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1)在甲烷、苯、甲苯这三种物质中,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填名称),能用于制取炸药梯恩梯( TNT)的是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某学习个组通过实验探究①苯酚、②醋酸、③碳酸这三种物质分子中的羟基在水中电离能力的强弱。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三种物质的水溶液(适量),再分别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仅②、③的溶液变红。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发现试管中溶液的红色明显变浅。
c、再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发现有气体生成。
d、将CO2气体通入苯酚钠的水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浑浊。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b的现象说明苯酚具有___________性。
②步骤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种物质分子中的羟基在水中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④在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基的性质也有影响。写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次性地验证苯酚、醋酸、碳酸的酸性强弱。同学乙认为该实验装置设计的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A装置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__(填“a”或“b”)。
(3)B装置中烧瓶已收集满氨气,若要使之形成喷泉,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掌握物质之间的转化,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
(1)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中所列装置实验,证明上述反应中有C、D生成。则a瓶对应的现象是 ,b瓶溶液还可以用 代替。
③装置d中所盛溶液是 。
(2)为研究硝酸置于适量的浓HNO3和稀HNO3中(如下图所示)。
①气球的作用是 。
②A中,最终溶液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B中,无明显变化,该同学进一步探究如下:
假设:Ⅰ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Ⅱ 。
进行实验,将B中的铁片取出并洗净后,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则说明假设Ⅰ (填“成立”或“不成立”)。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
假设1正确 |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
假设2正确 |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同镜子背后的金属镀层可能是不同的,目前使用的金属主要有两种。为研究金属镀层的成分,某小组分别收集了两块镜子背面的金属镀层粉末甲和乙,按下述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金属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甲 |
①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浓硝酸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几滴NaCl溶液 |
粉末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乙 |
③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④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⑤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⑤的实验现象是 ,乙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欲“比较甲和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1)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②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Ⅰ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氯气有漂白性 |
Ⅱ |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
③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
④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
(2)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 ,微热试管丁,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下表是他们撰写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内容) |
现象 |
① |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g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
|
② |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
|
③ |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溶液变红 |
④ |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
|
|
||
|
||
|
|
(1)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放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5g。由实验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现象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20.5g;如果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④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得出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Ⅰ)实验室中盐酸的用途十分广泛,常用来制备气体。
(1)某小组同学欲配制230mL0.4mol/L盐酸,则需取用4mol/L盐酸_________mL,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
B.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出刻度线,又倒出一些 |
D.量取溶液时,仰视刻度线 |
E.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Ⅱ)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得到了氯气。已知Cl2和碱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不同,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A为氯气发生装置;B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C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D的试管里盛有紫色石蕊试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圆底烧瓶里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氯酸钾是在装置B中进行的,装置B中制取氯酸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发现制得的氯酸钾产量偏低,原因是氯气中含有杂质,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请在装置图方框中画出上述实验还缺少的装置,并注明试剂。
(5)该小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但是如果将SO2和Cl2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则会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该小组同学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1)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分子有 、 。
(2)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 。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 ,则“猜想b”正确。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CaO2与Na2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当CaO2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甲同学的猜想明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同学猜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3)一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少量CaO2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待没有气体逸出时,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观察到溶液变红,则证明有氢氧化钙生成。乙同学发现红色很快褪去了。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还生成了一种曾经学习过的物质,请你猜测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
(4)请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予以证明。
X中CaO2与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Y中的固体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X中溶液滴下,_________(补充完后续试验的操作、现象),则证明你的猜测合理。
某小组同学探究浓硫酸及其部分反应产物的化学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表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
a.酸性 b.强氧化性 c.还原性
(2)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试管①中生成的气体具有 性。
(3)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酸化的Ba(NO3)2溶液,观察到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试管①中生成的气体具有 性。
(4)试管③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某同学认为上述理由不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改用装置B进行反应,实验步骤①~③如下图所示。步骤③拔去注射器的橡胶帽,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的空气后,迅速盖上橡胶帽。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就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
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并用装置F制取少量“漂白液”,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g管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从E中抽取少量溶液,检验有Fe3+生成,请写出检验方法________。
(4)已知HCO3-的酸性弱于次氯酸,请写出少量的氯气与F中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选用4 mL 0.01 mol·L-1KMnO4溶液与2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在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改变条件如表:
组别 |
草酸的体积 /mL |
温度/℃ |
其它物质 |
① |
2 mL |
20 |
|
② |
2 mL |
20 |
2滴饱和MnSO4溶液 |
③ |
2 mL |
30 |
|
④ |
1 mL |
20 |
1 mL蒸馏水 |
(1)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用 ①~④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
(2)对比实验①和④,可以研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④中加入1 mL蒸馏水的目的是 。
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制取22.4 L(标准状况)SO2气体。取65.0 g锌粒与110 mL 98%的浓H2SO4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氢气。为此,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F中为无水硫酸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为 ; 98%的浓H2SO4(ρ=1.84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装置B是为了吸收SO2,则不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NaOH溶液 B.浓H2SO4 C.KMnO4溶液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