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关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相互转化的问题。
下图为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C表示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物质A___________;物质B____________;物质C___________。
2.过程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中,分解产生的二碳化合物进入_____________循环,彻底氧化放出大量的能量。
3.就反应类型来说,①和②均属于___________反应,但两者有所不同,描述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可以相互转变,那么人体每天是否可以少摄入或不摄入蛋白质?____请作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增加 |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 |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
C.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可提高血糖含量 |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 |
下图是葡萄糖部分代谢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能进行a、c、d、e、f、g生理过程 |
B.乳酸菌的d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
C.d生理过程比b、c生理过程能量利用率高 |
D.进食1小时后,机体直接通过体液调节维持血糖平衡 |
下图表示甘油三酯在脂肪细胞中代谢途径,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甘油三酯的运输携带者主要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
B.途径⑦所示的甘油、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可送至肝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
C.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④和⑤,而肾上腺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②和③ |
D.血液的甘油三酯主要来源是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脂肪细胞中利用甘油、脂肪酸的合成 |
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乙两种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甲结构中产生的ATP (“可”或者“不可”)供乙结构利用;乙结构中产生的CO2到相邻细胞中的甲结构中被利用,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甲的D结构中能发生反应,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是由于D中含有 。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在甲结构中发生的总反应式: 。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 (填名称)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0C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
C.唾液淀粉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
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 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③葡萄糖脱水缩合 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含量比正常人高 |
B.脂质代谢与肝细胞密切相关 |
C.该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
D.该病的直接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陷 |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两个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 。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_________个。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__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__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不可能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 |
B.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
C.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
D.胰岛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
如图表示人体内氢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NH2 |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
D.在O2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
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
D.在糖尿病人体内,图示过程减弱,脂肪分解增加 |
材料1 《自然》杂志报道了治疗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依据的原理是:癌细胞会吸收正常细胞无法吸收的某些有毒物质,因此可用有毒分子杀死癌细胞。研究者发现,控制合成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是将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必要充足条件,即MCT1是3-BrPA的一个生物标记物,由此借助3-BrPA来杀死某些癌细胞,因此细胞MCT1的表达水平与3-BrPA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关联性,没 有MCT1的癌细胞将不会对3-BrPA治疗产生反应。
说明:图示 3-BrPA作用癌细胞机理(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表格中数据是研究者用3-BrPA对正常细胞和4种癌细胞进行死亡率实验得到的数据 。
⑴.从图12中可以推断MCT1可能是
A.受体 B.载体 C.抗原 D.抗体
⑵.从图中可以推断3-BrPA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呼吸的 阶段(填具体名称),从而使癌细胞无法正常代谢而死亡。
⑶.表中各细胞死亡率不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⑷.从材料中获得信息可以推断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其对3-BrPA的敏感性最强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其具有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
C.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表达的场所是细胞的核糖体
D.细胞MCT1表达水平越高,其对于3-BrPA的敏感性越强
材料2 研究者测定癌细胞3的细胞周期。方法: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癌细胞3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得相应变化,如下表
取样时间(小时) |
对应变化 |
0 |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
3 |
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
5 |
细胞X着丝粒开始分裂 |
6 |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15 |
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
78 |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
⑸.癌细胞3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 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高分子物质是 。
⑹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原因 。
图为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示意图, 图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物质名称。 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A.③过程主要在动物的肾脏中进行 |
B.参与![]() |
C.通过①过程能改变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
D.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