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
2015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标语:“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C.为防止食品变质,加入大量的防腐剂 |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
2011年冬天,全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B.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
C.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
D.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发电场的煤先脱硫处理 |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伤害很大。PM2.5来源广泛,下列不可能是PM2.5来源的是( )
A.风扬尘土 | B.汽车尾气 | C.餐饮油烟 | D.水力发电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下列各组中的四种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的是( )
A.SO2、NO2、CO、烟尘 | B.CO2、Cl2、N2、雾 |
C.HCl、NO2、N2、粉尘 | D.O2、NO、NH3、H2S |
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原因是臭氧杀菌能力强且又不影响水质 |
B.“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
C.实验室用“通风橱”防污染是不环保的做法,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得到转化或吸收 |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⑥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其中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要求的是( )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⑤⑥ | C.①②③④ | D.②④⑤⑥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会导致温室效应 |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C.自来水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说明氯气无毒 |
D.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燃时产生的SO2 |
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节日期间,在人群密集处燃放烟花爆竹 |
B.寻找一种高效催化剂将水直接变成汽油 |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
为解决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已成共识。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有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
B.露天焚烧稻草和秸秆 |
C.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26℃以上 |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