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汉唐雄风解
踏着历史的青苔与蔓草,不妨去仔细找寻解读历史开放的奥秘。
盛唐之音,掀开中国古代历史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结束百年内乱,“均田制”经济改革促成政治、财经、军事的全面昌盛,边塞军功频传,从上层高官门第到市井寒士,为国立功的荣耀感弥漫社会。东征西讨,大破突厥,融合吐蕃,招安回纥,连文人也争相出入边塞,著名大诗人几乎没有不亲历大汉边关的,习武戍边蔚为时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豪迈雄风,跃然诗行,哪里去找半点秀才议政的文弱相?
雄风呼啸,开放的中外交流才是其辉煌动人的乐章——
雄风既振,随之而来的是无所畏惧的交流与革新,诚招“海外”客商东来,引来“外资企业”落户。且看,“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胡姬酒肆的异域风味,兴许可媲美于今日北京城的美国肯德基。中原不乏美味,能教西餐中原开店铺,能容异国女仕掌酒店?足见引进开放胸襟的博大宽广。
雄风既振,随之而来的是无所畏惧的引进吸收与创造,让中国文化与西洋之风融汇璀璨的盛唐之音。“西域之音乃亡国之音,奈何遣我用耶”(隋文帝),前朝陈见,一反无豫,胡乐入汉,成了宫廷市井的“流行音乐”。“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李白),异国曲调汹涌,龟兹乐、天竺乐、波斯乐、西凉乐、高昌乐、骠国乐尽入“雅”、“颂”。胡旋舞流行朝野,纵横跳跃,旋转如风,不再只独行玉步轻摇,不再只有杨柳扶风,华夏传统舞与西洋“现代舞”交辉,弄得长安“伎进胡音务胡乐”,“京城人人学圆转”,几近前时迪斯科。
雄风既振,随之而来的是华夏文化的大发扬,大传播,大发展。亚、非、欧学子跋涉求学,使“国子监”爆满,“汉学之盛,近古未有”。西来的“刹那”“众生”“契机”“活泼”等外语词儿也由此汉化,影响汉语八百载。域外新潮摩登打扮更风行,“女为胡妇学胡妆”,喇叭裤百叠裙,胡服胡饰竞纷泊,甚为时髦,好比今日FASHION装。
惟独开放,汉唐才那么从容安详,后世功泽才那么久远。人笑马嘶,四海商贾毕至,是汉唐超乎寻常的生命力所在,是健全的历史性烙印下的重重印记。雄风与开放同在,开放与雄风并行,而开放与雄风同源于汉民族思维力的强健。
从一个已逝去的汉唐历史背影,是否可得出一个人文层面上的结论:生命潜能的不断张扬,是雄风既振的前提。封闭是懦弱萎琐的标记,而懦弱与萎缩是生命枯萎的前奏。巍巍华夏的不竭雄风,源于斯、长于斯。
⒓下列对“历史开放的奥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源于汉民族强健思维力的开放意识谱写了中外交流最辉煌动人的乐章。
B.生命潜能的不断张扬是巍巍华夏文明绵长不竭的永恒动力。
C.隋文帝排斥外来文化,固步自封、懦弱畏缩导致了隋帝国的昙花一现。
D.中华大地在挥去封闭、懦弱与畏缩之后必然会迈向开放、雄健与张扬。
⒔下列不能体现“汉唐雄风”“辉煌动人”的两项是( )
A.“均田制”促成政治、财经、军事的全面昌盛。
B.引进开放胸襟博大宽广,诚招“海外”客商东来,引来“外资企业”落户。
C.一反前朝陈见,中国文化与西洋之风融汇,胡乐成了宫廷市井的“流行音乐”。
D.雄风与开放同在,开放与雄风并行,而开放与雄风同源于汉民族思维力的强健。
E. 亚、非、欧学子跨涉求学,使“国子监”学舍爆满,“汉学之盛,近古未有”。
⒕文章多层面阐述了汉唐雄风,请简要概括汉唐雄风的特征与表现。
答:
⒖文章结尾由汉唐历史得出一人文层面的结论:生命潜能的不断张扬,是雄风既振的前提。封闭是懦弱萎琐的标记,而懦弱与萎缩是生命枯萎的前奏。巍巍华夏的不竭雄风,源于斯、长于斯。你是否认同这一结论,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1)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2)文化的这种基本原因仍然起作用。我们要学习,要成为专家,要革新,要开辟新道路,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优势。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出色,在这些领域中,相关的技巧是由复杂的专业规定的。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
(3)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4)如果说,学科中的专家通常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学生或年轻的操作者却一般不会具有这种情绪。尤其在科学领域,初学者只看到这种工作的艰苦之处。老师很少花时间去试图揭示搞数学或科学的乐趣和美;学生们只知道这些学科受到严格的决定论统治而不是专家们体验的自由和冒险。毫不奇怪,很难鼓动年轻人去掌握文化中那些看起来冷冰冰,令人敬而远之的部分。结果,这些领域的知识可能会受到消蚀,而创造性则越来越罕见。
(5)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节选自米哈伊 奇凯岑特米哈伊著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
8.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 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
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 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强化年轻人的创造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1)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2)文化的这种基本原因仍然起作用。我们要学习,要成为专家,要革新,要开辟新道路,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优势。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出色,在这些领域中,相关的技巧是由复杂的专业规定的。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
