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保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而这种家庭至上的观念一旦上升为人生哲学就是集体主义。因此崇尚集体主义,蔑视个人主义,重义轻利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崇尚奉献,蔑视索取也随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所言,在中国这个儒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的工具,最终导致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发源于克里特岛。这个岛处在欧洲、亚洲、非洲的中间。据说岛上的居民最初还是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于是岛上的居民逐渐开始以航行为生活方式,用航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甚至掠夺、战争。
在这种环境下,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得以产生。这时他们没有什么集体和权威可依赖,每个个体必须依靠自己去创造。在对外的交流和冲突中,克里特人找到了感觉,再加上航行便利的因素,
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文化启蒙。虽然西方文明的孕育中间也孕育了
一些平等的观念,但这种观念主要是一种机会平等的观念;在西方早期的世俗社会中始终没有权威,当
他们发现他们也需要一个权威诞生时,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因此西方社会发现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基督教除了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以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原罪论。原罪论使他们更加坚信人本身是贪婪的,人的欲望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话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就为法治找到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平等与自由——中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
下列关于“自由和平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平等和自由是人类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表现为均等与合理地占有物质财富。 |
B.在法治社会里,平等和自由一起构成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分别出现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
C.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平等和自由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东方重视平等,西方则不重视平等。 |
D.平等和自由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中,其实都是同时存在的,因受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各有侧重。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法治社会里的平等主要表现为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可以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 |
B.在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依靠农业,个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因此个人生存更多地依靠集体。 |
C.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当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时,人们为了生存,便逐渐开始以航行为生。 |
D.西方文明中也需要权威,但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于是西方社会发现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家庭、宗族等社会基本单元形式的形成,受处在大陆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因此而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
B.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认为中国儒教占统治地位,“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这些都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
C.岛屿文化带来航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的形成,于是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 |
D.崇尚个人自由、虚幻的权威、原罪论,这些都是西方文明中人们希望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因素,也为法治找到了思想基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时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有的青年即使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但也无法有同样深切的感受。 |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显然没有那么大。 |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 |
B.西汉时,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儒家思想,在他的带动下,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
C.魏晋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
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它对后世造成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
D.如果没有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增益,那么道教的影响就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就不能像儒教那样长久不衰。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借着分析文学作品成文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我们需要现时代的“处世哲学”
一个有着五千年浩瀚文明的国家,未来的建设不只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在国际政治、文化语境中,还应有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以及影响世界、感染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理念。
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首先应当“具有国内感染力”,而理论的感染力、思想观念的感染力,则在于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具有文化覆盖性,在于其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旨趣与价值。所以,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体现在国家行为、国民行为上,则表现为人格形象、国格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国民的处世哲学。
崛起的中国需要一种怎样的处世哲学,即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在和平、发展、合作这一现实的国际主题之上,还需要一种更高的哲学精神主题,这就是“超越与整合”。只有超越历史和前人的视野,超越当下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能够整合历史和前人的智慧,创新时代的精神价值,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文化形象。超越即是复兴。复兴不只是整体经济的强大,而是中国人新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起的中国处世哲学的复兴,这就是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人、和合共生。
由于跨国经济流通和文化频繁交流互动,地球村已然不是一个概念,而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各个国家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谁也不能完全孤立。钱学森称此为“世界社会形态”,它将逐渐打破地区、国家的界限,日益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社会”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人了解和对待事物的新起点。我们倡导的“全球视野”,不仅富有东方文化底蕴,更将天下、世界、社会了然于心,毫无阻碍地克服和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有能力进入整合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引发推动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全球视野离不开固有文化的精神支撑。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所谓东方情怀或东方神韵,即在于此。东方伦理道德与哲学精神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严、维护人的尊严,将天、地、人并立于世。中国人的精神重建,首先就要复兴富有东方情怀的尊严,只要这种神韵情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现在进行时,中国人的精神重建也就开始上路了。
