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C.将分裂形成配子 | D.将分裂形成体细胞 |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
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
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
下列对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必备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条母链都起模板作用 |
B.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
C.复制需要酶、能量与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
D.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分裂期 |
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染色体的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的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中,RNA大部分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2)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在结构上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不同之处有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 |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 |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l/2 |
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 |
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 |
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 |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
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 |
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
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 |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
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出现染色体 |
C.蓝藻细胞在进行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
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DNA和RNA |
B.RNA和蛋白质 |
C.DNA和蛋白质 |
D.糖类和蛋白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