(3)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4)如果说,学科中的专家通常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学生或年轻的操作者却一般不会具有这种情绪。尤其在科学领域,初学者只看到这种工作的艰苦之处。老师很少花时间去试图揭示搞数学或科学的乐趣和美;学生们只知道这些学科受到严格的决定论统治而不是专家们体验的自由和冒险。毫不奇怪,很难鼓动年轻人去掌握文化中那些看起来冷冰冰,令人敬而远之的部分。结果,这些领域的知识可能会受到消蚀,而创造性则越来越罕见。
(5)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节选自米哈伊 奇凯岑特米哈伊著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
8.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 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
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 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强化年轻人的创造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简谈玉文化的价值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江富建,有改动)
6.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7.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可见玉器就是玉文化的组成要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玉文化的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
B.中华民族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对“玉”的一致认同。
C.玉器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
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距今1.2万年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简谈玉文化的价值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江富建,有改动)
金品语文
6.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7.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可见玉器就是玉文化的组成要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玉文化的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
B.中华民族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对“玉”的一致认同。
C.玉器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
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距今1.2万年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道德血液”不应缺失
何 勇
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即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民族企业家。汶川大地震后,无数企业家的义举,已说明这一点。
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最近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有漏洞。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除了追求利润这个天然基因,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担当起一个社会法人的责任,最基本的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要承担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对环境应负的责任;有作为、有追求的企业家,还应肩负起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一一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担负起的义务。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当代“儒商”的特点是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
B.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因此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而企业家身上还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所以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也不是真正的企业家。 |
C.经济依附于道德,企业家若守住了社会道德的底线,那即使大胆地追求利润,也不会触犯党纪国法,从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
D.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常常会影响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三鹿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
E.因为企业家的品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所以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反之,短命的企业必然是只顾及蝇头小利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10.作者认为,道德、法律与企业的运行有着怎样的关系?
