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l、1 |
下列细胞或生物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 洋葱表皮细胞 ③ 人的精原细胞
④T2噬菌体 ⑤ 人的神经细胞⑥ 人的骨髓细胞
A.①②③⑥ | B.①③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④⑤ |
一株红花植株上开满红花,其中仅出现一朵白花,则白花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A.植物发生性状分离 |
B.相关体细胞发生隐性基因突变 |
C.相关体细胞发生显性基因突变 |
D.相关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丢失了包含红花基因的染色体片段 |
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④环境条件的变化 ⑤染色单体互换 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①②③④ |
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氢键总数减少了一个(A—T间2个,G—C间3个),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
B.突变后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 |
C.突变后的基因中A与C含量可能不占该基因总碱基的一半 |
D.该基因突变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下列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范畴的是( )
A.无籽西瓜 |
B.白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红眼 |
C.21三体综合征 |
D.无籽番茄 |
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 )
A.最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 B.最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
C.不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D.最可能发生了易位 |
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属于易位 |
C.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 |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因而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端粒酶),胚胎干细胞中也有端粒酶。据此分析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