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和。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供作物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其生理原因是。
(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
)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
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当
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当
时,可采取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光最有效。
(4)用适宜浓度的2,4,-处理番茄花蕾可提高坐果率。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施用2,4-
的最适浓度。。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的名称是。
(2)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上的分子,释放出,并经传递最终生成
。
(3)在暗反应中,必须与
(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
被固定的第一步。
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今日到
也可与
结合,生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
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
浓度下,每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量的差值是mg。(相对分子质量:
-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的
|
B. |
只要提供
|
C. |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
|
D.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
|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1)如图表示、
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
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
浓度为300
-1(接近大气
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原因是。
(3)当植物净固定量为0时,表明植物。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由此可知,玉米属于植物,小麦属于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种,即。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A. | 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B. |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C. |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 |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