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机械 / 填空题
高中物理

物理学家从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一个贯穿其中的物理量:      ,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化中它不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

(1)如图甲,在保持M>>m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如图乙是在m=100g,M=1kg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则打B点时小车的动能为Ek=        J,从开始运动到打击B点时,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      J。(保留2位有效数字)(g=9.8m/s2)
(2)在第(1)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大于小车获得的动能EK,请你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写出一种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均,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       (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均匀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记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50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焦(取3位有效数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  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物块拴接,物块保持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外力缓慢拉动物块,若外力所做的功为W,则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x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一竖直线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点O为平衡位置,COB之间的一点.已知振子的周期为T,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向上运动,则对于从该时刻起的半个周期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动能变化量一定为零
B.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C.物体受到回复力冲量的大小为mgT/2
D.物体受到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一定小于mgT/2
来源:动量和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3-8,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 ]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不守恒
来源:2010届机械能易错题集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机械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