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综合题
高中生物

早在一百多年前(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C.Engelmann用巧妙的实验研究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并在丝状绿藻的悬液中放入一些细菌,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丝状绿藻各部分的聚集情况。
(1)丝状绿藻多聚集在悬液中的什么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细菌的聚集位置与丝状绿藻的位置相同.则其异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A,B,C,D,E,F,G不同波长光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该丝状绿藻长期放在D色光下照射,丝状绿藻将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情况下丝状绿藻周围的细菌呈均匀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和紫外光能否被丝状绿藻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1分,共12分)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①过程使用的酶是                       ;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             等,其中启动子是           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         ,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和             。若转基因绵羊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类蛋白质,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这种转基因动物称被为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若使用的棉花受体细胞为体细胞,⑤表示的生物技术是             。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             ,以                                    作为探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400m×200m的池塘里,捕获了550尾鲫鱼,全部做上标记,又放回了池塘。一周后,又从这个池塘中捕获431尾鲫鱼,其中带标志者12尾。请问:这个池塘鲫鱼的总数是__________,鲫鱼的种群密度是每平方米水面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a          b         c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教材填空。
(1)           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自由组合。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          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人类某种遗传病遗传的系谱图。

请分析回答:
(1)据系谱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有            
(2)若控制该病的基因(a)仅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X染色体上基因遗传规律,在第II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I2中的致病基因传给了III代中的       (填个体编号)。
(3)若该系谱图所示的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引起该病的原因是指导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出现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这种变异类型叫做           ,若III5与一个既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又患色盲的女性婚配,则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____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_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4)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他们推测这是R基因和A基因整合在杂交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注:用(·)在染色体上表示相关基因位置,染色体上有抗倒伏基因用R表示,没有用R表示,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用A表示,没有用A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结构[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填写图中代号)。
(3)图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写图中代号)和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4)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5)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6)若此图表示的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应该再补绘的一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①]细胞膜)

(1)比较图1和图2两种细胞,两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图1细胞有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细胞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_____  __、[   ]_____  __。
(3)图2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_____  __、[   ]_____  __。
(4)如果图2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
(5)若图1表示某内分泌细胞,向该细胞中注入含3H标记的亮氨酸,在该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中,放射性出现的结构依次是:                          ,该过程需要[   ]_____为其提供能量,若要用显微镜观察该结构,则需要用___  __进行染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甲          乙                  丙                    丁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       。(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4)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24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以葡萄糖量来计算)总量是    mg。
(5)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      (左/右)移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是     染色体上的_____(显、隐)遗传病。
(2)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通过这两种方法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                
(2)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牛D应处于适合的生理状况,此时可利用激素对受体进行              处理;此外,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3)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                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                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4)胚胎移植的优势在于供体的职责变为                             ,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承担。
(5)自然条件下防止多精入卵有两道屏障,它们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和                    
(6)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        处理,卵细胞则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从进化的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群______        ______不同。
(2)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
                  信息。
(3) 下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E依次表示华南虎的                                 。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_______。

(4) 如何解释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就变得异常困难:                                                           
(5)下面表格是某群落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情况调查表,单位102 kJ/(m2.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g
Pn
R
X
870.7
369.4
501.3
Y
211.5
20.1
191.4
Z
141.0
61.9
79.1

 
A.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约为24.3%
C.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 ×104 kJ
D.由于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表示生物体内主要生命物质形成的示意图,乙图表示细胞的模式结构。请据图回答:(提示:Ⅰ过程为转录;括号内填写编号或字母)

(1)甲图中,Y是     元素。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是(      )               
(2)乙图细胞1的分泌物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细胞2,体现细胞膜             功能。
(3)乙图,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细胞3传到细胞4,原因是                                     ,神经递质的释放需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
(4)发菜细胞与细胞5的主要区别是                                 
(5)具有细胞5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最可能属于                     成分。若该生物的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字写出①—⑤的名称。

                             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