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水中央,激起圆形波纹一圈圈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树上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则树叶将
A.沿波纹的圆周运动. | B.在落下处上下振动. |
C.渐渐漂向湖心. | D.渐渐漂向湖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机械波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
B.“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发生干涉产生的一种现象 |
C.多普勒效应实质上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
D.在完全相同的两列水波相遇而叠加的区域,某时刻介质中的P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此时P点位移最大;经过l/4周期,P点的位移变为零。这说明P点的振动时而加强、时而减弱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
①该振动的振幅是 cm;②振动的周期是 s;③在t等于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图2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点位于x=0.5 m处。④该波的传播速度是 m/s;⑤经过周期后,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队伍过桥不能齐步走,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 |
B.机械波的波源振动频率越大,它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就越大 |
C.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取决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
D.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的波长长得多,所以它基本沿直线传播,可以定向发射 |
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
B.介质质点沿波传播的方向发生迁移 |
C.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快,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慢 |
D.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不会立即停止 |
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S、P是该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从波刚好到达其中一点时开始计时,已知4s内S点完成8次全振动,P点完成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v分别为( )
A.,方向由S向P | B.,方向由P向 S |
C.,方向由P向S | D.,方向由S向P |
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介质中的质点是随波迁移的 |
B.波源的振动能量是由近及远地传播 |
C.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
D.介质的质点每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
在一种均匀介质中,有一波源以频率f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以速度v在介质中传播。若某时刻,波源的振动频率突然变为2f,则
A.介质中,距波源距离s(s≠0)的质点,振动频率立即变为2f |
B.介质中,距波源距离s(s≠0)的质点,过一段时间振动频率也变为2f |
C.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立即变为2v |
D.此时刻以前形成的波,仍以速度v在介质中传播,此时刻以后形成的波,将以速度2v在介质中传播 |
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相距定长s的a、b两点间只存在一个波谷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设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传播方向均为a→b,波速为v。则由图示时刻起,a点首先出现波谷的是
在简谐波的传播过程中, 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的已经开始振动的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相比
A.位移大小总相等 | B.速度大小总相等 |
C.加速度的大小总相等 | D.振幅总相等翰林汇 |
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质点1到质点13,已知相邻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当波传到质点1时,质点1开始向上振动,当质点1振动了一个周期时波恰好传到质点13.则当波传到质点13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4有最大加速度 | B.质点7有最大速度 |
C.质点5速度方向向上 | D.质点8速度方向向下 |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能形成机械波 |
B.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
C.波的频率与振源频率相等 |
D.波的速度就是某质点振动时的速度 |
关于机械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抖动绳子的一端,在绳上形成的波是纵波 |
B.由于声源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的声波是纵波 |
C.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
D.只有纵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
抖动绳子的一端,产生如图所示的横波,则绳上横波的波长为:( )
A.120cm | B.80cm | C.40cm | D.20cm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