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对历史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材料二 山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驶向“文化强省”的航程中,山东驶出了“三驾马车”:一是文化体制的改革,二是文化的创新,三是文化惠民,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身”。
(2)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驶出“三驾马车”实现华丽“转身”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文艺妙语摘录: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有生命力;文艺不能一味追求利润,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防止千篇一律,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紧紧牵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体制改革是怎样做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自西方现代主义,也自中国古典文学。
材料二:中国作协的贺辞指出:“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的成功给我国文学创作带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珠算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 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珠算申遗成功,对于文化传承、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还无法确定珠算申遗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但其成功对于缓解珠算传承中遇到的困境,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材料二:珠算成功申遗的意义不仅在于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发扬。首先我们自己要加大保护力度,拿出具体措施进行广泛普及,不能依托申遗来被动保护;其次要加大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坚守文化之魂和文化之根。最后要结合时代发展,让传统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的珠算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保留和传承珠算文化?
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
请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完成下表。
观点 |
体现的道理 |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
(1) |
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丰富家风文化的内涵,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
(2) |
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
(3) |
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
(4) |
家风是最基本的教育,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等影响是全方位的。 |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2013年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这是近三十年以来首次在白天举办的的全运会开幕式。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 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意义。
无论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是实现个人和家庭的梦想,都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材料二:201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在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2)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优秀家风传承的意义。
(3)建设优秀的家风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家风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近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掀起收视狂热,在线观看人数数以亿计,登上中国收视率榜首。中华文化是东亚文化的源头,但韩剧的热播重创了中国对本国文化的信心:韩剧能做到让传统文化升华,为什么中国做不到?是体制出问题,还是创意出问题?某著名导演说:“每当一部影片送审,他都‘战战兢兢’,自己的翅膀和想像力都折断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重树中国对本国文化的信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理由。
(2)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各级政府都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爱民利民是大道 任性用权要追究。
材料二:“有钱就是任性”是网友调侃一件诈骗事件而引用的网络流行语,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爆使用。总理是用草根的语言表达民众的心声,传递了正能量,此语一出即被舆论热捧,,成为网络热词。“大道至简”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指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1)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应如何做到“有权不可任性”?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来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网友观点 |
体现的道理 |
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 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
(1) |
乙: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 |
(2) |
丙: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 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
(3) |
丁: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
(4) |
2013年8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选手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初中学生,为了准备比赛学校要求选手们熟读《辞典》、《字典》、《词库》等大部头图书。比赛不仅考查了选手的汉字手写能力,更考查的是选手对中国汉字的理解能力、对中国文化的领悟能力。同时它也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观看的过程,实际就是全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点润在心。这档节目开播以来唤起了民众对汉字的空前关注。因此,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听写本身,更在于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历史的铭记,是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为什么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