11.结合全文,阐述你对“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
(选自《大众日报》)
11.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李白对“清真”文风的推崇、开掘?请具体说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经济学家们常常以“荷兰病”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荷兰是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而在我国,煤炭资源省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煤炭产量,除了增加煤炭的输出,还将与煤炭相关的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大型坑口发电厂等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享受含税用户优惠电价和各种税费减免,结果就是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而市场本身也会强化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因此,煤炭资源省份可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煤炭资源枯竭时,其经济将陷入困境,这就是通常比喻的“荷兰病”和“资源诅咒”。
煤炭资源输出并不一定就有“荷兰病”,问题的关键是产业结构单一。此外,“荷兰病”多发生于小国,这也证实了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是一个大国,“荷兰病”即使有,也只能是局部问题,煤炭资源省份患病了,还会有中央政府帮助。当然,这不等于煤炭资源省份不用为此担心。
事实上,如果煤炭资源省份现在不未雨绸缪,他们的麻烦会远远超过“荷兰病”可能带来的问题。由于近年煤价上涨和煤炭需求快速增长,这些省份煤炭扩展的财力充足,加上东部发达地区对高耗能产业在环保、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资金纷纷向这些煤炭资源省份转移,增量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与煤炭相关、高能耗、也是高污染的行业。这使当地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我们比较熟悉地把忽视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理解为不可持续发展,是不计成本的发展。因为,如果加上资源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人的健康和医疗费用,10%的GDP增长是要大打折扣的,严重的则有可能是经济的负增长。当然,矿业可以给当地的就业和基础设施带来好处,但是矿业活动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如造成水土流失,使农业人口失去生计,而这些人往往都是穷人。另外,煤炭资源输出所带来的财富往往大多外流。
有两点必须强调,首先,基于比较优势的市场运行会强化本已单一的产业结构,资源型省份的经济转型不可能由市场自发推动。其二,煤炭资源省份不能在煤炭资源枯竭的时候才开始寻找发展接续产业,而应该在煤炭兴盛时期就着手产业的多元化,思考在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6.对“荷兰病”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指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
B.是指我国煤炭资源省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综合抗风险能力,使经济陷入困境。
C.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D.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过分依赖某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拖累经济发展的现象。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煤炭资源省份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由于煤炭生产、输出和发展高耗能产业都受到了政府在电价和各种税费方面的优惠。
B.东部发达地区在环保、资源等方面限制高耗能产业,纷纷将大部分资金投向煤炭资源省份的与煤炭相关、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C.煤炭资源省份即使患“荷兰病”,也不是资源输出的必然结果,而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况且就全国来说,只是局部问题。
D.如果加上资源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人的健康和医疗费用,会使GDP增长的10%大打折扣,严重的则有可能是经济的负增长。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煤炭资源省份应该未雨绸缪,保护住自己的资源,将更多的煤炭资源留给子孙后代,以更好地保证可持续发展。
B.煤炭资源输出所带来的财富往往大多外流,当资源枯竭时,留下来的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资源、又没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地方。
C.煤炭资源省份应该在煤炭资源还未枯竭之前,由政府强制进行经济转型,这时有足够的资金,便于进行经济转型投资。
D.不可持续发展既耗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而取得的经济效益不过是剥夺了子孙该有的东西,或是把债务留给了他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它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太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
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集中毕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的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5.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6.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B.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它的各方面内容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7.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既要有才智识见,又要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更需要有勇敢精神,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D.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但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缺少学术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人人都有糊涂时
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细小的疏忽和不由自主的失言是司空见惯的。有些人甚至忘记出席重要会议,忘记自己的生日。这种疏忽通常是因未来事务记忆失误导致的,对未来事务的记忆是协调和安排大部分日常活动的关键,如出门时带上钥匙或雨伞、赴约、吃药等。德国心理学家马克·麦克丹尼尔博士认为,这一使我们能够计划和安排未来活动的思维进程与前额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有关。因此,如果大脑的这个部位受伤,会导致心不在焉和记忆失误大量出现。
但是,即使大脑完全健康,也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我们忘记一个重要的日子或重要的约会,事情就会发生变化,疏忽者会被指责为不尊重他人。一般而言,我们周围的人很少出现影响工作日程的重大疏忽,反复失约的情况也很少出现。因此,专家建议我们使用记事本或其他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工作的做法,他们认为这种技巧是最有效的。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为记住某件事情而改变日常用品的位置在大脑中出现的反应。麦克丹尼尔博士发现,在大脑的同一区域内,我们的记忆会同时存储要记住的事件,如约会和我们为此所留的记号。当我们再次看到所留记号时,那个区域就会重新出现事件的信息,并将其传送给大脑。所留的记号越醒目,记忆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越小。
当然,不是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因记忆失误所致。精神分析原理显示,遗忘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心不在焉的行为表明我们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因素受到压抑。忽略一项工作可能表明拒绝工作的潜意识;在恋爱时失约表明我们对等待的人有一种未表明的拒绝态度。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行为从来不是偶然的。
在许多学者和天才人物身上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们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发明创造之中,对外界毫不关心。在艺术和科学史上,在做出惊人成就的同时,行为荒唐的“分心”智者屡见不鲜。有人甚至认为,神经错乱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点之一。亚里士多德曾问道:杰出天才人物的精神健康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在哲学、政治学、诗歌和艺术界所有杰出人士都明显地性情暴躁?心理学教授费尔南德斯认为,天才人物在技能、才智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天赋,但在自控能力、心理平衡和社会交往方面通常很令人失望。因此,这就是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节和对世俗事务不感兴趣的原因。
