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庐山捡石记
佚名
下着雨,我在庐山,淅淅沥沥的声音,染绿了树,染绿了路旁的草地。烟雨初霁,山光澄练,我在山间行走,弯腰拾起一块石头。
走近庐山,面对夏禹观洪留胜迹,司马迁至记山名,秦皇汉武皆登过的庐山,我来的时间太短。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这天地间的灵物,可又从何谈起?
我难以就这样转身离去,山的气息、山的灵性包围着,使我的脚步踯躅。一直下着雨,有些闷,我在牯岭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上网,突然觉得天地何其大。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
我载不动庐山的云,那是古来的云。走在牯岭街上,那云突然不期而至,从遥远的天边翻波逐浪而来,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动或如烟,静或如练,返照倒映,倏而紫翠,倏而青红。那云长袖善舞,软绵拂面,我上前试抓一把,它却随风飘然而去。
探头向山下凝望,只见云海滔滔滚滚,蓊蓊蓬蓬,红墙蓝瓦转瞬被云遮盖,几只白鸽跃然飞起,其光如银。回首但见三四老者于街头围石桌而坐,安心对弈,白云缭绕于他们膝间,恍然片刻已是千年。
我饮不完庐山的水,那清泉飞流直下三千尺,溅玉撒珠,沾湿过李太白的袍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何等风流倜傥!我本一楚女,能不爱李白?仰望再三,经这俊朗的男子双手捧过的庐山瀑布,如飞电,若白虹,就是天河之水,又能怎的?
沿着牯岭旁的小河,追寻着它的流动,更想追随太白的足迹,河水淙淙,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问路人这河可有名字?答曰:“美庐河”,流向乌龙潭,流向长江,更远处,便是海了。苍茫间,诗人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三人,千古英姿不变。而世事变迁如溪间之水,或涨或落,最终多少荣辱随水流淌,然山依旧水依旧。
我抱不动这庐山漫山遍野的树,或远或近数不过来的5000多种树木,姿态各异,从全世界不同的角落连根而来,随后将一片相思留在了庐山。我只能仰视它们逐年升起的峨冠,抚摸那些古老或青春的年轮,抱紧它,感受它扎向大地深处的根脉。
庐山,你能让我带走什么?我只能从这里拾起一块小小的石头。
我拾起了它,这是无数偶然中的必然,这块豆青色、透露着黑褐花纹的石头,一定是随庐山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由天地养育而成。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我抚摸着它,如同行走在从古至今的路径上。
这小小的石块会听得陶公荷锄而来,吟诵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而这庐山石,与江州司马白居易也有过一面之缘,白公显然识得这类石头。那白公头戴笠帽,宽袖临风,相对琵琶女,低眉无言,只听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如雨声。
又有豪放的苏东坡站立山巅,叹道:“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这与天相斗过的小小石头,曾经的轰轰烈烈似不见痕迹。或许于地崩天裂之后,有经历一番暴雨山洪的席卷,随溪水翻滚打磨,最终如当下光滑如玉。
随后在美庐旁的草地上,见到了一座庐山石的雕像,底座上刻着:“我是贝尔吉斯·奥登瓦尔德山人,我是庐山地质世界公园的友好使者。”庐山石化作了优秀德国诗人席勒高昂的头,他微张着嘴,似乎在吟诵那传遍世界的《欢乐颂》。
而我,将拾起的庐山石带回家中,陪伴它的,尚有一侧书香,我看见它,便再次走进了庐山,走进那万载风流。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文章开头就强调“下着雨”,接着又说“一直下着雨”这有何用意?
