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 |
B.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 |
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 |
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
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
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
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 |
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从文章前半部分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
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周汝昌:65载红楼情
京 梅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1947年,一次偶然的机遇,周汝昌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曹雪芹好友敦敏的诗集,并根据其中六首吟咏曹雪芹的诗,写下了第一篇红学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民国日报》上。已是名家的胡适见到后,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从此,两人有了交往。1948年,周汝昌向胡适借阅他收藏的极为珍贵的“甲戌本”(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先生慨然允诺。当年暑假,周汝昌将这部书带回老家,花费两月时光,用墨笔和朱笔工楷把书抄录一遍,并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应当依据《甲戌本》,加上《庚辰本》以及有正书局的《戚序本》,整理核订出一部接近曹雪芹原著的版本,不要再宣扬、散布那种被伪续者大肆删改的《程乙本》了。见到周汝昌的信,胡先生当即回复说:“这是笨重的工作,故二十多年来无人敢做。你若肯做此事,我可以给你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
正是从那一天起,周汝昌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红楼”之旅,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历经种种曲折,直到2004年5月1日,一部10卷本的《石头记会真》(对 11种《红楼梦》古抄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才正式出版。一愿已酬,然此时距他当初慷慨激昂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已历56年矣!周汝昌百感交集赋诗道:“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
周汝昌出版的第一部红学专著,是40万字的《红楼梦新证》,其时(1953年)他正在四川大学任教,后来听说此书在当时的北京文代会上差不多人手一册。《红楼梦新证》后来也成为毛泽东的枕边书。毛在他自己的文章《评读五部经典小说》中,有两处提及该书。
周汝昌是一位博学、勤奋的真学者,其治学初以语言、诗词理论、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国学基础博厚,一生著作可谓等身,自1959年出版《范成大诗选》后 ,又连续出版《白居易诗选》《杨万里选集》《诗词赏会》《岁华晴影》等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究专著数种,而他自己也极善诗词,所作诗词曾得到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赞叹。此外,周汝昌的书法也极有造诣,自谦“不是书法家”的他,自幼研习欧楷笔法,20岁后深研“兰亭”,所写瘦金体,刚风俊骨,墨采焕然。只是受视力所限,70岁后便极少动墨,这也是周汝昌书法作品存世稀少的原因。周先生还擅长京剧,据说当年燕大舞台上,“周氏小生”曾经倾倒过无数“粉丝”。
有人说,曹雪芹痴,写《红楼梦》用了10年;周汝昌更痴,研究《红楼梦》用了65年!从青年时起,周汝昌双耳便逐渐失聪,戴助听器还得别人在他耳边高喊。 1975年他的左眼又因视网膜脱落失明,右眼则需将两个高倍放大镜叠在一起才勉强可以看书写字。此后的岁月,他几乎每天就是趴在一张简易的旧折叠桌上,凭着仅存的一丝视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小纸片上,由他女儿将它们誊写在稿纸上、敲击到电脑中。近年,他的双目已完全失明,仅剩余些许听力,写作也只好改成了口述的方式……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老人才思泉涌,后又出版了《谁知脂砚是湘云》《红楼真本》等数部专著。
《红楼梦》对广大读者有着巨大的魅力。时至今日,这魅力之后则是无数巨大的商机。近年来,围绕《红楼梦》研究,不知不觉间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商业产业链,从出版、影视、旅游,到各种文化活动、学术会议……据估算,一本《红楼梦》产值已达数十亿!《红楼梦》正迅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楼梦”。而被公认为中国红学三泰斗(胡适、俞平伯、周汝昌)之一的周先生,却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在常人看起来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周先生只是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他说:“我心中常有几段妙曲,几幅佳画,几声入耳之言,几处动人之色,又何须外求乎?”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周汝昌先生一辈子痴心于研究《红楼梦》,成为中国红学三泰斗之一,既与胡适的影响密不可分,更是其母亲引导的结果。 |
B.《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先生历经56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抄本的汇校勘本,是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 |
C.《红楼梦新证》在当时的北京文代会上差不多人手一册。后来也成为毛泽东的枕边书。这说明《红楼梦》大受欢迎。 |
D.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如《红楼梦》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周汝昌简朴的生活,周汝昌和胡适研究《红楼梦》的不同方法等。 |
E. 本文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周汝昌先生痴迷于《红楼梦》研究的事迹,赞美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
周汝昌先生的博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文章最后说“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从文中看, 周汝昌先生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简要概括。
周汝昌先生身体不便,生活简朴,却“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请根据文章内 容,就“苦和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话马可:“真正的奢华在精神”
谈定制: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
记者:此前“无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级定制吗?您为彭丽媛女士定制服装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可:这次为彭丽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装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我对专人设计的理解是——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所提供的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
记者:您怎样看待这次“一夜成名”?
