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增大,P上移; | B.F减小,P下移; |
C.F增大,P下移; | D.F减小,P上移; |
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
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仅是装饰品,也是夜间骑车的安全指示灯,它能把来自后面的光照反射回去。某种自行车尾灯可简化为由许多整齐排列的等腰直角棱镜(折射率n>)组成,棱镜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平行于横截面的光线从O
点垂AB边射人棱镜,先后经过AC边和BC边反射后,从AB边的O`点射出,则出射光线是( )
A.平行于AC边的光线① | B.平行于入射光线的光线② |
C.平行于BC边的光线③ | D.平行于AB边的光线④ |
在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做实验进行比较,得到五个实验结论,以下是对五个实验结论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通过三棱镜后,红光偏折角大 |
B.通过平行玻璃砖后,红光侧移大 |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 |
D.若紫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红光照射也一定有光电子逸出 |
E. 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此“水面”存在,但在较远的地方 |
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 |
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 |
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 |
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
C.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镜 |
D.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镜尺寸仍然不变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作的。如图反光膜内部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 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入射时的入射角i应是( )
A.15° | B.30° | C.45° | D.60°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作的。如图反光膜内部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 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入射时的入射角i应是( )
A.15° | B.30° | C.45° | D.60° |
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与直径MN垂直并接触于N点,已知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一细束激光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
,光屏PQ上出现两个光斑,则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
A.![]() |
B.![]() |
C.![]() |
D.![]()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作的。如图反光膜内部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
,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一反射一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入射时昀入射角i应是
A.15° | B.30° | C.45° | D.60° |
如图是在高山湖泊边拍摄的一张风景照片,湖水清澈见底,近处湖面水下的景物(石块、砂砾等)都看得很清楚,而远处则只看到对岸山峰和天空彩虹的倒影,水面下的景物则根本看不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远处山峰的倒影非常清晰,是因为山峰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
B.光线由水射入空气,光的波速变大,波长变小 |
C.远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射到水面处,入射角很大,可能发生了全反射,所以看不见 |
D.近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到水面处,入射角较小,反射光强而折射光弱,因此有较多的能量射出水面而进入人眼睛中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作的。如图反光膜内部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 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入射时的入射角i应是( )
A.15° | B.30° | C.45° | D.60° |
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折射现象的出现表明光是纵波 |
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
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
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