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高中政治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常说“仓廪实则知荣辱”,但仓廪实未必知礼节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经济不发达国家也可以有文化的富足。至于以经济建设代替文化建设,认为经济的发展能够自然地解决文化的危机,则更属无稽之谈。
材料二: 2011年 5月24日,国家六大部委领导齐聚北京,直面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的措施,既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责任,共同来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1)请运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仓廪实则知荣辱”这一观点。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国家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0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们自己去搞,闯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语)。现在的区域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才开始实施。如2004年福建省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想。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国务院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全面展开。
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中由先“闯”到反复论证制定规划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段时间, “三鹿奶粉致婴儿肾结石”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关注和思考。为此,某校高二(1)班的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作了一次专题调查,了解到以下一些情况:
前几年的苏丹红.高致癌毒大米.添加漂白剂的面粉.敌敌畏泡的火腿,再到今天的三鹿等22家的奶粉企业的毒奶粉事件,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提心吊胆。
10月23日,针对“三鹿事件”的发生,根据当前食品业的实际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对食品安全法草案做了八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广大人民也希望借助当前的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请从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修改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0月31日,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地球。
“70亿”的地球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曾几何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从家庭到国家,都渴望着人口的增加,认为人就意味着生存力、发展力。今天世界70亿人口压力的大背景下,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体系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堪重负。
(1)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说明你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
(2)从“生存力、发展力”到“地球的压力”,人们对人口增长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类对人口增长的认识错了吗?请运用真理的知识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0月22日,中国环境报山东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召 开。
材料一 会议指出,“十二五”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环境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政策指导、舆论监督、资讯服务作用,弘扬新时期环保精神,提升公众环境意识,让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环保宣传工作。
材料二 近年来,山东省瞄准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一大批重点项目跻身国家计划。同时,以科技创新作标尺,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剩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坚决压坚决砍;对那些节约型、环保型、短缺型等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潜力大的产业,坚决保猛支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2月21日,利比亚发生骚乱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在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从利比亚安全有序展开撤离行动。截止3月2日,我国政府从利比亚全部撤出中国公民35860人。
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成功撤离利比亚中国公民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失足,你可能马上站立;失信,你也许永远难挽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各地都着力梳理“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城市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并突出“诚实守信”的主题,深入进行诚信经营、信守合同、服务优质等方面的教育。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陕西省某部门首次发布新闻: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水域的鱼类已基本消失。近年来,红碱淖附近煤矿开采加剧,地下水流发生改变,大面积水域减少。
(1)请用“科学发展观”原理简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2)运用唯物论观点说明我们该如何解决此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名为“地球深部探测”的“入地”探测已全面展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勘探计划。这一计划集合了上千名科研人员,共实施大地电磁探测、地壳全元素探测等九个实验项目,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在深部探测计划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正在筹划详细揭示我国地壳结构的“地壳探测工程”,为保障资源供应、防灾减灾等提供全面的深部数据和信息。
(1)我国展开“入地”探测,获取地球深部数据和信息,能体现哲学上的哪对关系?
(2)请运用哲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展开“入地”探测?(选择唯物论或者认识论一个观点回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2年“国考”共计招录约18000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其中,地市县区这类基层职位将招录13000人,占总计划的73%,其中三分之二的职位面向应届毕业生。从这一数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向下”的政策引导。“向下”政策的引导,体现了国考更加重基层,重实践的招录趋势。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经济、调结构”仍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直至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作出了具体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国考”重实践招录的合理性。
(2)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所蕴涵的哲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某校高二(2)班同学开展“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行动”的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了下列看法:

A.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
B.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
C.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D.发展低碳经济,有时候会出现节能不减排、低碳高污染的情况。例如,太阳能是低碳的,但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高污染也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能为了简单的低碳而低碳。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同学们观点的正确性。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 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年前,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土地“大包干”为标志性事件,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率先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起步。从1978年到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4680元,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农村30年来的改革举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