马可:我会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声名财富都是镜花水月。
记者: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马可:我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它设计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记者:您怎样理解“世界的,中国的”?
马可:世界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不同的国家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关键的不是哪个国家是心脏、哪个国家是大脑或是皮毛,而是每个国家对世界都有不同的价值。包容差异才能产生和谐,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谈“中国范儿”:穿起来像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有人说,这次彭丽媛女士着装为本土高端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可能使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成为过去式。您怎样看待这次引发的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机会?
马可:好事!中国人可以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时装?
回答:穿起来像个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在当下中国,一面是价廉低质的成衣到处飞,一面是富人对国外奢侈时装的狂热。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责任?
马可: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我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类,对于过去文化的传承责任,对于当下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于未来的生态责任。道德责任是指设计师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
谈“无用”:非品牌非时装的公益组织
记者:从“例外”到“无用”,从高级成衣到高级定制,17年中,您个人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可: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记者:您如何描绘作为设计师的自己?
马可: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
记者:此前您曾强调“无用”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品牌,也非时装。这是为什么?
马可:“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更没有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创建7年还没有开过一家专卖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谈广东: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如果时光倒流17年,您会做怎样的选择?作为东北人,您对广东有什么感觉?
马可:有些人来到人世是注定要去完成某种使命的,无论境遇如何,长期对信念的坚持和践行总会吸引机遇。广东对我意味着生活了14年的广州和7年的珠海和老火靓汤,占据了我一半的生命历程。是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目前微博上众说纷纭,“例外”与“无用”的关系。有人说“例外”搭了“无用”的顺风车,这两个品牌关系如何?您在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马可:“例外”为我和毛继鸿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在1996年一一2006年担任例外设计总监,现任其艺术指导。我于2006年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出品向世人倡导: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马可认为“世界的,中国的”,即各个国家的设计都有各自的特点,彼此虽然有差异,但都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应互相包容,才能产生和谐。 |
B.面对记者的发问,马可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指的是传承过去文化的责任,担当对当下的道德责任,担当对未来的生态责任等三类。 |
C.“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指的是30岁以前响应各种流行趋势,30岁之后消弥自我,不张扬自我个性。 |
D.文章由四个话题串成,在一问一答中推动访谈的进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淡泊名利、勇于担当、理念独到、精神充盈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
E.马可的回答机敏智慧、措辞得体,对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言语细腻委婉。全文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富有哲理,启人遐思。
“谈广东”一节,记者的访谈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怎样理解“真正的奢华在精神”?(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 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 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这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 “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论著的同时,还借助他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突出了李泽厚在中国当代哲学、美学领域开创性的贡献。 |
B.12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抗与悲观,却也使他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 |
C.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学四讲》等专著,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 |
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他的美学观点也主要集中在这部专著中。 |
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
请简要概括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6 分)
