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08年第3期)
14、结合全文,说说“庄子的翅膀”的具体含义。
答: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6、“沉重是自找的”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                                                                                
                                                                                  
17、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观点的?而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14、结合全文,说说“庄子的翅膀”的具体含义。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6、“沉重是自找的”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17、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观点的?而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游民问题与社会的游民化
王学泰
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史学与文学史研究者有责任揭示这个历史事实,并从中探索其演变规律。在揭示这个事实与总结其规律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曲中便带有抹不掉的游民生活的痕迹,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游民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由于其受众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巨大。它们简直成为下层社会人们理解生活和学习历史的教科书,更是他们获取政治知识和操作手段的重要渠道。因此,它们不仅促成了游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如明末清初,游民组织的出现),而且成为社会游民化的桥梁(游民的思想意识通过通俗文艺影响到其他阶层)。特别是走投无路的人们在铤而走险之时,这些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便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甚至成为指导他们战斗生涯的百科全书。
  唐以前的朝代实行兵农合一、全农皆兵的制度,人人都是兵,农闲,每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唐代实行府兵制,可以说是“全兵皆农”,在所划定的“折冲府”内,大部分农民都是兵,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宋代和宋代以后,整个社会风气是崇文抑武的,普通的老百姓对于战争、武备是很陌生的。他们只能从反映游民冒险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武装斗争和反抗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下层社会的人们在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的戏剧化、或小说化的倾向。这种情形甚至波及到许许多多有群众参加的社会运动中去。如天地会组织模仿《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等小说作品,义和团的斗争生活模仿通俗戏曲。正像张鸣在《戏曲文化视野中的义和团的意识走向》一文中所说:
  “也许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运动能像义和团那样,在其自身的活动中存在着如此明显又随处可见的戏曲映像。我们在义和团的仪式活动、舆论宣传、行为举止、言语服饰中,不时地可以发现戏曲行当、念白、表演做派的影子。”
  随着这些通俗文艺作品的普及,凡是有群体参加的活动,人们半真半假地排演着戏文。清末民初,土匪遍地,几乎所有的杆子都打着《水浒传》所树立的“替天行道”的旗号。英国汉学家贝思飞在考察了民国时期的土匪活动资料之后指出:
“(《水浒传》中)描绘了一系列暴力事件,由豪饮的场面和插科打诨作点缀,但是重点在于罗宾汉式的英雄生活,打富济贫,在“替天行道”的旗帜下聚义。正如对世代土匪首领所提供的激励,小说继续把年轻人的梦想引向现实。”
作者还说,土匪们正是根据《水浒传》所提供的标准选取领袖、组织战斗、安排生活,乃至对待弟兄等。不仅缺少文化教养的游民、农民如此,连南明弘光小朝廷为抵抗满洲铁骑南下侵略,在长江边装模作样地举行誓师大典时,也未能免俗,作为兵部尚书的阮大铖参加典礼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成为当时的笑柄。真是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
1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正如社会生活对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一样,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也有巨大作用。
B.文学史上最早期的小说是由江湖艺人创作的,因此都明显带有游民生活的痕迹。
C.《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等都是典型的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
D.唐以前的朝代全农皆兵,唐代全兵皆农,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游民化。
E.从宋代开始,社会风气变为崇文抑武,普通百姓只能从通俗文艺中学习军事知识。
F.《水浒传》里的好汉行侠仗义、劫贫济富,他们跟英国的侠盗罗宾汉有相似之处。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社会游民化”的是   (3分)
A.在通俗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明末清初,一些游民组织起来反抗暴政。
B.在《水浒传》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土匪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C.义和团的仪式、宣传、言行、服饰等方面都明显受到通俗戏曲的影响。
D.阮大铖身为兵部尚书,参加誓师大典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
14.文章最后引用了一句现代流行语:“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作者引用这句话有哪些作用。 (4分)
15.根据文中所述,通俗小说对下层群众来说具体有哪些重要意义? (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从整体看,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潜力惊人,而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国家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期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能够建立跨国界交易监管法规,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原因是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网上保护消费者的关键是要保证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的所有者无处藏身。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如果世界各国政府联手制定统一的国家和国际消费者保护法,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们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差别。目前,这些差别的冲突已经出现。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上购买纳粹纪念品。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雅虎公司副总裁海瑟还认为:“这桩案子引发了其它法律问题,即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两国人士不同的意见。
分析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的规定,可以发现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在美国,公司机构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不属于具体个人。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可以自由随意地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做他们想做的事。但欧盟则采取相反的立场,任何机构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均归原个人所有,因此个人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如何被使用。为解决网上隐私问题,美国已制定了加强个人隐私管理的法规,对个人金融数据和个人健康护理信息进行监管。另外,美国和欧盟在电子签名的法律方面也存在不同。
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
应该看到,美欧之间对于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研讨还处在相互探底、共同摸索前进的阶段,但是,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已是大势所趋。
