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师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
B.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
C.非能水也水:游泳 |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
翻译下列句子。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下列语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下列各句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随着) |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高,长) |
C.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趋向,取向 ) |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奔向) |
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
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
D.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反欲斗两主 | B.其一人夜亡 |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D.欲因此时降武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 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 现。 |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 敬。 |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 |
不贰的崇高气节。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6分。
(1)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2)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共6分)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3. |
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
课内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解释下列加点字。
(1)至鸿门,谢曰( )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3)沛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公( )(4)不然,籍何以至此( )
(5)张良西向侍( ) (6)常以身翼蔽沛公( )
下列句子中与“常以身翼蔽沛公”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请以剑舞 | B.乃欲以生劫之 |
C.使工以药淬之 | D.阙秦以利晋 |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写了一系列的事件:刘邦谢罪、项羽设宴、范增举玦、项羽不应、项庄舞剑、项伯护刘等,这些事写得张弛有度,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
B.到鸿门后,刘邦先称臣谢罪,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接着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 |
C.项羽听了刘邦的话后,立即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说了出来,还设宴招待刘邦,可见他是个心地善良,勇于改过的人。 |
D.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足见他是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阅读《项脊轩志》选文,回答下列问题。(9分 每小题3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日:“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日:“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不能得日②得不焚 | B.①余稍为修葺②余既为此志 |
C.①吾妻来归②吾妻归宁 | D.①大母过余曰②过故人庄 |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母立于兹 ②呱呱而泣 | B.①顷之,持一象笏至 ②儿之成则可待也 |
C.①日过午已昏 ②已为墙 | D.①比去,以手阖门 ②娘以手扣门扉 |
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 B.鸡栖于厅(介词结构后置) |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
重点语句翻译。(14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西:___________ ②先妣:__________ ③过:__________ ④比:__________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客逾庖而宴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先妣抚之甚厚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翻译(5分)
①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文:
②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下面各句加黑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为我呼入②君王为人不忍 |
B.①会其怒,不敢献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
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不如因善遇之 |
D.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 |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吾得兄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籍吏民,封府库
A.①②④⑥/③⑤ | B.①④/②⑤/③⑥ |
C.①④/②⑤⑥/③ | D.①④⑥/②⑤/③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辞(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
C.晋军(军队)函陵 | 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 |
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D.吾其还也 |
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⑤ | D.②⑤ |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
D.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 |
B.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
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
D.帝乡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门虽设而长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之二虫又何知? |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选自《赤壁之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到……去 |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领的地方。 |
C.必蹶上将军蹶:跌倒 |
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
选出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C.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D.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段写因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分析曹、刘情况,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
B.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 |
C.孙权心怀疑虑,诸葛亮说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
D.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劝说,又加上他也不甘心降曹,于是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 |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把下列出自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两个 |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过 |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A.范增数目项王 |
B.刑人如恐不胜 |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夜缒而出,见秦伯 |
B.大王来何操 |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D.以其无礼于晋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赵,杀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来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王让李牧让:责备 |
B.赵李牧多为奇陈 陈:通假字,通“阵” |
C.王乃复强起使将兵起:起来 |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张左右翼击之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B.击秦军于宜安 俟我于城隅 |
C.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之 恐沾裳而浅笑 |
D.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刘兰芝)为仲卿母所遣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 )
①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②匈奴每来,出战
③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④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⑤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⑥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 |
B.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 |
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大败匈奴。 |
D.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 |
断句和翻译。
⑴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
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
⑵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答:
② 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答: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