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 |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 |
如图所示,验电器A与B的顶端各安装了一个上端开有小孔的金属圆筒,验电器B上的圆筒C带有正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E,在下列操作中能将C上的电荷尽量多的搬至D的是
A.把E与筒C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
B.把E与筒C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
C.把E与筒C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
D.把E与筒C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
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小的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
B.所有的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
C.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
D.带电小球靠得很近时,他们之间的作用力为无限大 |
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
关于点电荷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 B.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电荷 |
C.体积较大的带电体,不能看作点电荷 | D.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
如图所示,在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绝缘导体球之间,对称地放着两个相同的导体ab、cd,当用导线将a、d连接起来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有电流沿导线从a流向d |
B.有电流沿导线从d流向a |
C.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 |
D.达到静电平衡后,a端和d端均不带电 |
A、D两点各放有电量为十Q和十3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CD。现将一正电荷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 )
A.电势能一直减小
B.电势能一直增加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D.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如图4所示,将一个半径为r的不带电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金属球的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也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球上产生感应电荷。设静电力常量为k。则关于金属球内的电场以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荷Q与感应电荷在金属球内任意位置激发的电场场强都是等大且反向的 |
B.感应电荷在金属球球心处激发的电场场强,方向向右 |
C.感应电荷全部分布在金属球的表面上 |
D.金属球右侧表面的电势高于左侧表面 |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正电
关于物理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 |
C.法拉第第一个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
D.夜间高压线周围出现的绿色光晕,其实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现象 |
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C.闭合K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