6、对为什么要“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准,引起不同国家人士的争议。
B.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C.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有所不同。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
7、对直接影响“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因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B.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
C.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所有者有藏身之地。
D.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存在差异。
8、对“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有权阻止法国用户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B.美国雅虎公司无权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C.雅虎公司在网络技术和具体做法上还不具备阻止别国消费者在本公司网站购物的条件。
D.法国网上消费者无法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梅花几度梦里寻
①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辞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②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③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常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④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世上其它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人若托生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时时遭人羡慕当然是大好事。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世界之上,高官厚禄的幸运者终归是极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我当然不喜欢贫穷,现今社会,一个终身怀有衣食之忧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但是我也从不企盼锦衣玉食,大富大贵,凭组织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能有一份自己力所能及又喜欢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上衣食无忧就已足矣。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他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蓄满了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顺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它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9.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题目“梅花几度梦里寻”的含义之一:作者要寻找出人应像梅一样具有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
B.梅生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按季奉献着自己的幽香,显现其勇敢叛逆、悲壮凄楚的色彩。虽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被挤出局,却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
C.“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会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是说作者被梅的精神深深折服,一遇挫折,便梦梅砺志。
D.作者认为:“其实人生一世与其他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本文以“梅”为吟颂对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E、作者引用佛家语“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是为了表达苦寒之中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是必然和自然的观点。
10.文章写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的独特个性及其植梅放鹤的情趣,其用意是什么?
11.作者说“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的依据是什么?请分条列举回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1)“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                                            (不超过12个字)
(2)“周作人正向我们走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                                             (不超过12个字)
第三自然段中说到“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个“痼疾”是指什么?(不超过25个字)
答:                                                                   
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
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大
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的深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8年10月)
1.下列有关于“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写中国的文学作品。
B.西方传教士在写“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
C.轻蔑和贬损的“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D.少有中国人直面“传教士文学”,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有关。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B.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被迫打开、在中西交往中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
C.中国作家们所批判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与西方传教士所批判的完全不同。
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3.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
B.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把70年前战犯所犯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今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一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73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55卷,3000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7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万”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我们最终会出到第80卷,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我想,“第80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而不是不做具体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只会漫天发泄;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对于当今日本右翼的行动,我们应该以行动对行动、用证据对谎言。右翼导演水岛悟,最近弄了部电影《南京真相》(The Truth of Nanjing),号称自己对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他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遇难者数字:零。对于水岛悟的这一切,你痛骂“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有用吗?
