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群落的主要类型
高中生物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厌氧呼吸
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乙醇的含量过高及溶液pH下降等原因
D.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矛隼在某地区70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无迁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在70年内数量呈周期波动
B.前40年,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150只
C.图中P点到Q点种群数量表现为指数增长
D.病原物对该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池塘中甲、乙、丙、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鱼的同化量除用于呼吸消耗、被乙捕食和分解者利用之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B.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分布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C.曲线Q表示初生演替,曲线P表示次生演替
D.曲线P中,演替到d点时一定形成了森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只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B.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时,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时,只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

(1)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因为有些昆虫       ,所以,不能都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
(3)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单一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则属于者。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4)图乙中方框内的内容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鸟类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可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因此,对特定区域鸟类数量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的变动及其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次生杂木林
55
11.5063
灌丛
51
16.3581
农田
21
3.9417
人工马尾松林
23
14.3857

(l)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属于__________,该组成成分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渠道增多,功能更加完善。
(2)次生杂木林、灌丛、农田及人工马尾松林等的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
(4)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______________。
(5)鸟类数量的调查方法有多种,以下可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计数鸟的鸣叫 ②计数鸟巢的数量 ③样点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固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计数) ④样线(带)法(是指观察者沿着固定的线路活动,并对所见到的样线两侧的鸟进行计数) ⑤物种丰富度法(是指数算鸟种后,制作鸟种名单,并从鸟种名单了解该地区的物种程度) ⑥标志重捕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桑园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桑园中蚜虫的年龄组成
C.“b点时,七星瓢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说明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C.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分布,属于群落的特征
D.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b点增长最快
C.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农田中的玉米均匀分布
C.2012年,河北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0.04‰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形与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

A.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B.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C.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

取样地点
F1取样总数/条
F1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号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
1546
1450
96
15.10:1

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   )
A.1:1:1:1      B.3:l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