东方神韵情怀的展现,需要内在心灵的安顿。在现时代,中国人需要唤醒内在的灵商。因为,人类面对的一切危机,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危机、人性的危机和价值的危机。当代中国精神重建的核心命题,依然是华夏先贤们提出的良心、良知、良能,其原理或道德律就是“善待他者”。“善待”,就是公正、无私、真诚、平等、自主、无差别、无障碍地对待。今日中国人,应当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善待他者的人格形象、国格形象、文化形象。
如果说“善待他者”还有目的,那么其终极目的就是和合共生。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已然走向“三大极限”,同时还面临着三大融合:经济生活领域里“增长的极限”与全球融合,政治生活领域的“对抗的极限”与天下相安融合,文化生活领域的“施恶的极限”与全民身心的安顿融合。因此,人们应认识到保护地球、呵护生命、尊重生态高于一切,认识到和合共生、和衷共济、和谐共享的价值高于一切。和合共生,真正体现出人类“敬畏生命”的情怀和“他者高于一切”的哲学伦理原则。
实现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共生,就会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外层空间、族群冲突、重大自然灾害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确定性增加等重大挑战。和合共生是精神重建和文化再造的时代主题。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7日,有删改)
下列对“处世哲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一个国民的处世哲学,是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体现在国家行为、国民行为上而表现出来的人格形象、国格形象。 |
B.崛起的中国现时代需要的处世哲学,就是形成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只有做到“超越与整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文化形象。 |
C.复兴崛起的中国处世哲学,需要我们拥有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者与和合共生来复兴中国人新文化形象。 |
D.崛起的中国现时代需要的处世哲学,不仅富有东方文化的底蕴,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覆盖性,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旨趣与价值。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倡导的“全球视野”是要将“世界社会”作为今日中国人了解和对待新事物的起点,将整个世界了然于胸,克服和超越狭隘民族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 |
B.东方情怀是指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它是今日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核心命题,直接关乎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成功与否。 |
C.由于面对的一切危机,归根到底是文化、人性和价值的危机,因此,今日中国人需唤醒内在的灵商,以“善待他者”为道德律来树立人格、国格、文化形象。 |
D.如果说“善待他人”还有目的,那么,“和合共生”是“善待他者”的终极目的,它真正体现出人类“敬畏生命”的情怀和“他者高于一切”的哲学伦理原则。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浩瀚文明的国家,复兴,不是指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来求得整体经济的强大,而是指中国人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起的中国的处世哲学的复兴。 |
B.在作者看来,中国人的精神重建,首先就要复兴富有东方情怀的尊严。今日中国人只有把这种情怀或神韵践行在当下的行为方式上,才能真正重建起中国人的精神。 |
C.今天人类即将面临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极限”和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域“三大融合”,因此,人们应认识到保护地球、呵护生命、尊重生态高于一切,认识到和合共生、和衷共济、和谐共享的价值高于一切。 |
D.和合共生是精神重建和文化再造的时代主题,因为实现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共生,就会共同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族群冲突、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开明与革新的思想。
开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如班彪所说的“从谏如顺流”,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的要求。三是举贤授能,《礼记》说:“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以法为准,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以唐为例,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宗任命姚崇为相,姚崇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事”,玄宗从谏如流,取得很好的效果;宋璟继姚崇之后贯彻姚崇的政策。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相配合也相制约。宋仁宗表示,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便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中华文明中还包含着变易革新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诗经》赞美周文王的话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便是对“维新”的赞美。《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指出了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其实,《周易》的这个“易”字,就是变易的意思。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先生举了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系列哲学家的言论,总结说:“中国哲学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这种变易的思想,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
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所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诸如此类。回顾历史,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节选自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开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班彪的广开言路论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 |
B.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公认的因比较开明而闻名的盛世。 |
C.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配合又制约,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 |
D.《礼记》说的举贤授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唐太宗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 |
对中华文明的变易思想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哲学家的观点都含有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 |
B.《周易》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
C.变易的思想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发展。 |
D.中华文明包含着变易的思想,《诗经》中有赞美周文王、实质上赞美“维新”的话语。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的并列存在,使得中华文明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很大的阻碍。 |
B.中华文明中有开明与革新思想,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
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从谏如流,重视民本,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 |
D.我国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巩固,新型士人的成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变革带来的文明发展成果。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经典阅读有全然不同于“浅阅读”的特点。它有对普遍性和本原特征的热切关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因此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所谓了解世界,是说借由经典提供的经验,人们能找到世界的原始图景,从而认清未来发展无穷。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也发生过类似的感慨——这个世界是如此之美,但人看到的是如此之少。仅仅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吗?其实,主要是因为个体常受种种困扰的限制,未能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与方法。而经典阅读能让自感处处受限的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所以,这个活动会被称为“心灵的探险”与“灵魂的壮游”。或以为,生活是最好的导师,这话自然不错,但对于经典阅读,我们想说的是,生活并不必然就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世界也并不必然就比人的心智创造更能象征存在的本质,而由媒体构建出的生活世界,有时更只是表象,它的肤泛和破碎,根本不足以映像真实的世界。如果没有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它们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遑论深邃。由此,透过现象,直抵本质,在不出离历史细节和人性真实的同时,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任务也就无从完成。
