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珠算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 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的珠算文化的认识?
2014年4月,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大幕。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而相比于上一季,人文情怀愈加升华,乡愁成为着力渲染的主题,对此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但也有观众认为,此举有重人文轻美食之嫌,情感和主题的先行未免过于刻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比于上一季,《舌尖2》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哪些道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的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2)从文化创新途径角度,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慕课,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互动的特点,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在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慕课课程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门课程可同时容纳数万人学习,学习者不分国籍,可24小时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还可通过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体验。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世界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因此,从2008年全球第一个慕课的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用户,短短几年间,慕课就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变化。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慕课为什么能推动文化传播与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一届政府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积极调整税收,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活力。201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2.3%,高出外贸总体增速14.7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平平。民营企业在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中“一枝独秀”。
材料二:对外文化贸易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部分。2014年,《中国好歌曲》成为中国首档输出海外的原创才艺节目,改变了过去一味依靠引进模仿海外电视节目的局面。从模仿到输出,中国综艺节目终于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
(1)图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13年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一枝独秀”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和“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实现从模仿到输出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上个世纪50 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材料三 打造“美丽浙江·中国梦”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也是每一个浙江人的期盼。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2)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美丽浙江·中国梦”的主题创建活动,请结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取代传统纯油耗型汽车势在必行。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经济学意义。
材料二 安徽奇瑞集团在总结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优势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被认为是汽车行业“技术狂人”的尹同耀,立足市场需求,带领着奇瑞集团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公司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此,奇瑞一方面注重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想法和需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奇瑞公司的成功对发展安徽文化的启示;并分析说明奇瑞公司成功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
(1)2013 年 9 月 29 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海自贸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试验田”。下列是自贸区推出的若干制度创新措施,请概括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制度创新措施 |
经济生活道理 |
创新一 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即除了清单上规定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划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了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 |
① |
创新二 自贸区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和社会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 |
② |
创新三 自贸区坚持各类投资者一律平等,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
③ |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突破和亮点,从经济领域说,就是这次所讲的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应197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了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的是“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回在总结以往我国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透过多方征求建议和意见。非常明确地说: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是如何探索市场机制的作用的?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以下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部分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图表中的问题。
材料 |
政治生活依据 |
意义 |
某市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定期集中接访群众,群众也可以不定期地向工作站联络员反映问题,向联络员收集整理反馈给代表。 |
① |
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拓展民主监督的新途径,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
某市政协建立了“专题调研、提案办理、专题协商、民主监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一大批协商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实践成果。 |
② |
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宪法为止,党章为本,保证党内法规体现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和要求。 |
③ |
④ |
材料四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推进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材料一:某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企改制,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给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本地工作。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指导意见》的哲学依据。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整治荧屏三俗后,各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前8个月,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十强中绝大部分为引进节目,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再到《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以致一连30档“洋模式”节目扎堆荧屏。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央视的《开讲啦》及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面对如潮的“洋模式”节目,广电总局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当年不得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
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广电总局有关规定的认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8分)
(3)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结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域文化通鉴·安徽卷》——安徽三大区域文化(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在饮食、民居、民风、民俗、方言、学术、戏曲和信仰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又相互借鉴,融合与趋同。这幅“安徽文化地图”,有助于传承、弘扬安徽地域文化;也成为宣传安徽、推介安徽、闪耀安徽、发展安徽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1)阅读材料一,分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科学发展·安徽篇》——生动描绘了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气魄的安徽人书写“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新篇章。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把握发展机遇;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加速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坚持将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向困难群众倾斜,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在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打好“文化牌”的。
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来,这个节目的版权购买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我国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约30多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优秀海外节目模式的输出,就像麦当劳一样,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股引进潮,有乐观者认为,引进可以迅速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客观上提升着中国电视制作行业水准的基准线。但反对者则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惰性”。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对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由某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节目《中国好声音》红遍大江南北。该节目是在国外某节目基础上,按照中华文化审美特征进行了改造。节目在讲述中国人故事、情感和梦想的过程中,嫁接并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取向,传递着可贵的励志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力量。该节目真实、真诚、善意、善良、美丽、美好,给那些锲而不舍、追逐梦想的人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精彩好看的同时,也传递了“正能量”。
材料二:正如《中国好声音》,越来越多叫好又叫座的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优秀节目不断涌现。但也有不少胡编故事情节、复制陈旧生活甚至低级庸俗只为吸引公众眼球等质量低劣的电视作品。盲目跟风、盲目追求收视率的短视做法,严重危害我国电视媒体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针。如何能继续独辟蹊径、创新制胜将是电视节目制作人下一个要征服的课题。
(1)《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创作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
(2)结合材料二,指出“文化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3)根据材料二,请你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就电视节目制作人如何“征服下一个课题”提一条建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