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201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因而是两个物种 |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筛选过程不会引起番茄种群的进化 |
B.①过程说明,抗病与高蔓均为显性性状 |
C.过程②可以选择F1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D.过程③体现了所有高等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
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子叶黄色和绿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B.Y基因在细胞核内转录翻译为SGRY蛋白 |
C.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加和替换 |
D.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③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 |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 |
C.图示整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
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现有纯合的野生型小鼠若干,经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经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让该突变型小鼠与多只野生型雌性小鼠杂交,观察并分别统计子代雌雄小鼠中突变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
雄性小鼠 |
A |
雌性小鼠 |
B |
A.如果A=1,B=0,则说明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B.如果A=0,B=1,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如果A=B=1/2,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
D.如果A=0,B=0,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条 |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C.肺炎双球菌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D.遗传平衡状态下的种群,基因重组现象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可能不可行的是( )
A.先杂交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 |
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根尖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可培育出目标植株 |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 |
D.诱导两种植株的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幼苗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再发生变异 |
B.表现型不再受环境的影响 |
C.丰富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
如图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途径是I→V |
B.通过II→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
C.通过III→VI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D.过程VI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将某种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是培育出的新物种 |
B.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如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组成相同 |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都是2N |
C.图示整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
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的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变异的原因是染色体畸变 |
B.荚膜多糖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
C.一个环状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
D.转录产生的mRNA须经过加工后才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