11.下列关于“未来事务记忆”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未来事务记忆不是记忆过去的事,而是记将要发生的事。
B.人们大部分的日常活动都靠未来事务记忆来协调和安排。
C.未来事务记忆与人的大脑中前额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有关。
D.未来事务记忆失误造成的都是细小疏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12.下列理解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使用记事本帮助我们记住工作的技巧可以有效防止未来事务记忆失误。
B.记忆失误是由对未来事务记忆失误以及潜意识反感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C.若用精神分析原理解释人们遗忘的原因,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故意的。
D.作者认为,性情暴躁、神经错乱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点之一。
13.文章第二段中,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人们为记住某件事情而改变日常用品位置”
的行为,在大脑中的反应是怎样的?请用三个短句或三个关键词语概括其过程。
答: , , 。
14.选文结束处“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节和对世俗事务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15.你认为科学家对人们记忆的研究有何意义,结合原文怎么避免“心不在焉”的问题?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一7题。
保护雨林刻不容缓
新年伊始,巴西总统卢拉召开了专题内阁会议,讨论如何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据巴西环境部统计,2007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仅8月至12月短短的1个月里,就被毁掉70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巴西特大城市圣保罗的面积。
造成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被毁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农民受利益驱动毁林种田和伐木卖钱。进入2l世纪,全球粮食生产吃紧,粮价节节上升,特别是由于美国注重替代能源乙醇原料甘蔗的生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大为减少,国际市场
的大豆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飙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巴西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另外,近些年来,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上的森林资源也越来越少,各国都盯着亚马孙这块世界上唯一保护得较完整的热带雨林,使巴西
的木材出口量不断加码。据统计,2007年巴西木材出口额达6.6亿美元,在农林产品出口中高居首位。
由于该地区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出发,对农民毁林种地听之任之,熟视无睹,巴西联邦政府已作出决定,收回亚马孙雨林周边两个州36个市镇砍伐森林的审批权,任何砍伐林木的许可证须由联邦政府直接颁发,同时派出联邦警察部队到亚马孙地区执法,以便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法律能够得到实施。
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纵横南美洲北部8个国家.面积约7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热带雨林总面积的1/3。巴西境内有500多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70%。据科学家测定,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约占全球氧气总量的20%。这片雨林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调节全球气候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保护得较好的一片原始森林,但其面积正在日益缩减。近年来,雨林遭受破坏的速度非但没有被遏制住,还有加快的趋势,仅在1999年至2007年的8年间,就消失了近1 500平方公里。热带雨林的破坏加速了气候变暖,并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一位英国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不注重雨林的保护,随着树木死亡,土壤将被烈日烤干,雨林因此可能变成沙漠。这,绝不是危言耸听:2006年至2007年,拥有世界20%淡水量、世界水量最充沛的亚马孙河流域发生了干旱,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选自2008年2月3日《人民日报》)
5.下列不属于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进入2l世纪,国际市场的大豆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飙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巴西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B.近些年来,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上的森林资源也越来越少。
C.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出发,对农民毁林种地听之任之,熟视无睹。
D.2006年至2007年,亚马孙河流域发生了干旱,致使树木减少。
6.下列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保护得较好的一片原始森林,但其面积也正在日益缩减。
B.热带雨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约占全球氧气总量的20%,因此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C.一位英国科学家预测,亚马孙热带雨林随着水分的减少、树木的死亡,土壤将被烈日烤干,因此可能变成沙漠。
D.热带雨林的破坏加速了气候变暖。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就是证明。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 )
A.应该说在发展与环境保护、全局利益与地方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种种矛盾面前,巴西政府作出了坚决而又明确的表态。
B.亚马孙热带雨林不仅属于巴西,它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从自己做起,保护好它。
C.2007年是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最严重的一年,仅8月至12月短短的5个月里,就被毁掉70平方公里。
D.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占全球热带雨林总面积的1/3,拥有世界20%的淡水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 贺绍俊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因此鲁迅将自己写小说看成是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后来,有人抱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边缘化不是一个被动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结果。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借用吉登斯的理论,我把这种两种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举例来说,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现实性的文学和个人化的文学,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这无疑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融合为一体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3月17日,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现代文人和中国古代文人一样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
B.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未必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其矛盾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C.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作家们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
D.借用吉登斯的理论,作者把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
E.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就是要让相冲突的文学类型相安无事的并存在一起,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倾诉各自的政治情怀。
13.下面的文字对“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一句中“放逐”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放纵 B.追求 C.竞争 D.边缘化
14.纵观全文,作者所倡导的“文学家的精神担当”具体内涵是什么?
