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与基因突变有关的问题:
(1)基因突变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也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于______________发生错误而自发产生。
(2)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原因之一是密码具有________现象。
(3)若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但氨基酸数目不变,则引起该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DNA分子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突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某科研小组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图3-8-4所示)进行了以下实验:
图3-8-4
步骤: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原基因,突变后的基因不做标记;②加热上述两种基因的DNA片段使之成为单链,然后进行DNA分子杂交;③制片、染色,用电镜观察由一条标记链和一条未标记链组成的杂交DNA分子。
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预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
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⑪⑫⑬过程 |
下图1是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链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
将双链都有15N标记的1 个DNA 分子,放人含14N的培养液液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15N标记的DNA 分子的数量是( )
A.l 个 | B.2 个 |
C.4 个 | D.8 个 |
为探究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病毒是否能破坏哺乳动物的免疫监测功能,科学家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ERV)中的逆转录病毒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所示,________酶能与表达载体上的启动子结合,该酶来自________。以RNA干扰序列为模板经________过程生成的干扰RNA,通过________原则与ERV中逆转录病毒关键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该基因无法表达。
(2)被导入表达载体的ERV称为ERVKD。将等量的ERV和ERVKD分别注射到多只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结果如图乙所示。从图乙可知,两种肿瘤细胞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增长速率________,说明抑制逆转录病毒基因的表达对ERV的成瘤能力________。
(3)将等量的ERV和ERVKD分别注射到多只正常小鼠体内,一定时间后,统计小鼠的________,结果如图丙所示。实验组注射________,小鼠存活率高,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A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9% | B.18% | C.23% | D.24% |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
下列选项中的比例符合1:1的是
A.用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一代后产生的有放射性15N的DNA分子和无放射性15N的DNA分子数量之比 |
B.酵母菌消耗3mol葡萄糖进行厌氧呼吸和消耗2mol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所产生CO2体积之比 |
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 |
D.并指患者(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与正常人婚配后生下一正常女儿,则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和患并指的概率比 |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
基因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
临床表现 |
A |
第14号 |
β-肌球蛋白重链 |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
B |
第11号 |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
C |
第1号 |
肌钙蛋白T2 |
轻度肥厚,易猝死 |
(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_种。
(2)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4)如果用导入正常基因方法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能达到治疗目的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治疗需应用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
B. |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 |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
D. |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和 。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右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编号⑥的中文名称: _。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______个,碱基________对。
(3)若以右图中左边这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则形成的RNA链的碱基顺序由上往下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