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高中政治

千年古城扬州,贯穿城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只有文昌路一条,随着城市发展,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出行的需要。 2014年9月19日,历时三年建设的扬州瘦西湖隧道正式通车,这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瓶颈的制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瘦西湖隧道穿越国家5A级风景名胜瘦西湖,景区内唐城、宋城等历史文物众多,搞大开挖行不通,工程设计者依据扬州古城池演变的历史和考古规律,采取“单管双层”的盾构方法,把掘井打到-10米以下,从而兼顾了节约成本、集约资源、保护文物三方诉求。
隧道所在地层为硬质黏土层,针对此类地质的施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无成功经验可借鉴。为此,施工方成立科研团队攻关,通过对盾构机冲刷系统、泥水分离系统的改造,终于解决全黏土层盾构泥水处理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瘦西湖隧道建设工程所蕴含的唯物论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材料中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2015年南京将建成8条地铁新线,总里程突破300公里。鉴于南京地铁运营亏损状况,南京市物价局决定对地铁票价进行调整,并组织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做出按里程定价的三套备选方案(见表1)。2013年10月17日,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线网票价听证会,来自消费者、专家学者和各单位部门人员共21名代表参加听证会,多数代表选择方案一。根据听证会的建议、意见,市物价局在听证会方案一基础上,细化地铁线网价格,加大了对12公里以上中长线路优惠,并发行月卡、双月卡、季卡,降低市民交通出行成本。2014年7月1日起,南京地铁开始实行里程计费的新票制。

方案一
起步价2元10公里,10-22公里每1元6公里,22-38公里每1元8公里,38公里以上每1元10公里。
方案二
起步价2元9公里,9-23公里每1元7公里,23-41公里每1元9公里,41公里以上每1元11公里。
方案三
起步价2元8公里,8-24公里每1元8公里,24-44公里每1元10公里,44公里以上每1元12公里。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南京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的依据。
(2)在地铁票价调整过程中,南京市物价局从哪些实际出发,做出了最终决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片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雾霾天气未能根本得到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政府生态保护责任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因此,防治雾霾天气,政府、企业、个人都要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1)图片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哪些唯物论启示?
(2)结合图片与材料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3)结合图片和材料并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企业、个人应如何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博鳌论坛……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年”、搭建“汉语桥”等文化交流活动,更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如今,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中国茶、吃中国菜、学中华武术,到中国各地观光旅游,中华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认知和接受。
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如果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从唯物论角度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为目的。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决策,要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安徽永续发展。
(1)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知识谈谈建设“美丽安徽”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
材料二 进入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雾和霾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导致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安徽省相关部门启动《安徽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2)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3)依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建设“美丽安徽”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南非等非洲三国,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设“非洲:古老大陆的新崛起”分论坛,八闽学子对非洲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画”说中国与非洲:近些年来,中国既保持对非洲的传统援助,又与非洲开展了经贸、技术合作,帮助非洲充分释放发展潜能,“授之以渔”(图15),同时,中国也得到了非洲的支持。“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世界人民传递了哪些信息?
(2)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同学认为:“古老非洲大陆的新崛起需要中国‘授之以渔”。请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角度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话”说福建与非洲:福建农林大学发明的菌草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培育食用蘑菇、灵芝,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等,该技术已被推广到非洲大陆。2 0 1 3年3月,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的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并发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等专业优势,两校加强在汉语教学、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草拟了两个探究方向:A发展福建农业;B建设福建生态文明。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探究方向,并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所选的探究方向谈谈认识。
(4)假如你是名前往非洲的志愿者,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淡淡如何促进中非的文化交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发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材料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3年9月16日,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材料二 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时,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产业,但2011年文化产业只占2.7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就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L县气候宜人,农业基础雄厚,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号召中,全县干部群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部分干部观念陈旧,在“现代化即工业化”思想的引导下,盲目引进工业项目,结果远离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导致耗费巨资引进的项目因成本过高倒闭、破产;县政府常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策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本质”的有关知识,评析L县的发展思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对于那些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有人认为应当顺其自然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8 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试金石。安徽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提升幸福指数,建设生态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信息一  经济发展与幸福指数
近几年来,安徽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化率也有大幅度提升,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结合信息一,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为提高安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信息二  文化建设与幸福指数
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从建设“好”文化到建设“美”文化,提升了文化建设的新理念,丰富了文化建设新内涵;从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到提升“文艺素养”;塑造了懂得“美”的建设者和文化消费者。蕴含着丰富生态文化智慧的美好安徽提升了安徽人民的文化幸福感。
(2)结合信息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何如提升居民的文化幸福感?
信息三  生态文化与幸福指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与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信息三简述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