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 |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
关于生命科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来分离新鲜绿叶中的色素 |
B.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肝脏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C.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调查其发病率 |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后放置盖玻片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 |
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
B.动物在群落中有分层现象 |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分布有差异 |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
下列关于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
B.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 |
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以改变演替速度 |
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
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
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
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 |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 B.温度、光照 |
C.温度、温度 | D.光照、食物 |
在调查一块方圆2平方米的农田中估算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4只 | B.48只 | C.120只 | D.144只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