《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 分)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你对“导师并不重要”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 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 “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 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 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 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 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 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 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 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从文中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天工 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注。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 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 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 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比如一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一个是专业人士,搞 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 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 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 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技知 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有时候 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 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人的反 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 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大 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2012年2月19日,有删改)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全球最富的教授
高 峰
和中国许多教授一样,很多外国学者也热衷于通过出书或讲学赚钱,但是要想借此成为亿万富翁却很困难。不过,《福布斯》杂志近期披露,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大卫•切瑞顿的个人资产高达13亿美元(1美元约合6.36元人民币),堪称“全世界最富有的全职教授”。
上小学时,切瑞顿迷上了音乐。他开始参加暑期音乐剧课外班,并多次参加学校合唱团和音乐剧的演出。切瑞顿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因此深得大家喜爱。不过,他的性格也有着特立独行的一面。比如,中学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棒球,切瑞顿却偏偏喜欢短跑,经常一个人练习,一练就是一个小时。
除此以外,切瑞顿的另一个兴趣点或许就是数学了。在众多任课教师中,他对数学老师艾尔文的印象最深刻,他曾经回忆说:“我记得那是1967年的一天,他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计算机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时计算机还是新鲜玩意儿,我们中没有人见过它,但艾尔文已经将一个信念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中。”
中学毕业后,切瑞顿向阿尔伯塔大学的音乐专业递交了入学申请,却没有被录取。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进入该校数学系就读。在大学里,业余时间很充裕,他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练吉他、参加话剧和音乐剧演出,有些朋友甚至认为他是专业的吉他手。不过,切瑞顿始终没能真正从事音乐事业,在读了一段时间的数学专业后,他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又在滑铁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当了3年助理教授,1981年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因为这里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锋,而且资金雄厚”。
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让切瑞顿如鱼得水,他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互联网运转得更快、更安全。在这里,他与来自德国的博士生安迪•贝克托尔谢依姆成为好朋友。当时硅谷涌动着一股创业潮,切瑞顿的许多同事和学生都纷纷“下海”成立科技公司。1982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离开斯坦福大学,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但切瑞顿却不为所动,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给切瑞顿打了个电话,两人共同创办了花岗岩系统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具有信息交换功能的局域网设备的公司。成立仅14个月后,美国著名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就出资2.2亿美元将其收购,切瑞顿所拥有的10%的股份也变成了2200万美元现金。“几乎一夜之间,我不必再为钱工作了,也不必再为还清购房贷款而发愁了。”他回忆说。
此后,切瑞顿和贝克托尔谢依姆继续合作,先后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和一家云计算设备公司,前者后来被太阳微系统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到目前为止,切瑞顿已经自掏腰包超过5000万美元,先后投资了17家高科技企业,几乎都获得了收益,极少失手。
在切瑞顿的投资记录中,最得意的一次“出手”当属为谷歌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当时,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是斯坦福大学的在读博士,虽然切瑞顿没给他俩上过课,但全校都知道这位教授对互联网和办公司都“门儿清”。事实上,拉里•佩奇两人操心的是如何为他们的技术申请专利,以及为尚未成立的公司筹措资金等问题。但切瑞顿却看得更远:“这好比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养大。”他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商业理论,并安排他们与自己的老搭档贝克托尔谢依姆见面。
1998年8月的一天,在切瑞顿家的门廊上,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向贝克托尔谢依姆介绍了谷歌的技术和理念。半小时之后,贝克托尔谢依姆就领会了这个新搜索引擎的过人之处,也搞清了它的赢利模式,他对两个年轻人的想法非常感兴趣。
“如果他们每天能吸引到100万次点击,每次点击赚5美分,那就是5万美元,至少他们不会破产吧!”贝克托尔谢依姆当即跑回车上去拿支票簿,开出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这时谷歌公司尚未成立,于是佩奇和布林赶紧去注册,以便拿到这笔钱。后来,贝克托尔谢依姆又向谷歌投入10万美元,切瑞顿自己也投入了20万美元。到今天,这两位原始股东各自所持股份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希德哈思•巴特拉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他一语道出切瑞顿的独特优势:“科技人才都精通技术,但当他们面对风险投资者时,很可能茫然若失、不知所云,而大卫对一项新技术的前景总能一目了然!”
梁松是切瑞顿在2003年带过的博士生,他对导师的教诲仍记忆犹新:“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并教给我们如何这样思维——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追随潮流。他希望弟子们能够从大处着眼,探寻改变世界的方法!”
