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用过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 |
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
B.高纯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可制作光导纤维 |
C.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
D.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
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CO+2NO = N2+2CO2其中的氧化剂是
A.CO | B.NO | C.N2 | D.CO2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
B.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
C.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
D.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故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
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下列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要考虑“原子经济性”以提高效率 |
B.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C.将废弃的塑料袋回收进行露天焚烧,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
D.要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以保护环境 |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硫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化学科学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述措施应积极推广的是( )
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提高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的使用比例
B.原料药生产厂通过蒸发与焚烧过程,处理其生产废液
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
D.为保证食物的口感与风味,增加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上“催化转换器”(用钯、铂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 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CO2 | B.臭氧层破坏——CO |
C.酸雨——SO2 | D.光化学污染——NO2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氮能使织物褪色,对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
B.亚硝酸盐属于食物防腐剂,可以适量地添加于食物中 |
C.漂白粉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可用于漂白纸张 |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
下列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