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对黑藻和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两种藻类的净光合速率(单位为μmol O2·m-2·s-1),请分析回答
(1)黑藻在光照条件下消耗[H]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O2的场所为叶绿体的_____。
(2)图1两曲线的交点代表黑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衣藻的净光合速率,衣藻和黑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图2为30 ℃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为63 μmol·m-2·s-1时,限制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图(一)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氧气的吸收量为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CO2总量为b,当O2浓度在 (填字母)范围内时,则a=b。细胞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密切相关:一方面水是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原料;二是因为细胞内 水的含量影响呼吸强度。
(2)图(二)为甲、乙两种蔬菜在最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甲与乙比较,G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 。H点时影响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F点时,甲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
如图为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 法分离。在甲图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________移(左、右);由b图可知,3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______。
(3)从b图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温度为________左右,并且要选择________色的玻璃。
(4)在甲图中的Ⅱ和________(Ⅰ、Ⅲ、Ⅳ、Ⅴ、Ⅵ)属于同一种物质。在a图的B点时,植物体中,甲图中Ⅲ和Ⅵ的质量关系是Ⅲ________Ⅵ(>、=、<)。
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下降)。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③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 |
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 |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 |
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
下表表示某地环境因子和两种植物的相关数据统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刻 |
光照强度/lax.m-2.s-1 |
温度/% |
湿度/% |
空气中CO2/μmol.mol-1 |
紫藤胞间CO2/μmol.mol-1 |
国槐胞间CO2/μmol.mol-1 |
8:00 |
593 |
30.4 |
49.9 |
381 |
329.5 |
214.5 |
10:00 |
1385 |
31 |
51.8 |
295 |
67.8 |
77.06 |
12:00 |
1473 |
32.4 |
38.3 |
343 |
205.6 |
205.6 |
14:00 |
1042 |
32.4 |
29.5 |
248 |
314.6 |
220.6 |
16:00 |
832 |
32.7 |
28.9 |
246 |
335.2 |
234.2 |
18:00 |
97 |
28.8 |
24.9 |
260 |
350.1 |
250.1 |
(1)上午8点,空气中CO2浓度极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
(2)两种植物在12点均未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从表格中数据来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上午10点,国槐胞间CO2浓度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其原因是此时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给紫藤供应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18O2。分析其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
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图中B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_____________。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4)利用上述装置测定该植物20℃时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相对值)的过程中,容器内CO2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
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 1 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 1 分子 Pi (无机磷酸)。请回答:
(1)光反应中与能量转化有关的过程是( )
A.叶绿素a释放高能e
B.生成氧气
C.H+在类囊体腔内的积累形成内外质子梯度差
D.合成ATP
E.合成糖类
(2)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场所是 ,CO2被__________化合物固定后,还原生成糖。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是( )
A、酶 B、无光照 C、有光照 D、适宜温度
(3)磷元素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外,也是叶绿体内磷脂和___ _____的组分。 磷脂可构成叶绿体的 。
(4)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 则进入叶绿体的___ ___数量减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__ ____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_____ __数量下降, 卡尔文循环减速。上述这种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__ ______。 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酸将用于______ __,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
图一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图二装置中的甲、乙、丙三只广口瓶容积均为500mL,在乙瓶中用溶液培养法培养一株该植物 (实验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乙瓶中的植物及培养液的体积忽略不计,假设该植物呼吸作用利用的有机物只有葡萄糖)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__ __,线粒体中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 ____。
(2)图一中在叶绿体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的是________,能在人体细胞内能发生的是_________过程,有ATP产生的是________过程(均填图中字母)。
(3)为检测图二装置中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关闭A打开B,先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1小时,检测丙瓶内气体,发现氧气浓度下降了3%,则丙瓶内气体体积_____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再给予装置1小时适宜光照,检测丙瓶内气体,发现氧气浓度比初始状态上升了7%。假如该植物合成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则这1小时内该植物光合作用共产生氧气____________ml。打开A,从甲瓶的“取样品活塞”处抽取气体,直到将整个装置中的全部气体抽尽,得到的气体与实验前相比大约相差__________ml。
(4)若乙瓶中通入18O标记的氧气,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葡萄糖中 (可能/不可能)有18O标记。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__________。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
C.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h点对应 |
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
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
(“NaOH”或“CO2缓冲液”)溶液;“一定条件”的一个关键处理是指 。
(2)据乙图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光照强度为6 KLX是绿色植物的 。适当提高CO2浓度,图乙中的E点将向 移动。
(3)为了相对精准测定某光照强度的光合速率,还应增加一实验装置,请简述装置 。
(4)丙图中的a、b、c、d表示物质,则a表示 ,d 表示 ;b还原形成的c (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此还原过程需要提供光反应产生物质 。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应用的规律提炼题组题,针对光合呼吸曲线识图分析而设置)
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下图1。下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处于图1中的CD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l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四个,编号l、2、3、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改不合理的是( )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
为探讨盐对某生物燃料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的CO2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_________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___,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________________中。
(3)当NaCl浓度在200-250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前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