(本文选自2012年《环球人物》,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文章援引了大卫•切瑞顿两位学生对他的评价,这样对表现大卫•切瑞顿有什么作用?
大卫•切瑞顿的求学、就业、致富经历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太笨”的吴宓
年轻时的钱钟书在评价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时,有这样的言词;“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 “笨”的含义当然很多,“固守自己观念,不知变通”应是其中之一。就此而言,吴宓是真“笨”。
首先是他对毛彦文不屈不挠的追求。追求不说,还把自己这不知变通的“死打硬缠”写成诗昭告天下:“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离婚不畏圣贤讥,金钱名誉何足云。”杨绛在《吴宓先生与钱钟书》一文中,对吴宓的这种“笨”如此描绘:“我对吴宓先生崇敬的同时,觉得他是一位最可欺的老师。当时吴先生刚出版了他的《诗集》,同班同学借口研究典故,追问每一首诗的本事。他像个不设防城市,一攻就倒,问什么,说什么,连他意中人的小名儿都说出来。”
吴宓这种对意中人执迷不悟的“笨”不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洋溢到了艺术世界。在吴宓的《论<红楼梦>》中,他对林妹妹推崇备至。因此,他总是将自己深爱的女子统统比做林妹妹。凡有人动了吴宓的林妹妹或说了什么有损林妹妹的话,那就等着他对你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吧。
抗战期间,昆明文林街上有个湖南人开了家牛肉馆。老板虽是卖牛肉的,可一样追求高雅,把牛肉馆取名为“潇湘馆”。这也不能说没一点理由:人家是湖南人,自然跟“潇湘”二字有关。可因为“潇湘馆”是林黛玉的香巢,吴宓为此勃然大怒。他找上门去,用手杖将馆里的锅碗盆瓢一阵猛砸,停手之后,还恨犹未释地叫老板将“潇湘馆”的招牌取下,岂知老板也是牛脾气,双方争执不下,后来有人出面调解,将“潇湘馆”改作“潇湘”才了事。
吴宓先生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他口袋里的钱虽然比学生多几文,但仍然清苦。吴宓常常带着心爱的研究生去打牙祭,在小馆子里坐下来,他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了,估量口袋里的钱真的够用,他这才交给跑堂的。既然是请客,还要如此锱铢必较,不了解他的人,真会觉得他小气。可这就是真实的吴宓。
性格即命运,这话八九不离十。细看吴宓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性格确实起到了决定作用。他把自己的一生浓缩为四个字——“殉情殉道”,可情归于空,道亦归于空,可谓“敌笑亲讥无一可,情亏志折事全终”。
他坚持“中西融合”的治学原则。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人们对传统文化极尽声讨的时代,吴宓却不忍于新文化运动中民族文化价值的被忽略,与柳诒征、梅光迪、胡先驌、汤用彤、缪风林、王国维、林宰平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创办了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学衡》杂志。他们在《简章》中声称:“本杂志于国学则立以切实之工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着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今天看来,这种当年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的主张,已经分明表现出了它的前瞻性及现实价值。但在当年,《学衡》被认为是一本以极鲜明的态度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刊物,受到来自新文化阵营和亲友的压力,《学衡》历时十余年,一直没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依靠。
他率性直言,不知避讳。在三年困难时期、人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他上课为学生讲解“……犹……况……”文言结构,脱口举例“三两犹不够,况二两乎”,被指控为疯狂反对社会主义。
他感情真挚,不怕非议。尤其让人悲叹的是,他去世21年后,有人在台北拜访年逾百岁的毛彦文,问及吴宓对她的爱恋,毛彦文竟面无表情,冷冷地回答了一句:“好无聊。他是单方面的,是书呆子。”这冰冷的回答,更体现了吴宓那“一但认定、绝不动摇”的品性。
衡者,秤杆也、准则也。他毕生追求的,是做人的准则、做学问的准则。当他试图去给治学、去给做人建立一个原则的时候,这些原则却反过来重重地伤了他。不过,他倒下了,一个纯正文人的标杆却树起来了。这,也许就是“衡”的所在。 (根据相关文字整理)
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吴宓先生担任过清华大学外文系的教授,因为他固守自己的观念,不知变通,因而年轻的钱钟书评价他“太笨”。 |
B.吴宓先生为文林街一家牛肉馆取名为“潇湘馆”而勃然大怒,因为他对林妹妹推崇备至,而“潇湘馆”是林黛玉的香巢,以此为名是有损“林妹妹”的事。 |
C.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吴宓一生的遭际为这句话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脚,在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中,性格确实起到了决定作用。 |
D.正因为吴宓先生情感真挚,不怕非议,大胆执着追求喜爱的女性,成就了他特立独行的文化人格,具有标杆意义;但同时他也落得了一个“敌笑亲讥无一可”的下场,具有悲剧色彩。 |