“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
(2)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作者借一次庐山偶行,巧妙地选拾一石,将庐山的颇具特色的自然的景观尽收眼底,移步换景,轻灵自由。
B.本文作者巧用联想将古今的庐山联系起来,将庐山接纳过的中外名人名言收诸笔端,形成本文的厚重的特色。
C.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卒章显志,简洁有力,构成了本文一大特色。
D.本文行文中调用多种技法,托物言志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E.本文语言绮丽、典雅。又巧借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不失为一篇美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因以茶篮为道具,亦称“茶篮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发源于赣南的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清代中叶已流行于赣南和粤北,约四百年的历史。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剧种的先导。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据传说,唐明皇时有个宫廷乐师叫雷光华,因犯宫禁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歌”,这就是赣南采茶戏的起源。明代中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采茶歌、采茶灯由于加入故事情节而逐步发展成为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经过整理的《采茶歌》、《口妹子》较有影响,《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时二旦对唱,丑角插科打诨。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矮子步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扇子花是根据摘茶时,一手摘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风,免得茶叶藏热而创造的;单袖筒是根据摘茶时,右手摘茶,左手持巾时而擦汗,时而遮阳,时而作茶篮盛茶而创造的。摹拟动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洗脸,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等。其中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它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之称。
江西采茶戏虽从清乾隆时起屡遭禁演,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广大农村。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文中学高三语文组收集整理)
下列关于赣南采茶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赣南采茶戏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
B.赣南采茶灯区别于采茶歌的地方是加入了民间舞蹈的形式,而赣南采茶戏区别于采茶灯的地方只是加入了故事情节。
C.赣南采茶戏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以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为主。
D.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上多取材于下层群众的日常生活。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
B.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它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明后期,盛行于清中叶。它的起源是唐代宫廷乐师雷光华所编的载歌载舞的“九龙山摘茶歌”。
C.赣南采茶戏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等,这些舞蹈动作均源于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先导。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或推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指赣南采茶戏角色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以丑角的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最具特色。
B.赣南采茶戏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拣田螺》、《巧耍香龙》等。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可见其选材能与时俱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建国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因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岁学人缪天瑞
李煞
  有幸见过缪先生是在2006年老人99岁寿诞之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国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进京求学的后生满怀激动、渴望踏入缪先生的家门。初见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他的个子不高,身着一件深蓝色中式对襟上衣,老式的布鞋,一身简朴。虽已满头白发,依然是鹤发童颜、神清气爽,周身透着一份儒雅,给人以仙风道骨的感觉。从他高高的鼻梁,开阔的天庭,饱满的双颊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不禁看到他年轻时俊朗的影子。
  大家落座在缪先生周围,与其攀谈起来,先生神态平和、慈祥,缓缓的叙说,使我们迅速摆脱了内心深处因过于崇拜和敬慕而带来的拘谨、不安。气氛由最初的紧张沉闷转而活跃起来,对于接连不断的问题老人家均给以耐心而认真的解答,虽然他的听力已下降很多,但对于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仔细的侧耳聆听,当遇到无法轻易作答的问题时时常抱歉地说“对不起”,一句句诚恳的抱歉反倒使我们这些晚辈后生无所适从。在座的每一位无不被先生那种通达谦和、宁静致远的大家风范所折服!
  缪老先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平易谦和的品格,而且一生学贯中西,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极广,开创出了中国音乐学一个又一个的领域,尤其在律学研究、音乐教育等领域里创下辉煌业绩与独特建树。
乐律学是音乐学中技术最繁难的领域,长期以来被误认为“绝学”、“玄学”。缪先生在学术领域的代表作《律学》中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脱,对世界各民族“音体系”的平等叙述,使民族性的学术理念彰显出来,揭示出律学背后的规律,撩开其神秘面纱,极具提纲挈领,揭秘示滞之功。
  缪天瑞萌发写作《律学》的初始念头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对弦乐器和键盘乐器上#C和bD两个音不解的困惑。难以置信的是,对这一音高现象的困惑,竟让缪天瑞苦苦探寻了10年,并从此开始了他在律学领域长达60年的学术研究与探索,“律学”也永远与缪天瑞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缪先生从1926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耕耘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1949年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他为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的建设立下了殿军之功,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缪先生已不记得指导过多少篇学术论文,也不记得写过多少篇指导评语,更不记得资助过多少穷苦学生,但一代一代曾深受其教导、恩惠的晚辈后学始终铭记他的鼓励之词,感受着他的人格魅力,以他为人生典范。 
