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乙表示某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时和19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若丙图曲线是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测定的,适当提高CO2浓度,B点 移,C点 移。
(3)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
(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 (大于、等于、小于)300mg。
(5)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 。
下图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换的模式图。图中A~E为物质,①~⑤为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
(1)物质A的名称分别是 。
(2)C3转变成(CH2O)需要的条件有 。
(3)若光照不变时,突然降低CO2的供应,短时间内 ATP相对含量变化是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在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中,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受光的部位,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换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运用的实验技术主要是 。
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在温度适宜、加有适量培养液的密闭玻璃容器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0~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是因为 消耗了氧气。
(2)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总量会持续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但速率会
(3)该小组研究某湖泊小球藻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①探究小球藻细胞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可采用 法进行分离,通过观察滤纸条上的 判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多少。
②多云天时C3的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直接原因是 。
图甲表示某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吸收O2和释放O2的状况,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其中a表示 ,b表示 。
(2)当突然停止光照,图甲中c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 变”)。
(3)图乙中A点时,该植物生理活动的特点是 。
(4)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1%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 浓度升到0.3%时,A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30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大 |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加快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高温使酶活性降低 |
D.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下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下CO2吸收量(mg/h) |
1 |
1.8 |
2.5 |
3.2 |
3.7 |
3.5 |
3 |
黑暗O2吸收量(mg/h) |
0.5 |
0.75 |
1.0 |
1.5 |
2.3 |
3 |
3.5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开始减少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在30℃-35℃间的某温度时会相等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和B植物呼吸速率较大的是植物 ;图2中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基本一致”)。
(2)对绿色植物的叶片来说,光照强度大于图1中b点时,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
(3)若图1表示某植物在最适温度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将温度调到30℃ ,图1中b点将向 移动。
(4)丁图表示在密闭装置中测得的CO2变化量,在15℃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的 倍。
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下左图是这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曲线,下右图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左图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1、b2、c)下的生理状态。据图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
(2)Ⅱ、Ⅳ状态对应的光照强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图字母)。
(3)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4)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下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滨藜、细辛两种植物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
(5)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 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___;若要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方法,其原理是__ _____;增施有机肥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则d点将发生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缓冲液能补充CO2,保持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都产生了 。
(2)在达到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外部制约因素是 是 一定的,内部制约因素是 是有限的。假设呼吸速率不变,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则 CO2补偿点将会 移(左或右或不移动)。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在较强光照下,刻度毛细管内水柱将 移(左或右或不移动),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 速率。
(4)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两处改进:
① ;
② 。
对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三条曲线,图甲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图乙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丙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 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 ② 。
(2)由图甲看,当植物生长在缺镁元素的土壤中时B点向 移动。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环境温度大于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当环境温度为 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如图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
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图1是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是将辣椒植株置于C0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
的CO2吸收速率,请据图分析:
(1)将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____。若停止图l中甲的供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将会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2)图2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当光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2____M1(填“>”、“<”或“=”)。
(3)35℃条件下,如果将纵坐标改为氧气的吸收速率,请在答题卡上画出曲线。
下图甲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10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5 klx,则1 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mL。若此状态下植物叶片的呼吸熵(CO2/O2)为0.7(呼吸时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 mL CO2。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