E.本文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将一个带有书呆子气、认真较劲、率性幽默的吴宓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刻画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文中一再提及的“笨”的内涵是什么?结合本文,他的“笨”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为何说吴宓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
有人说:“在二十世纪初,反对新文化运动,恰如唐·吉诃德和风车搏斗。但吴宓负隅顽抗,坚决不投降。”从文章内容看,你如何评价吴宓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为?请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10年,95岁的漫画家华君武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245幅漫画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
1930年,华君武在浙江省立一中上学,他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校刊上发表,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一块大洋的稿酬。这件事给了他很大鼓励,从此,他锲而不舍地创作漫画和投稿。1931年,16岁的华君武来到大上海在一家银行作小职员,用业余时间画漫画。当时丰子恺、叶浅予等漫画前辈齐聚上海办杂志。华君武自知资历太浅,就想了一个办法:画当时没人画的人物众多的漫画——大画。这方法使他一举有名,后来上海漫画界都知道,有一个“画大场面的华君武”。这个时期的华君武主要画市井俗态,叶浅予看到报纸上一幅华君武讽刺黄包车夫的漫画,就主动找到他说,你以后不要画这样的画了。华君武很快明白,身处随处是丑恶与欺压的上海,自己不该对普通劳动者如此不宽容。
1936年,华君武读了《西行漫记》,他非常向往书中的那个世界。两年后,他瞒着母亲,怀揣友人赞助的路费,只身艰难跋涉了三个月到达陕北。“那个时期大家都很年轻,有人吃不了那个苦就走了,但我一点都没有动摇过。我觉得延安虽然很艰苦,但很好,没有什么应酬,连名片都没有。”华君武说,“人应该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
延安的漫画家们办墙报做宣传工作,有年画、连环画、木刻、版画等等,可老百姓一看到华君武的画,掉头就走了。华君武受了些刺激,开始把笔触对准延安的人和事。1942年,华君武与另外两人一起举办了漫画展,延安文人纷纷来参观,因为人多拥挤,把门都挤坏了。画展中最受关注的是60幅讽刺漫画,如《准时到会的人》中,一个抽着烟的干部蹲在广场上等候开会,周围只有乌鸦在觅食,漫画讽刺了开会的人经常迟到。
抗日宣传画是华君武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品,其中有批判意大利法西斯践踏他国领土的《一只魔怪的脚》、讽刺汪伪政权谄媚日寇的《肉骨头引狗》等。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华君武调任《东北日报》主编,他最著名的“蒋介石肖像”《磨好刀再杀》惹怒了国民党当局,他因此被哈尔滨国民党特务组织以“侮蔑领袖”的罪名列入暗杀名单。
1953年,华君武找到了今后创作的方向——内部讽刺画,并在《光明日报》开辟的社会生活漫画专栏里每周发表一幅讽刺漫画。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创作内部讽刺画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人说:“现在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你就不能画点歌颂的?”但华君武认为,歌颂漫画比讽刺漫画更难画,那种皮笑肉不笑的歌颂称不上是真正的讴歌,“我没那个本事”,他只好暂停了漫画专栏的创作。没多久,《光明日报》社长穆欣找到他,希望他继续画。华君武说,你要敢登我就敢画;穆欣回道,你要敢画我就敢登。就这样,专栏没有停掉。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批判杜甫的《兵车行》不分正义和非正义。华君武画了《杜甫检讨》,批评学术界不顾历史事实、上纲上线的现象。画中的杜甫愁眉苦脸写检讨,面前的纸上写着“兵车行乃和平主义思想”。“文革”开始后,华君武首当其冲成为批判对象,“文革”十年,他没创作一幅漫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君武开始在全国举办漫画展。他给自己刻了一方字样“大愚若智”的图章,还在每次画展的前言中都写:“在政治运动中,我也画了一些同志的漫画,在此我谨向他们致歉。”他晚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时有一张名片,名片居中是他手写竖排的“华君武”三个字,左下角是电话号码,无头衔,无装饰。
相关链接
① 漫画主要是批评的艺术,不懂就没有发言权。(《〈华君武漫画展〉前言》)
② 我都是针砭时弊的,我没有画那个休闲漫画,我不画。(华君武自传《漫画一生》)
③ 但凡他听见大到国际社会、小至街头巷尾发生什么事,他的讽刺漫画就会很快见诸报端,并且有着持久的生命力,70多年来一直如此;他从不“见异思迁”,也不怕自己挫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爱漫画,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的人民。
(《南方日报》2010年6月14日)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华君武上中学时就凭借自己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得到了稿酬,这与他为漫画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有关。 |