所谓观照自我,是说人生有限,决定了人有使命要完成,不但对自己和家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而要做到这些,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形是,人恰恰最难自知,故“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会成为横亘在东西方所有人面前的千古难题。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助人了解自己,因为它致力于一切真假和善恶的剔析,对集天使魔鬼于一身的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这些都能让人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疏浚心源,检点小我,唤出自觉意识,养成反省习惯,然后从心底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乃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上的担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
而“浅阅读”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的。即使“浅阅读”中的“励志阅读”,意义看似很正面,但集矢于职场小说或名人传记,眼下从成人到孩子,纷纷追捧这类书为经典,注意的多是外在的物质成功,譬如事业(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获取)、婚姻(主要表现为金童玉女式的梦幻结合),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且主角多是位尊而多金的工商巨子、明星大腕,这样的情感太廉价通俗了。它只让人看浪漫的童话,而忽视在汗水中欢呼收割的普通人的成功才更具说服力,更忽视意志品德与抗挫折力的养成对人性成长才最有意义,必不能像埃及作家阿巴斯·阿卡德说的那样,给人“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或“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生命”,相反,与叔本华说的“滥读”倒眉目相似。为防止“滥读”而导致杰出头脑离开思想,叔本华要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不管是政治、宗教的小册子,还是诗集和小说,用他峻刻的话说,“凡为傻瓜写作的人,总会有一大群读者。请不要浪费时间去读这些东西”。他呼吁人把时间花在阅读“具有伟大心灵的作者的作品上”,他的意思是,“那些作者超越众人,他们的声音值得你去倾听”。(节选自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有删改)
下列关于“经典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种种困扰的限制,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和方法,认清未来发展。 |
B.经典阅读又被称为“心灵的探险”和“灵魂的壮游”,它能让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 |
C.经典阅读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生有限,对自己、家人、国家、社会要有使命感。 |
D.经典阅读因为能帮助人了解自己,所以它致力于对一切真假和善恶的剔析。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虽然是最好的导师,但它未必就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 |
B.媒体构建的生活世界,有时只是表象,很难映像真实的世界。 |
C.人最难自知,但只要了解自己,就能够做到观照自我。 |
D.经典阅读不同于“浅阅读”,它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媒体因为有了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它们所构建的生活世界会被表现得更具真实感。 |
B.阅读经典可以让人们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检查自己,并养成反省习惯。 |
C.“浅阅读”并非全都无用,但沉浸其中的人们收获的只能是外在的物质成功。 |
D.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总会有一大群读者,但它有可能会导致杰出的头脑离开思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关于“现在年味淡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关联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
C.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前“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让一些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有了更多的审美期待。 |
B.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因为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健康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
C.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有可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
C.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
李 雷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引领的“微”风暴正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大”变革,微文化的迅速勃兴,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单就审美文化层面而言,一种强调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的新型审美文化逻辑正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并不断生成和塑造着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微时代”的数字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一新,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审美的人”。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都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等微艺术,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类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人们对它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微时代”特有的风格印记。
首先,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博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史诗巨作,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处处彰显出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仅如此,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数字媒体交互快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加快作品的推陈出新,这势必需要缩短创作周期,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
其次,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由精英艺术家来承担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职业艺术家,更多的是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不同的民众,可以轻易地借助微艺术形式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审美表达;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同时也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些许别样的底层视角和新颖的技术手法,有利于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
再次,创作上的微观性和偏草根性,使得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所差异。作为微文化的主体力量与微艺术创作的生力军,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一方面,他们可以摆脱专业艺术创作的诸多条框与教条的束缚,无须顾及所谓的创作忌讳,纯粹从自我的情感表达和已有的艺术认知出发“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他们借助网络可以轻松收集诸种创作素材,自如地将艺术灵感转化为带有鲜明自我印记的艺术作品。这种自由度的获得,使他们的微艺术作品视角颇为独特,主题也异常丰富,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较高的切合度。
(《光明日报》2015年4月29日,有删节)
下列不属于“微文化勃兴”的条件的一项是 ( )
A.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审美文化逻辑。 |
B.“微时代”的数字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 |
