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
B.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
C.突触小泡移动到突触前膜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
D.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既能释放兴奋性递质,也能释放抑制性递质 |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
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 D.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
C.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并以此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
D.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实现的机体动态平衡 |
当一个人突然看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D.激素调节 |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
B.草履虫等动物完成反射都依赖此结构 |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D.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兴奋始终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1 |
2 |
3 |
图示 |
||||||
A |
自身免疫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
B |
内环境 |
细胞内液 |
细胞外液 |
|||||||
C |
核酸 |
酶 |
质粒 |
|
||||||
D |
原核生物 |
细菌 |
生产者 |
|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分 |
反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 D.效应器 |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 B. |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
C. |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 D. |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