B.上海时期的华君武曾用漫画讽刺黄包车夫,但叶浅予主动和严正的提醒,使他明白了“只有懂得漫画是批评的艺术,才有发言权”的道理。 |
C.《西行漫记》中描绘的延安生活,让年轻的华君武非常向往,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投身于“那样的环境中”了。 |
D.当华君武把漫画创作的笔触对准了延安的人和事后,他在三人画展中的60幅讽刺画备受延安文人关注。 |
E.《光明日报》社会生活漫画专栏得以延续,是华君武和穆欣共同坚持真理的结果,表明当时的华君武并没有放弃针砭时弊的创作方向。
传记以华君武的遗愿开篇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
作为漫画家,华君武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各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为什么华君武的讽刺漫画“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 露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间的20多首诗词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做一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
D.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
E.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简要概括。
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寡言君子”梅贻琦
王开林
① 一个人一辈子若能做成一件大事,留下一句哲言,就可算功德圆满。梅贻琦大半辈子服务于清华,将它提升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这绝对是办成了一件大事。他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绝对是一句哲言。 梅贻琦主张“行胜于言”,他曾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学者、外交家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梅贻琦,深得要领。
②梅贻琦的 “慢”不是傲慢,不是怠慢,不是缓慢,也不是梅贻琦不惜时,不守时,而是指他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在多事之秋,梅贻琦寡言,但并不寡谋,更不寡断,他的“慢”既表现为丰沛的静气,也表现为充足的勇气。
③抗战前夕,北京高校学生的抗日激情空前高涨,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对学生运动警惕性相当高,但他明令部下:巡查清华园,不许动粗。学生对军人入校抱有敌意,竟做出过激之举,不仅缴下士兵的枪械,扣留领队的团长,还掀翻军用车辆。这样一来,事态迅速升级。当天晚上,军队荷枪实弹,进驻清华园。为了应付岌岌危局,清华校务会议的几位成员齐聚梅贻琦家,商量万全之策。每个人都说了话,提了建议,唯独梅贻琦向隅静默,未发一言。最后,大家停下来,等他表态。足足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梅贻琦抽着烟,仍旧默无一词。文学院长冯友兰说话有些结巴,他问梅贻琦:“校长,你……你……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没表态,叶公超忍不住了,用催促的语气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方案而不说话?”这时候,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面对几位同仁焦急的目光,梅贻琦从容作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他要教务处通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此人曾是宋哲元的重要幕僚,请他出面说服宋哲元撤退军警。秦纯德应承下来。不久,宋哲元果然下令撤退了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
④梅贻琦说:“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 梅贻琦的这番话恰当地阐释了他的“稳字诀”。他寡言,但并非寡人。事实上,没有哪个刚愎自用的孤家寡人能够使群众心悦诚服,得到大家持久的拥戴和尊敬,即使手中掌握强大的军队也不行。谁若在群体中以鹤立鸡群的高姿态突显自己,势必会招致强烈的反感和敌意,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梅贻琦被人誉为“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待人和蔼之极。开会议事时,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梅贻琦总是耐心地倾听,最后他提出意见,众人莫不折服。
⑤有人说,梅贻琦寡言而慎,无欲则刚,这当然不错。他寡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敢讲真话,不敢讲刺痛国民党政府中枢神经的狠话。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他就公开抨击过国民党政府放弃东北的不抵抗政策,“以拥有重兵的国家,坐视敌人侵入,毫不抵抗,诚然勇于内战,怯于对敌,何等令人失望!”
