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请据图中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理想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________。其种群数量存在________值,图中阴影部分代表________。
(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其调查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演替是群落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
B.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C.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并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
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1).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2).根据调查统计的 ,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以利于鼠害防治。
(本题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右曲线。
(5)结果分析:
该试管中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_______个,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问题探讨:
①每天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数目,每天取样的时间应该______________。
②在整个七天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方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C.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下列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二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图一中②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一中的_____等过程。
(3)参与图一过程④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图二中A表示_______的能量,B表示_______的能量。B中的能量除了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
(5)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6)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能量流经乙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其组成的食物链。
(2)ab段甲种群数量降低的原因是 。
(3)图2中的C的含义是 。
(4)乙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 _ _(用字母表示)。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可以是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 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这属于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包括
;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 。
(2)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死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 。
(3)若澳洲大草原的总面积为250km2 ,兔子的K值为9000只,某次调查发现兔子种群数量为55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种群密度为 ;当兔子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请写出能量流入兔子体内后的去向 。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据图回答: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 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 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 (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 B.水体溶解氧较高 |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
(1)如图a所示,单独培养三种草履虫时,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_______型增长模型。获得该曲线,需要每天定时记录,应该在_______下对血球计数板小方格中的草履虫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进行估算。
(2)图b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的结果,由于前者的繁殖能力比后者强而占有更多的资源,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_______关系。
(3)图c为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所以分布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___________,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_。
(2)据图(甲)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_(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_(填“A”、“B”或“C”)。
(3)图(乙)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_。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_________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工作者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约为( )头。
A. 30 B. 32 C. 64 D. 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草原所捕获老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该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年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理论上计算,第n代中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_____头。
A. a×8n-1 B. a×8n+1 C. a×8n D. 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鼠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_增长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