如今,缪先生已达百岁高寿,仍然笔耕不辍,在跨入21世纪后的几年间写出十余万字,更令人惊叹的是,值先生百岁华诞之际,老人依然孜孜不倦地亲自将自己80年来数百万字的学术成果逐字修订、逐篇归类为《缪天瑞音乐文存》。
“人生朝露,艺术才是千秋”是缪天瑞的人生感悟,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近百岁的缪天瑞仍然鹤发童颜、神清气爽,给人以仙风道骨的感觉,使得初次见面的学生们十分拘谨,但他的平和慈祥让学生们迅速摆脱了拘谨。
B.被认为“绝学”、“玄学”的律学不仅是音乐学中技术最繁难的领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但是缪天瑞通过艰苦的研究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C.缪先生《律学》中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脱,对世界各民族“音体系”的平等叙述,既揭示出律学背后的规律,也彰显出民族性的学术理念。
D.在音乐贡献方面, 缪天瑞不仅在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的建设中发挥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的音乐人才。

E. 文章在写缪天瑞在音乐研究以及教学方面的事迹时,既有生动的场景描写,也有客观的叙述,还有恰倒好处的议论抒情,使得人物形象饱满。
请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中画线的第3段与上下段落的关系。(6分)
文章从哪些方面展现了缪天瑞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你对“人生朝露,艺术才是千秋”的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9 分)
被文人所轻视的界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鸟,都是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据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界画,却遭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
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界画,他还评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
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故名。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把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十三种,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蠃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而界画并列其中。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一思。
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运用了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D.“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是                      (  )

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
B.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
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
D.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
B.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
C.何澄因向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
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邓广铭:拓万古之心胸
  邓广铭研究古代史,最早却以新文学为人所知。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之前,他曾就读于辅仁大学,恰逢周作人来校讲新文学。周作人自称"既未编讲义,也没有写出纲领来,只信口开河地说下去就完了",谁知讲完之后,"邓广铭先生却拿了一本笔记的草稿来叫我校阅,所记录的不但绝少错误,而且把我所乱说的话整理得略有次序,这尤其使我佩服"。
  这本笔记当年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名出版了。周作人将稿费送给邓广铭,他用这笔钱买了一部线装二十四史。老友张中行后来感叹,周作人讲课北调搀和南腔,其中又有不少专业知识,颇不易记,邓广铭却像是轻而易举。"一个初进大学之门的学生,才竟如此之高,学竟如此之富,简直不可理解。"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中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有"复振"的希望,所以"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应致力者"。然而,这一件工作却并不容易做,因为《宋史》阙误特多,而在诸正史中,卷帙最为繁多,故"数百年来,真能熟读之者,实无几人"。
   邓广铭无疑就属于这不多的"几人"之列。
  邓广铭穷毕生之力研究宋史,而他早年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又萌发了写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的念头,于是以史笔为王安石、岳飞、辛弃疾、陈亮等立传,为他们钩沉、辩诬,对他们作出公允的评价。
  他的《岳飞》被称为名著,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巧合,出版正赶上那场民族战争的胜利。书是在抗战中写的,里面寄托着他的慷慨报国之心。上世纪80年代此书增订再版,印数逾17万册,对于学术著作,这是少见的印数,可知此书受欢迎的程度。
邓广铭写这些豪杰,同时也将此种情怀躬行于自己的人生实践。一些老朋友默认学界不良之风,邓广铭会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他的学术商榷文章,总是直指根本,非常尖刻。家人劝他随和一点儿,他却斥之为"乡愿"。
时代变了,然而邓广铭依旧沉浸在他以往的理念中,依旧渴求思想的交流甚至交锋。他的不肯屈就,使他在晚年失去了很多本来能够谈话的朋友,以至于家人不时能察觉到他精神深处的孤寂。
  邓广铭晚年珍视每一次沟通交流的机会。他耳朵不好,戴上助听器效果也不大,凡有电话找他,他会立即让家人搬来一张小椅子,端坐在那儿,双手把着电话筒,把耳朵紧紧地贴在上面。
  邓广铭一生,有声有色,有棱有角。在临终前的病榻上,他对女儿说:"我死了以后,给我写评语,不要写那些套话,'治学严谨、为人正派',用在什么人身上都可以,没有特点。  也许,葬礼上的一句挽联会符合先生的心愿:"直道挺儒林,矫俗惟凭孤剑勇。"
  老友季羡林在回忆邓广铭时提到过一个词:"后死者",感慨于这个词里面所蕴含着的哀思、回忆、抚今、追昔,还有责任、信托。季老以"后死者"自勉,反观已逝的邓先生,他又何尝不是岳飞、辛弃疾、王安石、陈亮……这些宋代大豪杰们的"后死者"呢?
  此情境,"千古知音"一句,足矣。     
(选自《民国风度》九州出版社,有删改)
综观全文,邓广铭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请分条概括。
邓广铭是著名的史学家,文章为什么要从他在新文学方面的活动写起?