C.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终端的普及,使人们学习相关艺术知识和方法变得简便易行。 |
D.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微电影、微小说等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并流行。 |
下列有关“微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艺术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处处彰显出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史诗巨作。 |
B.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但主要是由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创作的,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艺术转变为艺术创作者。 |
C.微艺术创作有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使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话。 |
D.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差异,使得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种新型的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的审美文化逻辑,正不断生成和塑造着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
B.在微时代,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被改变和重塑,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流程与秩序被颠覆,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也愈来愈高。 |
C.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加快作品的推陈出新,需要缩短创作周期,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 |
D.专门艺术从业者由于不具备巨大的自由度,艺术创作的条框较多,其作品视角不够独特,主题不够丰富,与现实生活的切合度不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让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维度。互联网的问世与发展,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实现人民福祉是互联网发明的初衷,又是互联网发展的依归。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正是本着这样的主旨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21年来,中国已有6.7亿网民,网民规模全球第一;有413万多家网站,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互联网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风口”,互联网经济GDP占比2014年即达7%,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中国占了4家,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2.8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变革。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要让互联网给全体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____,也必须看到,互联网领域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更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还面临诸多难题和障碍。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建构科学合理的规则与秩序。网络空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风险需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面对机遇不能搞“有你没我”的“零和游戏”,而应是携手共进的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当“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归结起来,就是希望互联网这个人类的命运之舟行稳致远。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定能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取材于2015年12月17日《 人民日报 》)
根据文意,简要说明文中画线部分作者运用数据的意图。
请在第四段开头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下列不是国际社会应“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由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已经让世界成为地球村。 |
B.互联网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维度。 |
C.互联网领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
D.互联网共建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李新宇
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
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
B.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
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
D.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
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 |
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
C.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
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 |
C.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因其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 |
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 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 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 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 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 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 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 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 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 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 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 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 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选自2014年2月13日《人民政协报》)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
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议中国“鼎”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最初是古代炖煮和盛放食物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
B.鼎上的铭文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鼎”是比其它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
C.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的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青铜铸造的铜鼎。 |
D.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
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
A.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
B.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
C.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
D.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
B.“鼎”作为象形字,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又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诸多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C.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后母戊”大方鼎。 |
D.“世纪宝鼎”以其特有的姿形、纹饰、金文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礼器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