记住仇恨是容易的,而记住历史却很难。在新开张的餐馆门口挂个虚张声势的“日本人不得入内”是容易的,让你去搜集发掘验证一条具体的日军屠杀证据却迈不动腿了。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以空洞的国家名称作为发泄对象。遥想当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半,在“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问题上,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最终在法官表决中,以1票之差赢得“坚持死刑”,从而使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如果不是在“证据与法理”上面进行大量扎实具体的工作,只晓得空喊口号、发泄情绪、表达仇恨,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不区分具体的对象,煽动莫名其妙的仇恨,这属于一种“爱国贼”,以为自己是爱国,其实把自己祖国的老脸都丢光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本质上就是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最终自残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害人害己”。这许多年来,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蔓延,这是怎么纵容出来的?值得我们理性地反思。
记住历史,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是为了现在避免怒火中烧自焚、焚他。如果只记住仇恨,悲惨历史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都有这样睿智的认识,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真应该感到汗颜。在当今的和平时代,要温和、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还是要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国家的选择,是民族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
6.对第五段中三个加点的“木乃伊”在文中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不是木乃伊”与“今天要挖掘的历史‘木乃伊’”相同。
B.“历史不是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C.“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D.全不相同。
7.对文中所有事例的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举“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先人犯罪,孙辈罚跪”的现象,为了说明盲目的仇恨是根本不区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泛 滥。
B.列举张宪文编辑史书的事例,说明空泛的口号是无用的,扎实有力的史实才能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才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武器。
C.举水岛悟所拍电影的事例,意在说明谎言是需要行动来戳穿的,而那些空洞的言论在别人精心编造的谎言前毫无用处的。
D.举梅汝璈的事例说明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空洞的国家名称作发泄对象。
8.通读全文,对“记住历史,不要记仇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味空喊“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口号,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是记住了仇恨,而不是记住了历史。
B. 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场战争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就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
C. 在今天,正确的民族主义应当是区别对待历史与现实,区别对待日本人民与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国关系,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发展两国关系。
D. 记住历史就是应当记住那段历史,以那段历史为耻,警钟长鸣,时刻提防日本的再次入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①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②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③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④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⑤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任何娱乐历史和大众文化消费,都是要不得的。

  E.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6.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什么危害?请分点概述。
答:                                                                          
17.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怀疑与激变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毕加索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时的《裸脚女孩》《老渔民》等杰出的作品——仅此一条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卑,欺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被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乐——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凉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境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来说,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   
16.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第三自然段中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对于艺术家来说,其悲剧在于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鉴别。
B.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只有惊叹,没有能力鉴别,这不能不说是“受众的悲剧”。
C.第五自然段开头的“不仅如此”是针对毕加索处在一个人类正被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而言的。 
D.作者虽然肯定了毕加索的伟大创造,但就他一生来说,最终是消极的、屈服的,所以总体上还是持否定态度。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三自然段的“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更有惊涛骇浪”,概括描述了毕加索一生无数作品动人的美。 
B.作者认为毕加索的“屈服”表现为:他以歌当哭,没有将—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一将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  
C.文章从全新的角度,对毕加索的创作进行了深入评说,为读者解读出了一个“新的毕加索”。
D.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主体部分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文气畅通,结构严谨。
18.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毕加索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十大天价画作中,毕加索的画占了六席,而毕加索艺术如今也已成为“高品质的、多国籍的、艺术多元化的”代名词。请依据传记内容。说明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文学的审美泛化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于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旧的文学样式因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方向的开拓,用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的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的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被称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
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的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
8、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的含义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它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时而出现的摄影文学。
B、其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C、它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当前有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这是文学的泛化的表现。
C、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都有区别。
D、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10、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及电影文学等的出现,表明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B、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C、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D、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11、综观全文,概括作者对文学的泛化的态度。(不超过4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珍惜愤怒
毕淑敏
小时候看电影,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寒毛竖立……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悲小喜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缺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蓄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加以伪装,快乐可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成色十足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
喜更像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选自《谁解风情》,有改动)
14.文中划线的句子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它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5.本文以林则徐和医生对怒的态度为例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答:                                                                     
16.作者主张“珍惜愤怒”其理由是什么?
