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事业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保障人民群众阅读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 B.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C.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D.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
“山寨”是2008年的一个标签。所谓山寨,通俗地讲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近些年星光大道、明星脸等模仿秀栏目就是一种山寨文化。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一味模仿,山寨文化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因为
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 B.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发展 |
C.文化发展必须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 | D.博采众长对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
( )15、2010年9月,以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为主线的电影《山楂树之恋》
热播,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这说明:
A.关注社会热点,才能实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B.发展大众传媒,才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C.坚持文化创新,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D.立足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
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新款中式服装于2014年3月23日出访荷兰,该服装在传统中山装样式的基础上加入西式礼服中的口袋巾元素,为庄重的外交场合带来时尚气息。这一服装设计说明文化创新要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③承袭传统,求异求新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图为“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和国画“中式民居”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素。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里长城图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反映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A.①② 8.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结束了“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节,“吃土族”又迎来了另一个大型促销日“黑色星期五”,具有欧美风、日韩风的衣物总会塞满女性朋友的购物车,而“国母”彭丽媛确是中国风的“铁杆粉丝”。这给我们的启示( )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②文化创新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外来文化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
④文化创新需要借鉴和融合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为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人民幸福追求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辨是非的“侠义”“江湖义气”,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彻底地改造 | B.全面地肯定 | C.全盘地否定 | D.批判地继承 |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 )的错误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白居易有诗:“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刘禹锡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四句诗共同体现了对_______的讴歌。
A.文化创新 | B.文化交流 | C.文化传承 | D.文化融合 |
2015春晚采用3D全息投影技术,使歌曲《锦绣》在动静对比中,实现传统与时尚、手艺与演艺的混搭,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这体现了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原创】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这一观点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频网站、手机等移动互联新媒体发展起来的“微电影”清新朴实、“短小精悍”,但是良莠不分,冲击传统院线里的大电影,不利文化建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微电影”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发展“微电影”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