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高中政治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探寻“十一五”以来民族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拯救并实现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再生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材料二:2011年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在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多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不顾新疆各族人民福祉,鼓吹民族分裂主义,策划组织实施暴恐活动,给新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以震慑敌人、鼓舞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对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表明了对暴恐活动绝不姑息、绝不妥协的鲜明态度,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材料二   2013年5月6日,美国国防部抛出了《201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总体基调仍是“中国军力发展很快”“中国是个威胁”等。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来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借此牵制中国,渔翁得利。美国国防部年复一年发表这样的报告,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指手画脚,散布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不利于双方互信与合作,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1)阅读材料一,运用民族的相关知识,说说国家和公民应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2)阅读材料二,运用主权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说明美国怎样做才能发展良好的中美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新疆分裂势力活动频繁,仅2013年以来,就制造了十多起针对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和普通民众的暴力恐怖事件。有关部门表示,要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请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的知识评价我国对待新疆分裂势力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4年4月27日-4月30日视察新疆工作,受到新疆各界的热烈欢迎,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已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在1亿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里,超过70%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中国现在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同时,1100多个民族乡的建立也实现了对自治制度的补充。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趋于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和一般地方行政单位的差别就在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相应的地方同级权力,同时还行使自治权。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货币流通和人心相通的互联互通做起。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了400亿美金的丝路基金,筹建1000亿美金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确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的政策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将怎样改变沿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4月30日19时许,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外发生爆炸。这一暴行极大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全力救治受伤人员,迅速侦破案件,严惩暴徒”“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宣示了党和政府对暴恐行为绝不妥协、绝不姑息的鲜明态度,彰显了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安全的坚强决心。
材料二 当前,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新疆人民盼的是稳定、求的是团结、谋的是发展。四月的一场倒春寒,阻碍不了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进程,挡不住天山南北各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才是主旋律;生活幸福、社会和谐,才是主基调。
(1)从国家性质和政府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暴力恐怖行径,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
(2)运用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如何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
(1)请说明在促进地区发展过程中,新疆人民政府应坚持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并简答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要求?
(2)请说明在促进地区发展过程中,新疆党委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参加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强调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就能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1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2000多年前,中国又开通了前往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 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提高了航行效率。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已综合运用了物标导航、罗经指南、天文定位、计程计速等较高水平的航海新技术,为航海家达·伽马从大西洋横渡印度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交流。
材料三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有存在矛盾等。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论证A.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B. 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A、B两个角度任选一个作答)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的启示,分析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3)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我国如何推动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四点建议。
(4)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体现了创新思维,由此有人认为,创新只会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请运用创新社会作用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B. 有人认为,既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风险,那就应该尽量不为。请依据材料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给予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参加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强调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就能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1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力破“一考定终身”陈规;实行不分文理政策;力改“唯分数论”,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取消学科奥赛、体育艺术等6项鼓励性加分项目,保留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5项扶持性加分项目。
(1)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学思想。
(2)有同学认为,我国高招政策向特殊学生群体倾斜,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但违背了平等原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
材料一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材料二   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为了扫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障碍,应当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 “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材料四  泉州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市委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6年泉州文化强市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努力树立泉州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四,谈谈泉州市应如何建设文化强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地处深山峡谷中的云南省独龙江乡。 这里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解决独龙族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新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启动对独龙江乡的整乡帮扶,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原始生态,发展绿色种养业,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行职业教育全覆盖。2014年底独龙江公路隧道的全线贯通密切了独龙江乡与外界的联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独龙族代表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独龙族正在党和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同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针对独龙族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2)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正确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西藏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有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年至201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6批共落实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100多亿元。
材料三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材料四 195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使世局新疆的13个民族绝大部分建立了自治机关,行使了自治,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充分利用区域自治所赋予的发展权利,沿着繁荣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结合课本知识,简要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