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 实验题
高中化学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若对调装置的位置,(填"能"或"不能")提高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探究
(3)在不同条件下可将氧化为。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①系列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资料: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水可被等物质还原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气体通入0.1溶液中,得到了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

(1)验证假设一
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的250.1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的250.1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随通入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

实验1中溶液变小的原因是;时,实验2中溶液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验证假设二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通入足量的,氧化相同的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映后两溶液的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7分)Ⅰ、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现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Cl2、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
(1)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     
(2)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     mol电子。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粉,并进行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测定

(1)装置④中的x试剂为        
(2)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称取1.000 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
3ClO+ I=  3Cl+ IO3   IO3+ 5I+ 3H2O  =  6OH+ 3I2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KI溶液体积/mL
19.98
20.02
20.00

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

(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将A装置末端导管密封后,在A装置的分液斗内装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     ,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H2时应选用装置____作为发生装置(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实验时可先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        
(3)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证明Cl2氧化性强于Br2
①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   )→(    )→(   )(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
②从以下试剂中选用该实验所需的试剂为   (填试剂的序号字母);
a.浓硫酸 
b.浓盐酸 
c.二氧化锰 
d.氯化钠   
e.溴化钠溶液
③实验过程中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的实验现象是            
(4)另一同学将B、D、E装置连接后,在B装置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制取NO2,然后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
①B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的具支试管乙中收集满NO2气体,若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应    (填“对a、b、c三个止水夹进行的操作”),然后再适当加热乙;实验现象为          
③E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NO2,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NaNO3和Na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襄阳五中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金属M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提出假设] 假设1:气体产物只有SO2;      假设2: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金属M与浓硫酸反应产物,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一定量的浓硫酸与金属M反应。

(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H装置后面连上一根导管,然后                              ,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若B瓶里品红溶液褪色,E、F和G中都无明显现象。反应后硫酸盐中金属显+2价。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假设2正确,则可观察到:F管中             ;G干燥管里              
[实验反思] 为了进一步探究金属M成分和气体组分,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11.2g金属M放入装置A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结束后,B瓶里品红溶液褪色,金属没有剩余,拆下G并称重,G增重0.9g。
(4)为了观察溶液颜色,实验完毕后,需要稀释烧瓶里溶液。稀释烧瓶里溶液的操作方法             
(5)将稀释后的溶液分装甲、乙试管,向甲试管里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向乙试管里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溶液紫色褪去。如果烧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相等,则气体成分及物质的量为     。试写出烧瓶里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1)液态肼作火箭燃料时,与液态N2O4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已知每1g肼充分反应后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a KJ,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字母)。

A.酒精灯
B.长直玻璃导管
C.锥形瓶
D.直型冷凝管

E.尾接管(接液管)
F.蒸馏烧瓶      
G.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3)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变成较为致密的磁性氧化铁(Fe3O4)层,以减缓锅炉锈蚀。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则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     g。
(4)磁性氧化铁(Fe3O4)的组成可写成FeO·Fe2O3。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黑色粉末是否由Fe3O4、CuO组成(不含有其它黑色物质)。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
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               
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②若所得溶液显血红色,则假设     成立。
③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产生       现象,则假设3成立。
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
④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         现象;若产生        现象,则假设3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外界条件对铜与稀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了如下探究.
(1)现有以下仪器和用品:橡胶管、秒表、温度计、amol/L稀硝酸、bmol/L稀硝酸及下图中仪器.

①写出本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方向和数目: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                 下,测定                                
③在答卷的图中将A、B、C、D、几处用橡胶管以正确方式连接起来,以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和水都已画出).
④测定前,为避免NO被氧化为NO2,要用CO2排出锥形瓶和橡胶管中的空气:在锥形瓶中加入铜片后松开K2弹簧夹,从K2处的橡胶管向装置中通入CO2,此时K1处应进行的操作是            ,则空气已排尽.
(2)注入稀硝酸后,在给定条件下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25℃、50℃;时间t1、t2、t3;收集气体体积V1、V2.请完成下表:

实验
编号
稀硝酸的浓度/(mol/L)
稀硝酸的体积/mL
温度
/℃
时间
/min
收集气体
的体积/mL

a
V
25
t1
V1

 
V
 
 
 

 
V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1)制取氨气。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         
(2)关闭a,将吸有2mL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图2)。图2中       点时喷泉最剧烈。
Ⅱ.测定NH3•H2O的浓度及电离平衡常数Kb
(3)从三颈瓶中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HCl滴定。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
(4)据图,计算氨水的浓度为        mol•L-1;写出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b的表达式,Kb=           ,当pH=11.0时计算Kb的近似值,Kb          