“时代变了,然而邓广铭依旧沉浸在他以往的理念中,依旧渴求思想的交流甚至交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
“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我”在私下和家人说真话,但当着外人的面却一味编造谎言,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通过传统文化的整理与提炼,孔子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譬如,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一以贯之的政治结构似乎已经达到了“超稳定”的程度。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苏格拉底坚守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因为,这样的坚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观念与大众趣味的对立面,因而会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与厌烦。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孔子的自由,源于他在年届七旬之后,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整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所承担的核心职责,就是承前启后,既总结、提炼人世间的秩序,同时也为这套秩序赋予“意义”。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孔子晚年的文化劳作,确实为中华民族规定了一种秩序与一套意义,从而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颗最坚硬的内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有删改)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状态,促使了他们不同思想的形成。
B.中国历代的政治变革,可以说都是基本上没有触及制度核心的变化。
C.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许多思想观点与潮流,都受到其批判精神的影响。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E.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守成”态度,而夸大儒学的作用则有违批判精神。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孔子“守成”的思想的一项是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秦始皇实行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
D.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

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代表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
请分点列出。(4分
根据文意,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
想倾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话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和是帆,不同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与不同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
和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燕瘦环肥描出人间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不同的风采。记得钱钟书先生曾做过这样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
居家处室,既少不了客厅,也少不了卧室。客厅,一个接纳大千世界,与形形色色的八方来客促膝而坐谈笑风生的公共场所;卧室,一方只住自己灵魂,只供灵魂自由舞蹈自由追求的净土。从客厅到卧室,从卧室到客厅,总隔着一扇看不见的门,这扇门就是人的心灵之门。我欣赏的心灵之门的状态是半开半掩的,引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诗——“半卷湘帘半掩门”来描绘最恰当。
“半卷湘帘半掩门”就是既要开门求和,去客厅会客,又要掩门存异,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卷起湘帘开起门,向周围的人和社会敞开自己心灵的一隅,并和谐地融入大千世界之中。所谓“开门求和”,就是与蹁跹花间的彩蝶一起跳芭蕾舞,也与呕哑嘲哳的乌鸦一起唱咏叹调;就是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共荡一只无遮的小舟,也与你恨的人和恨你的人共进一桌丰盛的晚餐。开门求和,多好的一脉温存儒雅的人文情怀!但是,人的心灵之门不能总是完全向外敞开,总该留出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半掩起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掩门存异。所谓“掩门存异”,就是灵魂能够独行。每个有信仰、重视精神生活的人都是一个长途跋涉、辛苦而快乐的教徒,越过一座座高山,蹚过一条条大河,走自己的路,寻找并朝拜只属于自己的上帝。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篇章,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
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
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也去四处游历,把所想撒播人间。
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古语有云:“鸟择木而栖,人择邻而居。”世间万物和谐匹配,其实并不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而在于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能够相得益彰,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朋友相处,与人交往,并不在于交往双方个性相同,而在于具有不同个性的人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与彼此合作,在交往过程中展示出人性的多姿多彩以及人性的至善至美。
大智者之间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很快,也容易与人相处。
君子共事,一定都是很懂得坚持原则的,也就是俗称的按游戏规则办事。这是很要水平的,是一定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是那纸上谈兵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的。(选自《时文选粹》陈丹宁《半卷湘帘半掩门》)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对于孔子“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本文作者显然将它理解为“相异(不一样)”,全文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敷衍而成的。
B.钱钟书先生的比喻在作者看来,其精妙就在于利用居家处室必须有客厅有卧室的配搭,说明人在社会中既要能客观公平,又要敢于坚持偏见。
C.作者以为,道家既能将真善美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又能对真善美做出不同于大众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是和而不同的真君子。
D.作者以“半卷湘帘半掩门”为标题,是要表达自己对既能去客厅会客又可存异以保持自己独立人格的状似半开半掩的心灵之门的欣赏。

E.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述了“和而不同”在自然与社会中的美妙状态,使文章于理性的思辨中氤氲着散文的意境。
作者为什么要将阿基米德的例子、尼采的例子和道家例子并举?
