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的家庭制作与啤酒的工业化生产相比,共同点有( )
A. |
都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 |
B. |
都需要一定的有氧环境供发酵菌种繁殖 |
C. |
发酵前都需要对原料进行灭菌 |
D. |
发酵结束后都必须进行消毒以延长保存期 |
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 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初始密度介于 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 |
B. |
初始密度介于 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 |
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 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
D. |
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 点左移 |
某二倍体动物的性染色体仅有 染色体,其性别有 种,由 染色体条数及常染色体基因 决定。只要含有 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 就表现为雄性。 和 个体中,仅有 条 染色体的为雄性,有 条 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已知无 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 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可能 |
B. |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
C. |
多个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由交配, 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
D. |
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 , 自体受精获得的 中雄性占比为 |
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 浓度下,单位时间内 吸收量和 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曲线表示 吸收量 |
B. |
浓度为 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
C. |
浓度由 到 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 |
D. |
浓度为 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 |
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 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 的外流 |
B. |
突触后膜的 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一定增大 |
C. |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 的内流 |
D. |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 的情况 |
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 )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 )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如下表为 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样方编号 |
马尾松(株) |
麻栎(株) |
枫香(株) |
||||||
幼年 |
成年 |
老年 |
幼年 |
成年 |
老年 |
幼年 |
成年 |
老年 |
|
1 |
0 |
1 |
9 |
14 |
2 |
0 |
7 |
1 |
0 |
2 |
0 |
0 |
6 |
20 |
4 |
0 |
11 |
2 |
1 |
3 |
0 |
2 |
6 |
16 |
2 |
2 |
10 |
0 |
0 |
4 |
0 |
0 |
7 |
18 |
2 |
2 |
9 |
1 |
2 |
5 |
0 |
0 |
9 |
15 |
3 |
0 |
6 |
0 |
0 |
A. |
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 株 |
B. |
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 |
C. |
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 |
D. |
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 |
我国科学家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研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
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功能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
B. |
囊胚细胞②③都由细胞①分裂分化形成,但表达的基因都不同 |
C. |
移植前细胞和囊胚的培养都要放在充满 的培养箱中进行 |
D. |
移植后胚胎的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也影响母体激素分泌 |
某醋厂和啤酒厂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酒曲含有霉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醅含有醋酸菌;糖化即淀粉水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
糯米“蒸熟”与大米“蒸煮”的目的是利于糖化和灭菌 |
B. |
发酵原理是利用真菌的无氧呼吸与细菌的有氧呼吸 |
C. |
醋酸发酵过程中经常翻动发酵物,可控制发酵温度和改善通气状况 |
D. |
啤酒酿造流程中适当增加溶解氧可缩短发酵时间 |
下列中学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 |
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
B. |
观察酵母菌时,细胞核、液泡和核糖体清晰可见 |
C. |
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黑藻叶肉细胞呈正方形,叶绿体围绕细胞核运动 |
D. |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在低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
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 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 和 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 抑制 酶活性, 抑制乙烯合成。花后 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
B. |
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 酶的合成 |
C. |
酶失活, 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 |
D. |
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 消除 |
为精细定位水稻4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用纯合抗虫水稻与纯合易感水稻的杂交后代多次自交,得到一系列抗虫或易感水稻单株。对亲本及后代单株4号染色体上的多个不连续位点进行测序,部分结果按碱基位点顺序排列如表。据表推测水稻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随机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位点1…位点2…位点3…位点4…位点5…位点6… |
|||||||
测序结果 |
A/A |
A/A |
A/A |
A/A |
A/A |
A/A |
纯合抗虫水稻亲本 |
G/G |
G/G |
G/G |
G/G |
G/G |
G/G |
纯合易感水稻亲本 |
|
G/G |
G/G |
A/A |
A/A |
A/A |
A/A |
抗虫水稻1 |
|
A/G |
A/G |
A/G |
A/G |
A/G |
G/G |
抗虫水稻2 |
|
A/G |
G/G |
G/G |
G/G |
G/G |
A/A |
易感水稻1 |
示例:A/G表示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一条 上为 碱基对,另一条 上为 碱基对。
A. |
抗虫水稻1的位点2﹣3之间发生过交换 |
B. |
易感水稻1的位点2﹣3及5﹣6之间发生过交换 |
C. |
抗虫基因可能与位点3、4、5有关 |
D. |
抗虫基因位于位点2﹣6 之间 |
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 泵把 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 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 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 稳态。如图是 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质膜 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 )影响玉米 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
B. |
可能通过调控质膜 泵活性增强 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 的积累 |
C. |
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 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 泵活性有关 |
D. |
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 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