17.林则徐主张“制怒”,作者主张“珍惜愤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述理由。 (6分) (  )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26日确定,将利用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在2010年代中期实施登陆月球表面的探月计划。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状况下,此前较为依赖美国的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新一代“月亮女神”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但是,宇宙机构目前正朝着优先考虑实用数据的方向修改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表面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最有可能成为据点的月球南极登陆。
探月工作小组的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射时间是“2010年代中期”,但实际设定的目标是2012年。因为中国的无人探测器“嫦娥2号”预定于这一年登陆月球,日本不想被中国占先。
另外,当初宇宙机构还设想让更新一代的“月亮女神”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等。
宇宙机构最近添加了两项方案: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面进行实地验证。因为建设月面据点离不开物资运输和施工,日本掌握了这些技术要领,就可以确保在国际合作中的发言权。
从1998年就开始讨论的“月亮女神”发射计划被推迟很长时间,并被中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1号”计划步步紧逼。能在国际探测热潮中打头阵,可以说是运气不错。
原宇宙开发事业团副理事长五代富文说,“日本很可能被势头正猛的中国和印度赶超。为充分利用日本的技术,需要好好想想应该做些什么”。
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美国说了算,有关人士都表示“不想再重复苦涩的经历”。对于在运输人员方面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日本而言,具有不受制于别国的“主体性”和发挥日本所擅长机器人技术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宇宙开发委员会计划小组负责人青江茂说,“各国前赴后继,月球会成为主战场”。
宇宙开发委员会负责人松尾弘毅指出,“今后的探月与纯粹的科学行为不同,与维护发达国家的地位有关。火星探测也是一样”。
7、下列是有关日本“月亮女神”计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将计划于2010年代中期登陆月球表面。
B、新一代“月亮女神”最初目标的修改,至少与日本要维护其发达国家的地位有直接关联。
C、日本在各种探月活动中处处占先,把登陆时间实际设定为“2012年”也是这个目的。
D、“月亮女神”计划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
8、下面是对经过修改的“月亮女神”计划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新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南极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此登陆。
B、这个新计划将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以登陆月球。
C、这个新计划将使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进行实地验证以取得更为科学的数据。
D、这个新计划还将利用日本早已掌握的月球据点物资运输技术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
9、下列各项是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综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新形势下,日本正加快其“月亮女神”计划。
B、日本要确保其在国际探月合作中的发言权,就必须掌握建设月面据点所需的物资运输和施工两项技术要领。
C、日本所擅长的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机器人技术将在登月计划中的运输人员方面显得异常重要。
D、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由美国说了算,因为它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1.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王室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因此,只好听任鲁国的统治者以“春秋”作为时代的称谓。
B.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与史书有关,也不能认定是以鲁国的国史命名,因为各国国史均名为“春秋”。
C.春秋时,周王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坏,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础。
D.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权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传统的历史年代学观点产生了一些变化。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1.对“人本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  )
A.人本意识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人贵物贱”,把人当作人看待。
B.人本意识主张尊重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看重人的生存发展。
C.人本意识承认个体主体的作用,看重人的个性及个体的独立与发展。
D.人本意识承认个体独立性,追求人的主体性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B.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尊重人性、尊重人权,尊重人的发展。
C.儒家民本思想以肯定人性为手段,西方民主思想以肯定人权为目的。
D.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人格尊严,西方民主思想强调人格平等。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分类而居;人性是普遍存在的,不可否认。
B.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C.儒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观点的核心是争取民心。