(5)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B.未滴加酸碱指示剂,实验结果不科学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探究锌片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mol/L与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与0.40mol/L的CH3COOH溶液、0.10mol/L CuCl2、锌片(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秒表、碳棒、导线、烧杯、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
(1)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面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若(1)中实验①锌片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锌片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上图.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度是盐酸的1/2.请你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用实线)、“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用虚线)的锌片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
(3)某实验小组在做(1)中实验④时误加少量0.10mol/L CuCl2溶液,发现反应速率与(1)中实验①接近。该组同学对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Cu2+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     
假设二:Cl- 对该反应起催化剂作用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三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某同学采用向溶液中先加HNO3,再加AgNO3,溶液的实验方案,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Cl-。对此结论,有人提出了质疑,设计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实验一:向Na2S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编号
Na2SO4溶液
AgNO3溶液
现象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滴
浓度/(mol·L-1)

1
l
3
2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1
1
3
0.5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1
1
3
0.1
有些许浑浊

1
1
3
0.0l
无明显变化

(1)实验一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2)学生设计了如下表格,对实验一内容进行理论计算,请帮他完成表格。(表中不要留空格)。
[25℃时Ksp(Ag2SO4)=1.2×10-5,Ksp(AgCl)=1.8×10-10]

编号
AgNO3浓度/(mol·L-1)
稀释后Ag+浓度/(mol·L-1)
混合液中SO42-的最小理论检出浓度/(mol·L-1)

2
0.2
0.0003

0.5
 
0.0048

0.1
0.0l
0.12

 
0.001
 

若向l mL某溶液中加入3滴0.1 mol/L AgNO3溶液,分析上面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混合液中c(SO42-)=0.1 mol/L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B.混合液中c(SO42-)="1" mol/L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C.无论SO42-浓度大小都会产生Ag2SO4沉淀
D.若使用0.01 mol/L AgNO3溶液,可基本排除SO42-对Cl-检验构成的干扰
(3)将实验一中编号③中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现象对照,发现理论上大部分Ag+应该形成沉淀,这与“有些许浑浊”的现象相矛盾。为探究真相,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二:

编号
AgNO3溶液
浓度/(mol·L-1)
现象
向沉淀中滴加硝酸后的现象

2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滴加稀硝酸,沉淀大量溶解;改加浓硝酸,沉淀较快消失

0.5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滴加稀硝酸,沉淀基本消失

对于Ag2SO4溶于硝酸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一。(已知:H2SO4===H++HSO4-
HSO4-H++SO42-;假设二可能的原因是NO3-与Ag+形成配位化合物)
假设一:                                 
假设二:NO3-对Ag2SO4溶解起作用。
(4)从下列限选试剂中选择适当试剂并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假设一和假设二是否成立。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限选试剂:Ag2SO4固体、浓HNO3、NaNO3饱和溶液、CaSO4固体)。
(5)通过(4)的实验,若证实假设一成立,请用平衡理论解释Ag2SO4溶解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1 0.1mol/L的KI溶液,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已知:2Fe3++2I-=I2+2Fe2+) Ⅱ.继续加入2ml 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I的实验现象为                                   
探究活动Ⅱ的实验现象为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Fe(SCN)3在乙醚中与在水中呈现的颜色相同;
信息二:Fe3+可与[Fe(CN)6] 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黄色)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ⅰ.请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 验 操 作
现 象 和 结 论
步骤一: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滴K4[Fe(CN)6]
若产生①                 
则②               不成立;
步骤二:往探究Ⅲ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若③                    
则④                  成立;

ⅱ.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1)下图装置甲是某种不溶于水的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以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氨水、大理石、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

①气体X的分子式是        
②所选择的药品a是             ,c是           
③下列装置乙和丙,能代替装置甲的简易装置是             (填“乙”或“丙”)

④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所得到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Cu2浓度差异引起了这种现象,你认为           (填“正确”或“不正确”),依据是:                            
另一种意见是:溶液呈绿色可能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m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依据SO2性质,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
查阅资料: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Ⅰ.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     
Ⅱ.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Ⅳ.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1)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O42、Cl,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l2
①写出SO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该溶液中Cl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的溶液里有少许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乙认为甲设计的实验不能验证此反应为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你选用下列三个装置(见下图)(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 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_______(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D、钾;
③写出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其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水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       ; C、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碳、氮、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