对于“和而不同”,朱熹以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所谓“阿比”即“奉承、曲从、迎合”,也就是说“和而不同”即“和谐而不盲目附和”。你认为是朱熹的观点还是本文作者的观点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简要分析。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也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
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先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幺?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
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杨国荣
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⑥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⑦ 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在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2011年6月12日《文汇报》)
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用即道”,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
C.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
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

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
B.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
C.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
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

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
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体现了“度”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爱人者,人恒爱之
——从口碑看杨善渊
在保山,在云南,提起杨善洲的名字,人们会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很亲切,很和蔼,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会喜欢他!爱人者,人恒爱之。”人们给予杨善洲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他这一辈子一直竖持行善,把爱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爱家人,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杨善洲为了欠家舍了小家,对家人有点“冷血”。
太多的例子似乎可以证明这一观点:他从不让家人搭顺风车,不给任何亲戚开后门托关系……
这样一个“不念亲情”的人,一定寒透了家人的心吧?“你错了,他爱家人,只不过是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小女婿杨江勇否认了记者的猜测,“我们都一直能感受到他对家人浓浓的爱。”
提起丈夫,83岁的张玉珍老人眼里噙满泪花。在别人眼里,杨善洲常年在外工作,夫妻俩聚少离多,按说老人应该对丈夫充满了抱怨。可张玉珍却只记着丈夫的好:两次住院丈夫都一直守在身边,每天早早地买好早点端到床前,一直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去。
扬善洲是出了名的孝子。“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说保山的万金油比老家的好用,其实是想让他多回来看看她。爹爹信以为真,每次托人带东西给奶奶,都一定不忘放一盒保山的万金油。”杨善洲的大女儿杨惠菊说。
尽管杨善洲的儿女子孙没沾到他的“光”,却没有一丝抱怨。大女儿杨惠菊已经60岁了,在老家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她从药箱里掏出一太摞胃药,哽咽着说:“这是爹爹去年住院,我去看他时拿给我的。他说,知道我胃不好,就给我买了,本想托人带给我。那时他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却还想着我……”
他爱同事,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在杨善洲住院的最后几十天里,一直陪伴着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两位特殊的“亲人”:一位是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洪,一位是他以前的秘书苏加祥。
“如果不是老书记,我一定不可能坚持在大亮山干这么多年。”自学洪坦诚地说,“十多年的交往,他拿我当家人一样,我觉得有义务陪他走到最后,这也是全体林场人的共同心愿。”
朱家兴,曾是大亮山林场的职工。1997年7月,他突然昏迷不醒,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六神无主地痛哭着。杨善洲闻讯找到主治医生:“只要对病人有用,要什么药尽快去调,医药费我负责!”两个多月后,朱家兴的命捡回来了。2.6万余元的医药费,全部是杨善洲一人掏的腰包。
受到过杨善洲关心的同事太多了:他自己住油毛毡房,把砖瓦房让给新来的技术员;他把工资偷偷拿出来安排炊事员为大家改善伙食;他不肯为自己的家人农转非,却主动为家在农村的科技干部家属转了城镇户口……“我的对象也是老书记给我落实的。”苏加祥忘不了。1986年5月29日晚上,市委正在开常委会,杨善洲却说:“现在休会15分钟,大家去后院参加一下小苏的婚礼。”原来,苏加祥参加工作四五年了,一直找不着对象。作为直接领导,杨善洲托人给苏加祥介绍了一位姑娘,帮他解决了终身大事。他爱百姓,永远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
杨惠菊很少看到父亲流泪,除了奶奶过世,她印象中父亲还流过一次泪。那是2007年的除夕夜;坐在堂屋椅子上的杨善洲默默地抹着眼泪。大女儿杨惠菊赶忙凑上前去,问父亲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老人轻轻摇了摇头:“这大过年的,那老两口也没人照顾。我要是死了,他们可该怎么办啊!”