15.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说“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区别和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大学的骨气
游宇明
中国的大学似乎特别在乎自己的物质设施。在每年的招生广告里,都要不厌其烦地告诉考生自己占地多少亩,教学用房多少平方米,拥有图书多少册,然而,一所优秀的大学光有良好的物质设施是不够的,还得有丰富的精神设施。大学的精神设施包括很多东西,比如优良的教风、良好的学风、作为学术殿堂的骨气。教风、学风之类的话题,讨论者众,在这里,我想说说大学的骨气。在我看来,大学的骨气是其精神设施中最重要的。
大学的骨气,就是大学的精神尊严,也就是大学必须以自己愿意采取的姿势面向社会,不能为外在因素所左右。在这一点,耶鲁大学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报载:耶鲁大学计划耗资6亿美元建筑两所寄宿学院。按学院筹款的惯例,一般会有这样一种程式:1.物色一位亿万富翁校友。2.邀请他与校长共进晚餐。3.酒过三巡之后,“不经意地”提及慷慨大方的大款校友只要花一笔3000万美元的“小小代价”,就可以建一幢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大楼。然而,耶鲁没有这样做。该大学最高决策层已经表示:他们不会向任何健在的捐献者兜售新学院的冠名权,即使捐献人对项目全额资助,耶鲁大学也不会这样做。
耶鲁的选择无法不让人动容!其实,耶鲁真正在乎的不是一个学院的名字,而是大学作为教育和学术机关的骨气。
大学的骨气,对它的精神挺立非常重要。大学有骨气,培养的学生也会在乎自己的尊严、人格,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对坑蒙拐骗、投机取巧之类的事情,就会保持必要的警惕。在乎尊严的人多了,社会风气会变得纯净。一所大学不要自尊,它培养的学生也会缺少钙质,走出校门,就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风气裹挟,干出种种为人不齿的事情。
骨气有种种,一个优秀的大学首先要做到在权势面前不折腰。大学需要政府各种支持,小到周边环境的整治、基本秩序的维护,大到征地拆迁、资源整合、修道架桥等等。但大学争取支持,应该依法依规,不应该以损伤尊严的方式去搞什么“公关”,更不能在平时进行所谓“感情投资”,对官员的各种谋私之举大开绿灯。
大学是一个“烧钱”的地方,建房子要钱,设实验室要钱,开展科学研究要钱,买图书要钱,经费越充足,大学越有可能办出水平。大学筹资的方式有三种:学费、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学费往往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一定多少年不变,而大学的支出却年年在增长,于是弄钱便成为大学校长的中心工作。大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筹资的大突破,心情可以理解,但大学筹资时,应该像耶鲁一样做到伤害自尊的钱不要,也就是要保证在金钱面前不迷航。
如今这个社会世风浮躁,什么东西都追求“短平快”,真正有追求的大学必须学会在浮躁的世风中坚守普适的精神价值。比如不管社会是不是官本位,大学应该坚持学术本位、学者本位;再比如不管社会是不是弄虚作假,大学的科研必须货真价实;比如不管社会是不是拉关系成风,大学应该讲究规则。一所大学真正坚守住了普适的价值,它的精神魅力自然会凸现出来。
大学的竞争是物质条件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以骨气为代表的内在精神的竞争!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优良的教风、学风之类的大学精神设施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必不可少的。
B.耶鲁大学是一所具有大学骨气的大学,从不向捐献者兜售新学院的冠名权。
C.一所大学有自尊,培养的学生也会在乎自己的尊严、人格。
D.大学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不应该以损伤尊严的方式去搞“感情投资”。
E.现在办大学需要很多的资金,校长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筹资。
F.一所大学只有真正坚守住了普适的价值,它的精神魅力就会显现出来。
13.下列各项中对“大学的骨气”解说最为准确的是:
A.大学的骨气是其精神设施中最重要的。 B.就是培养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有自尊。
C.就是大学必须以自己愿意采取的姿势面向社会。
D.就是要保证在金钱面前不迷航。
14.作者为什么大力提倡大学要有“骨气”?