现代文阅读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成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尚书•洪范》)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创立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给“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下列对用“中”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是儒家“中庸”说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从用“中”思想到儒家的“中庸”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
B.用“中”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过,它这时只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存在的。 |
C.先秦用“中”思想的源头是西周时代刑罚之“中”的观念,这种观念表明当时的刑罚具有准确、合理等特点。 |
D.用“中”思想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否则,偏与倚、过与不及也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在它们之间进行调和折中。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恰到好处地符合一定标准外,“中”也可以指这个标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节”“极”的含义相通。 |
B.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意思是标准、法度,《诗•卫风•氓》里“士也罔极”中的“极”字就是这个意思。 |
C.“皇极”是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的法则,符合这个法则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就是“中”,否则就是“偏”“陂”。 |
D.儒家“中庸”说以儒家伦理道德观“仁”和“礼”为“中”的标准,它与前人用“中”的思想并无相同之处。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原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发挥、变成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之后,应该就不再是思想方法了。 |
B.“中”是有原则的,《尚书•吕刑》里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中的“中”,其原则就是法律所制定的标准。 |
C.《荀子•礼论》中的“为之立中制节”与《尚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说法虽不同,体现的却都是用“中”的思想。 |
D.儒家的“中庸”说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这个准则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孔子认为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桫椤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
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源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来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 |
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
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 |
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 |
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 |
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
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
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文学的形式是“变量”,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 |
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 |
C.“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思考,因为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
D.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面对争论和质疑,要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①谈到美学,人们都会想到一个古老而朴素的争论: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一次,我乘地铁上班,在地铁上看到一位小姑娘手中拿着一叠复习资料,口中念念有词:朱光潜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高尔基说,美是主观的;蔡仪说,美是客观的;李泽厚说,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我听着就着急,如此学美学可不行。因为,我能预见其学习的结果:此后她再也不会学美学了。把美学搞得这么无趣,成了干巴巴的几条见解,谁见了也会躲。有人说,美学过时了。__________美学真的就只是如此,__________应该过时。
②但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的讨论,会产生富有成果的思考吗?我觉得还是会的。看到一朵花,你觉得美。这是花美呢,还是由于人觉得美才美呢?这个问题就在那里,不管你是否承认。
③主张“美在客观”的人,会说,口之于味,有同嗜也;目之于美,有同观也。见到花,人人都觉得美。觉得它不美的人,是这个人自身的问题:可能是他的眼睛不好,可能是他今天情绪不好,这两种情况都不影响花本身仍是美的。见,或者不见,美就在那里。但是,在同一类的事物中,谁美或者谁更美呢?客观论者认为,是它在这类事物中客观上存在的典型性,而不是欣赏者对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主观选择。也就是说,这朵花比那朵花更美,不是由于欣赏者喜欢,而是由于这朵花长得更“典型”,这里的“典型”可能会被理解成更完美,长得更饱满,如此等等,总之,美的原因在花一边,而不是在人一边。美,由于对象,而不由于欣赏主体。
④主张“美在主观”的人,会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花美不美,在于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再美的花,没有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也不能成其为美。这里有着一些复杂的情况。有人说美在趣味:趣味的形成依赖于修养,修养决定了欣赏者对于欣赏对象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客观因素仍是存在的。美的对象有客观性上的规定性,有色彩、形状、整齐、对称,如此等等的特性,只是欣赏者的趣味成为这种对象美不美的最终选择。另有人说美在态度:这时客观因素更少或几乎不存在。同样的对象,可以是美的,可以说不美,完全在于人对它的态度如何。高兴时就山欢水笑,不高兴时愁云惨月,物皆着“我”之色彩。面对一片大雾,你可以感到烦闷怨恨,也可以悟出诗意,看到事物的朦胧美。一念之别,万象殊异。
⑤主客观的困惑,引导着美学向前行。美国哲学家杜威提出了一种超越主客观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可以用“经验”来超越主客二分。人与外在环境相遇,于是就产生了经验。经验是第一性的,不分主体与客体。只有在此之后,才有对经验的反思和认知,区分出自我与对象。因此,主客二分的做法,是一种错觉。主体与对象之间,总是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他认为,人与世界的第一性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是人的环境,人又是环境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又互为环境。
⑥将杜威的二分法运用到美学上,怎样将审美统一起来呢?比如,对自然对象的审美,欣赏高山峡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欣赏道路桥梁、绿草黄花、牛羊成群、一只节奏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美,有的不是人的活动结果,有的是人的活动产物。我们该如何审美呢?荒野的美,不是由于人的力量,而是由于人要逃避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城市以及其他一些经过人的改造的对象,也不是人从欣赏自身的力量,而是这些对象的形式意义和展现出来的生活样态。人的审美,绝不是在自然中找人的踪迹,也不是在自然中找不到人的踪迹。正好相反,自然成为美的原因,要从两个对立结论之外寻找。
⑦说起美学,往往见仁见智。________因此,这一争论要向前行,要升级,避免意气,走向思考,让这种争论引导美学前进。
第①段作者写到“把美学搞得这么无趣,成了干巴巴的几条”,其意图是什么?
在第①段两个________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因为所以 |
B.虽然但是 |
C.只要就 |
D.如果那么 |
结合文章,谈谈美在客观与美在主观的本质区别。
作者对“将杜威的‘二分法’用在审美上的做法”,持有怎样的观点?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
①只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
②它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放弃的问题
③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争论
④才能获得美学的丰富性
⑤并且不断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到这个讨论中
A.①⑤④③② |
B.③①④②⑤ |
C.①④③②⑤ |
D.③②①⑤④ |
你是如何看待美的?请你任选一种自然物,挖掘你记忆中相关的诗句(一句即可),加以分析。(观点可与文中相同)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