⑥梅贻琦外圆内方,不该通融的事情,他决不会徇私情,开绿灯。抗战前,清华大学总务长某某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海归,办事干练,举重若轻,梅贻琦很倚重他,两人由同事发展为朋友。有一天,这位总务长忽发奇想,请求梅贻琦给他发放教授聘书,以重身价和视听。这个顺水人情,梅贻琦若肯做,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认为行政人员与教授职司各异,不可混同,一旦开启方便之门,日后其他人必定以此为口实,也伸出手来谋个学衔充充门面,规矩一坏,方圆难成。梅贻琦不肯通融,那位总务长感觉丢了面子,伤了感情,于是拂袖而去。
⑦梅贻琦曾告诫黉门学子:“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不要追求轰轰烈烈。”这个世界如此奇妙,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持之以恒,终身不懈,就绝对不会平凡,甚至能够名垂青史。
选自《随笔》2011年3期,有删改。
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两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2)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这篇文章塑造了梅贻琦怎样的形象?
文章结尾引用了梅贻琦的一句话:“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结合本文,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溪巴赫
肖复兴
我一直想写一写巴赫。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像我当然要三缄其口了。
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三百年来人们的艺誉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来写巴赫。但我又实在想写巴赫。
鼓励我写下去的原因,是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资料,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我豁然开朗。
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还只是其中的片断。因为这里面有经威廉汉姆改变而异常动听的《G弦上的咏叹调》。但当时勃兰登堡对它根本不屑一顾,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申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可以说,如果没有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挖掘并亲自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巴赫的音乐到现在为止还只值36个先令。
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如果没有福尔克、门德尔松,还会有别人将巴赫音乐的真实价值挖掘出来告诉世人的。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弱小得像潺潺的溪流,也是埋没不了的,也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这确实是音乐独具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样,出土文物只能观看,追寻,钩稽,对比,它却能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起形象来,抖落岁月覆盖在身上的一切仆仆风尘,让人们刮目相看。时间只会为它增值,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时间和醇厚的味道融为一身,互成正比。
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旺盛。
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的,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近视,远视,弱视,色盲,白内障,瞎子,或只是俯视浪涛汹涌的大河,或只是愿意眺望飞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而小溪就在我们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它穿过碎石,草丛,隐没在丛林,山涧,行走在无人能达到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肆意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曝十寒, 不会繁技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 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音乐之父”,说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没受过他的滋养。贝多芬,舒曼,利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
无数后代音乐家对巴赫无比敬仰和崇拜,甚至专门创作出有关巴赫的主题音乐,以他们钟情的乐器的鸣奏,向巴赫呼唤,表示着对巴赫的敬意。
听巴赫的音乐,你的眼前永远流淌着这样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水。
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撒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九曲回肠、长袖舒卷的小溪水,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巴赫的音乐(那些康塔塔和圣母赞歌)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带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节选自《音乐欣赏十五讲》有删改)
文章以“小溪巴赫”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4分)
请解释划线句“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的意思。(4分)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请赏析文章最后两段的艺术手法。(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
李斐然
①在过去50年里,坦桑尼亚人彭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尽管他只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退休管理员,但寄信人还是像追求国际巨星一样锲而不舍。有时候,彭巴只不过去树林里溜达了一趟,回来一看,信箱又多了40封信。
②几乎所有这些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到底为什么热水结冰比冷水快?
