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材料二: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深入阐述中国主张。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1)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相关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观点说明各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什么是可能的?
(3)请你为建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儒学在两千多年中,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儒?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儒学、儒学精神,对现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经过转换,服务于现实?这也需要研究。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对待儒学应持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来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阅读材料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中国珠算与韩国泡菜、日本和食一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引起人们对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的反思。相比较韩国泡菜和日本和食,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可申遗项目可谓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但是我国在非遗项目的包装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上做得还很不到位,有人甚至借申遗大搞所谓的产业开发,破坏了中国“非遗”的形象。 
材料二: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一些理论家、批评家总以为只有当代西方的文艺理论先进、高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有合乎西方标准,才是佳作,否则,无论大众如何欢迎,都是次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放异彩?
(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二中部分理论家、批评家的观点。
(3)请你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为如何处理中国文艺作品与西方标准的关系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材料一: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定餐订票、预定酒店、投资理财、网上挂号等,这就是“互联网+”。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运用、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治理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材料三: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这就是“互联网+工业”;政府与互联网合作,将交通、医疗、社保等一系列政府服务接入微信,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这就是“互联网+政务”;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互联网+社会治理”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春节已是一半过年,一半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农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为一轮。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尤其在新春伊始企望未来之时,用愿望点燃生活,这种生活观被年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和无限迷人。这种对年文化不断加强,共同认同,成为中国人一股巨大亲和力和凝聚力之所在。年是自然的,年文化是人为的,它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年前一切筹备的目的都是为了家庭,反映了对家庭幸福的企望与尊爱。年文化是极严格的。它依照自己特有的内涵,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载体。拿物品来说,苹果代表平安,自然就成为年节走红的礼品;梨子有离别的味,在岁时便被冷落一旁;年糕可以用来表示高高兴兴,它几乎成了年的专利品。故而,年文化十分鲜亮。
材料二:欢快的鼓点、嘹亮的唢呐、色彩缤纷的秧歌服、桃红翠绿的秧歌扇、十里八村撵着看的村民……传统闹春活动曾经是农村过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新年变得更加热闹,给农民带来了很多欢乐。然而近年来,这种热闹的文化现象却已经慢慢从农村生活中消失了。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年味不像以前那样有滋有味了。究其原因,一是文化设施基础薄弱,文化活动不“接地气”,往往是“政府当主角,群众当观众”,有的地方建了乡镇文化站,却没有好的文化产品,建起农家书屋,却不符合百姓的口味;二是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文化失去了中坚力量和新鲜血液,后继无人;三是农村集体经济不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常常无人过问、无钱办事。
(1)结合材料一,分析年文化体现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克服农村过年面临的传统文化缺失以增强年味?
(3)针对材料二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造成严重浪费,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2013年8月14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2013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纪委下发通知,要求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新年贺卡或日历,这是继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打击奢侈浪费和贪污腐败的最新举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在全国倡导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理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战略目标。1954年,从“摆脱落后和贫困”的实际出发,首次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入认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大量剩余农业人口、效率不高的传统工业等实际,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内涵不同的目标彰显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其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改革方面已成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令,表达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根据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确立不同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原因。
(2)运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建议。
(3)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警示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1)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我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消亡境地。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某校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备向社会发出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
请你为倡议书拟定一个题目并简要写出这一倡议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某校兴趣小组就“法治”这一话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点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夸大功效、坑蒙拐骗、恶性竞争。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标志着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现质的转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总目标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材料三: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克服市场竞争乱象关键在于政府发挥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决定》所提出要求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2013年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这是近三十年以来首次在白天举办的的全运会开幕式。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 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有人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