2005年冬天,两位老人到大亮山林场找活干。60多岁的人还来找活干,杨善洲感到很奇怪,就仔细询问老人家里的情况。得知两位老人家因为子女不孝生活无着后,杨善洲一边想办法做他们子女的工作。一边开始接济两位老人。每年除夕,他都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来过年,逢年过节还要托人给老人送去礼品。
2007年,保山市一位市民段某的一只眼睛被人无故打瞎,多方求助,却迟迟得不到合理的赔偿,最终找到了杨善洲。“把人眼睛打瞎了还能不管?”气愤不已的杨善洲出面主持公道正义,帮受害人讨回了7万元的医药费和伤害赔偿。杨善洲过世后,段某在他的灵堂整整守候了一夜。
“老书记住院的时候,我们都管他叫‘爷爷’。他就像爷爷一样慈祥,凡事都先为我们着想。”保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李毓奕说,“他本来可以住高干病房;可他不想麻烦人,就直接住进了普通病房。住院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可他从来不大声呻吟,实在疼得受不了,就叫我们给他打一针止疼针,还会抱歉说麻烦了。半夜家属给他熬粥,他每次都先分给我们护士吃一点。”
没有人知道,84载春秋中,杨善洲帮助过多少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只是听医护人员说,在他生病住院期间,每天总看老百姓挤满了病房,只为了问候一声,看他一眼;我们只是听当地百姓说,在他去世的那天,人们的哭声撼动了保山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章开头部分有什么作用?试简要作答。(4分)
文章三三个小标题有怎样的作用?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本文主要通过别人的叙述。侧面来写杨善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杨善洲的事迹深刻诠释了爱的真谛,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18分)
水之经典
肖复兴
(1)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予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3)都汪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
(4)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5)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茂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6)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7)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殊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8)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特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9)九寨沟有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10)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11)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和弧线。天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12)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选择水,水也选择我们。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淘,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他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文章第二段描写流过都江堰的水,请分析画线部分的表达特色。(4分)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内涵。(4分)
①(李冰)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②看九寨沟的水,……,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
文章第十一段末尾作者说“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为什么说这两种水是“人类的一面镜子”?(4分)
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水之经典”的深刻意蕴。(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题3分)
让“艺术鲜花”植根“生活泥土”
卢新宁
荷兰画家凡·高有一幅名画《农鞋》,被后来者纷纷解读。其中以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释最为深入人心:鞋具磨损内部那黑洞洞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艰辛,回响着大地无声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一言以蔽之,好的艺术品就是在人与大地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
由此联想到中国美术馆的一个画展。在近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子夜墨魂——周一波画展”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深入大地”的作品:背着小方桌兴冲冲迈步的《赶席》农民、在家看孩子种地的《留守男人》、讽刺“钓功名者”的《独钓》、体现城乡变迁的《二嫂进城》、反映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喊楼》……这些作品题材,或拾取于乡间习俗。或根植于时代变化,使人感受到了深厚的乡土情感和现实关怀。
通过作品反映民意、民情、民风,并提出耐人寻味的现实问题,这是周一波画展的重要特点。“大风吹过黄土坡,还从纸上听民声”,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不仅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而无论是“乡土幽默”的专业评价,还是“民生情怀”的观众留言,画展收获的赞誉,也再次印证了那句大白话: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一件文艺作品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所表现出的人物、环境或者事件,符合并唤起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体验。所谓“胸中自有万千丘壑”,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深入生活,不投身大社会大自然中,胸中的丘壑又从何而来?
纵观当下许多文艺作品,小品《卖拐》被反复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好评如潮.就在于它们深入生活,有现实关怀。反之,一些电影被诟病“空洞乏味”。往往是因为闭门造车;一些作品被人批评“看不懂”,根源就在于凭空臆造。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二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疏远了生活的人,生活也会疏远他;离开了泥土,就没有鲜花。毛泽东同志《在廷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身处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能否踏准社会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让“艺术鲜花”植根于“生活泥土”,这直接决定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关系到文艺是否能如鲁迅先生所言,成为“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选自2011年4月8日《人民日报》)
下列不能证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子夜墨魂一周一波画展”或拾取于乡间习俗,或根植于时代变化,使人感受到了深厚的乡土情感和现实关怀。
B.小品《卖拐》被反复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好评如潮,就在于它们深入生活,有现实关怀。
C.艺术创作要表现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但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则不必受此限制。
D.身处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能否让“艺术鲜花”植根于“生活泥土”,这直接决定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通过作品反映民意、民情、民风,并提出耐人寻味的现实问题,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这是周一波画展的唯一目的。
B.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摒弃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技法,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
C.作者认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要躬身体验就能去伪存真,发现生活中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
D.好的艺术品就是在人与大地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荷兰画家凡·高的名画《农鞋》就是典型的例子。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培养感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
B.现代农业可以搞元土栽培、工厂化生产,艺术创作也可以尝试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以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C.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秀才不出门”也能“尽知天下事”,所以作家深入生活的意义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大了。
D.一些作品被人批评“看不懂”,根源就在于凭空臆造;而一些电影被诟病“空洞乏味”,就是因为闭门造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太阳梦     晓  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浆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紧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木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咱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

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化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

2.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3.

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