③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2年6月悬赏1000英镑,向全世界征集“最站得住脚的答案”。最后,他们从22000封解答邮件中选出11份,进入最终环节。入选的其中一封来自大学生吴家伟和陈泊翌。
④这场悬赏1000英镑的世界级化学竞赛,起因是彭巴贪吃冰激凌。
⑤1963年夏天,正上初中的彭巴打算给自己做冰激凌吃,办法很简单,往煮热的牛奶里拌些糖,晾凉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可当他还在煮牛奶的时候,他的同学在旁边一个劲往冰箱塞东西。眼看着冰箱就快放不下了,虽然家里大人天天唠叨“不准把热东西放进冰箱”,为了冰激凌,他一咬牙,把滚烫的牛奶塞了进去。一个半小时以后,彭巴发现,自己的冰激凌反而比同学用冷水调制的先冻好了,热水结冰竟然比冷水快?
⑥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过,后来,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在著作里记载过这个现象。身为90后的陈泊翌,也在外婆家的冰箱里发现过这个现象,可他和吴家伟翻遍了科普书,都没能找到答案。
⑦“这个效应发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个只有行家才见得到的稀罕事。不管是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演员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对它感兴趣。”负责彭巴比赛的负责人埃德温·雷沃斯特说。
⑧可是,彭巴却曾经因为提出这个问题受尽了嘲讽。只有偶然到访学校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伯恩教授没有轻视这个非洲孩子的话。奥斯伯恩重做了彭巴的实验,并邀请这个中学生跟他一起撰写论文,向学术界公布这一发现。
⑨现在,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皮肤黝黑的彭巴关心“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件事了,因为这一现象已经被化学家命名为“彭巴效应”。
⑩“没有任何一份答案会被草草否定。我们相信,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同样可以为科学难题提供创意,这不就是小彭巴给我们上的一课吗?”埃德温说。
⑾2.2万份解题邮件中既有英文答案,也有中文和土耳其语答案。而评选标准不仅要求答案准确科学,还要有趣生动,让每个不懂化学的人都能看得懂。
⑿直到现在,埃德温还能清楚地列举出参赛答案里的一些细节——有38个参赛者将水分子比喻成“企鹅”,还有一个人把它想象成“啤酒机”;参赛者里有刚满5岁的小女孩和她11岁的哥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生活在纽约的家庭主妇,土耳其的渔夫,推销房地产的营销员,做冰激凌的师傅……
⒀ 相比严谨的实验论证,吴家伟和陈泊翌的小短片简陋多了。他们的短片是用老相机拍摄的,最后用免费的剪辑软件添上字幕。他们还一直担心:“老外会不会听不懂我们的破英文啊?”
⒁就在他们快要忘记自己参加过彭巴比赛的时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给他们寄来了回信,通知他们入选最终环节,还邀请他们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
⒂最终,评委会宣布,能够最准确有力回答彭巴疑问的答案是尼古拉·布莱格威客提出的“过冷现象”。虽然落选,但有没有奖金对于两个小伙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吴家伟对未来抱有信心:“在我看来,这场比赛还没结束,过冷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说它就是彭巴之谜的终点我认为言之过早,真正的答案应该还能更纯粹、更干净漂亮。”
⒃结束了伦敦之行,听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答案后,彭巴也早早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在那里,他可能还会继续面对每天塞满信封的邮箱。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写彭巴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得到广泛关注,为下文叙写举办国际化学大赛作铺垫。 |
B.“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不仅引发许多普通人的研究,也曾引起不少名人关注。 |
C.国际化学大赛面向全世界,不限参赛者的职业、身份、年龄,这体现了“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
D.文章结尾写彭巴可能还会收到许多来信,意味深长,意在突出彭巴因国际化学大赛已成为国际巨星。 |
E.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和多条线索交错推进的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层次,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本文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从吴家伟和陈泊翌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