15.根据文意,怎样才能培养一所大学的“骨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 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O 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l %—2 %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 年的《尔雅》 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 %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 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5.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6.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D.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膊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B.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
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
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一般认为低等动物没有意识,高等动物进化到灵长类,才开始具备初等意识。这时脑神经结构上有很大的突变,大脑皮层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绝大多数神经科学家同意大脑皮层与意识有关。
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使大脑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进食、战斗、逃跑……是整个行为的总开关。要是头脑处于清醒状态,网状结构便是活动的。如果它受到损伤,机体就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网状结构可能被认为是意识的栖息处。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彭菲尔德基于对许多有意识病的人进行脑手术的经验,认为上脑干区是意识的所在区。但是,这些部位都是属于脑的古老部分,如果这些部位是意识的栖息处,就得承认脊椎动物也是有意识的动物。因此,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低等动物也具有意识,只不过较低等罢了。
意识的活动牵涉到记忆的功能,而人脑的海马部分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关键结构,海马受损的患者,丧失所有近期记忆内容。因此,有人认为,海马是意识的关键部位。
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是人具有语言功能,人具有高级意识就在于人脑左半球形成一个高度发达的语言区,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左半球大脑是意识所在地。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对于“裂脑人”(其两半球的联系因手术或事故而断裂)的研究表明,患者的行为表现出双重人格的倾向,只不过左半球善于用语言表现,而右半球则用“无声”的行动表达。这样,患者常常具有两种不同的行为表现。左手把夫人拉过来,而右手则把她推开。现在医学上通常的看法认为:正常人通过胼胝体把大脑两半球的信息随时交换,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为,而裂脑人则在一个完整的颅骨下分裂成两个有独立意识的人。
7.对“网状结构”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网状结构控制了大脑的行为,使大脑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
B.如果网状结构不能活动,大脑就处于不清醒的状态。
C.如果网状结构受到损伤,大脑就处于无意识状态。
D.网状结构被医学界公认为是意识的栖息处。
8.根据原文的信息,对“裂脑人”表现出双重人格的倾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裂脑人”是因手术或事故弄断了人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形成的。
B.“裂脑人”大脑两个半球的信息是通过胼胝体进行交换的。
C.“裂脑人”大脑左半球善于用语言表现,右半球则用行动表达。
D.“裂脑人”有可能右手把夫人拉过来,而左手则把她推开。
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低等动物没有意识,高等动物才具备初等意识。但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低等动物也具有意识,只不过较低等罢了。
B.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的上脑干区在动物的脑的进化过程中是非常古老的部分,如果它是意识的栖息处,就说明低等动物也是具有意识的。
C.有人认为,人脑的意识主要集中在海马部分或左半球,海马部分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关键结构,左半球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语言区。
D.意识牵涉到大脑许多不同部位的协调动作,至今为止很难找到功能单一的意识栖息处。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大多数神经科学家同意大脑皮层与意识有关,其根据是高等动物进化到灵长类时,大脑皮层得到极大的发展,高等动物才开始具备初等意识。
B.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低等动物也具有意识,其根据来源于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彭菲尔德对许多有意识病的人进行脑手术的经验。
C.有人认为,海马是意识的关键部位,其根据是意识的活动牵涉到记忆的功能,而海马受损的患者,丧失了所有记忆内容。
D.有的科学家认为左半球大脑是意识所在地,其根据是人具有高级意识就在于人脑左半球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语言区,这是其他动物没有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