D.儒家认为了解民情、尊重民意、与民同乐等都是尊重人的体现。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
B.人本意识让人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伟大,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C.儒家强调的“民贵君轻”,警示后世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吸取民本思想的营养,扬弃官本位意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挑战权威 马国亮
梁武帝评王羲之书法,说他“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从此,人们都以他的话为圭臬,也“永以为训”。传说唐太宗计赚《兰亭序》后,爱不忍释,甚至遗诏作为他的殉葬品之一,导致这一瑰宝永绝人间,传世的只是几个临本。但梁武帝之说,也有不以为然,不以为训的。唐代的张环瓘的《书议》便说“逸少则格调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仍乏神气。”还说“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多贵也。”清代的包世臣也说:“谓右军字势雄强,若如《阁贴》所刻,殊不见雄强之妙,而《兰亭序》也未称也。”包世臣是学者,也是书法家,著有书法理论《艺舟双楫》。
又如举世称誉的莎士比亚剧作,也不是人人服膺的。胡适就指出过,“莎士比亚与伊利莎白女王一朝的戏曲家比起来,自是一代圣手了。但在今日平心而论,莎士比亚实在多不能满人意的地方,实在远不如近代的戏剧家。现代人若虚心细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至多不过能赏识某折某段——正如我们欣赏文明戏曲中某段曲文——绝不觉得这人可与近代的戏剧相比。他那几本最大的悲剧,其实只当得近世的平常刺激剧melodrama, 如Othello,一剧一本,近代的大家绝不做这样的丑戏,又如举世钦佩的《奥塞罗》、《哈姆雷特》,我实在看不出什么好处来;Hamlet是一个大傻子。”(《胡适日记》)
白居易的诗,传诵至今,似乎没人会说不。但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在评论英人Arthur Waley所译中国诗特别推崇白居易的诗时说:“香山才情,昭映千古,然词沓意尽,调俗气靡,于诗家远微厚之意,有间未达。其所怀渊明之闲适,则一高玄,一琐直,形而见绌矣。其写实与比少陵之真质,则一沉挚,一铺张,况而自下矣。”(《谈艺录》)
提到白居易,不免想到人尽皆知的《长恨歌》。傅雷对傅聪说:“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同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高贵庄严),更是千古奇笔。”(《傅雷家书》)可是龚自珍早就说过《长恨歌》中的“回头一笑百媚生”,乃形容勾栏妓女之词,岂贵妃风度耶?白居易真千古恶诗之祖。(《羽王岑逸事》)
又如欧洲的印象派、野兽派画作,举世认同,徐悲鸿却斥之为“雷诺亚之俗,塞尚之浮,马蒂斯之劣,藉卖画商人的纵然宣传,亦能震撼一时。”甚至说“这些人的画,一小时可画两幅。”
这些名家的贬词,你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见仁见智,原无足怪。这是真正的“百家争鸣”,不是屈服地只能有一家之言,而害怕对权威的挑战。
举出这些例子,不过说明了,只要你能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就不怕直说。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做墙头草。要敢于说出你的想法,敢于犯众怒。即使别人未必同意,却必然触发了别人的思考。
现在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以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挑战了过去物理学界一致认为宇称守恒和能量守恒、电荷守恒一样普遍适用的定律而获得一九五七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如果他们盲从于过去的权威定律,就不会做出新的结论。(《散文·海外版》2000年第5期)
1.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怀瓘、包世臣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与梁武帝截然相反,这两种认识主要集中在对王羲之书法气势的看法上。
B.张怀瓘一分为二地评价了王羲之的书法,既否定了它的基本功和气势,但又肯定了它的格调和形体。
C.包世臣对王羲之书法很有研究,把王羲之的《阁贴》刻本和《兰亭序》临本作为研究的依据。
D.包世臣既是学者又是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因此他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是中肯的。
2.对文章引用唐太宗用《兰亭序》殉葬的目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爱到极点。
B.说明“稍逊风骚”的唐太宗附庸风雅。
C.说明唐太宗受梁武帝的影响很深。
D.说明王羲之的书法是被捧成的“权威”。
3.下面对胡适的一段话理解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适认为莎士比亚是时代造就的“权威”,也受到时代的局限,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权威”不可能具有永恒性。
B.胡适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虽多,但缺少精品,即使他的巨著也只当得现代“文明戏曲的某段曲文”。有的剧本竟是大家不齿的丑戏。
C.胡适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作过认真的研究,认为《奥塞罗》和《哈姆雷特》没有给读者带来什么收益,何况哈姆雷特还是个“大傻子”。
D.胡适尊重客观实事,不仅平心而论莎士比亚毕竟是“一代圣手”,而且还希望“现代 人”力戒高傲,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要虚心地细读。
4.下列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指出“权威”给社会和历史造成极大的影响,说明“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开头用王羲之书法评价的例子揭示主题,统领全文,结尾从假设否定的角度强调了“挑战权威”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
B.文章中对《长恨歌》的评价,集中体现在对杨贵妃的认识上,举了两个例子,傅雷认为杨贵妃超凡脱俗,高贵庄严,而龚自珍认为杨贵妃的“回头一笑百媚生”表现了“勾栏妓女”作风。
C.徐悲鸿极力否定欧洲印象派、野兽派的画作,说它之所以能“震撼一时”靠的就是画商的炒作。因为这些画“俗”、“浮”、“劣”,所以只能是劣质商品而决不能称为艺术品。
D.文章在列举了书法、戏剧、诗歌、绘画等方面“挑战权威”的实例之后,又举出了杨李创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的例子,这就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沟通起来了,使本文的论述更开阔更完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