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

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B.检测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C.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使用杀虫剂对害虫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D.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1/2)n],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生物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_________(填字母)段分裂时期中,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填结构名称)。
(5)现使用秋水仙素能使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CD段,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于多倍体与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无子番茄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后代都是无子的
B.无子西瓜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所以没有育种价值
D.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基因型为Ab的小麦的概率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某作物资源包括: 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 ③高产、晚熟等纯合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和C的培育只能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能够促使细胞融合 B.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D.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分校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种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Ⅱ、Ⅲ、Ⅳ号染色体各一条和X、Y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若图中基因D突变,则将会突变为基因d
C.图中基因A与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若此果蝇产生了含YB的配子,则说明此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
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 ,判断依据是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
(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 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

来源:2016年四川资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染色体是细胞内DNA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
B.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引起的遗传病
C.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无法复制而发生联会紊乱
D.若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一定是父亲产生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所致
来源:2016届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 (用虚线表示)和性染色体 (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正常雄性个体产生含基因A和X的雄配子概率是1/4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
C.突变体Ⅱ发生的变异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突变体Ⅲ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来源:2016届上海浦东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表现型为非糯性紫株与 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子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 ,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 等操作。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的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请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绿株的基因组成。

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图中染色体,最好选择处于减数第 次分裂 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查之前,有人认为F1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产生F1中绿株。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 杂交,得到种子(F2);
第二步:F2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植株的紫色:绿色为 ,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植株的紫色:绿色为 ,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的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C.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D.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来源:2016届浙江杭州高三上学期七校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