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 B.科学的物质观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说明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党的思想路线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③中国共产党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西山著名的古老寺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1300多年。清雍正年间赐名十方普觉寺,因卧佛名盛,反而忽略本名,通称“卧佛寺”。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
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头脑自行生成的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澳门回归10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祥和,民众安居乐业。澳门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变,生活方式没变,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澳门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和同祖国内地日益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
B.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
C.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前,各方面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精确计算,对卫星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轨道、姿态等作了非常准确的预判,最终使“嫦娥一号”按照人们的设想摆脱地球引力,进人月球轨道。“嫦娥一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是的结果。()
A.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人类意志支配客观事物发展 |
D.透过现象看本质 |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C.都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正式发布。回答30~31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说明
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党中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在三年里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一做法体现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B.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C.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读右面漫画《变调》,回答28—29题。
右边漫画《变调》的哲学寓意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实事求是 |
B.思想要跟上变化的实际 |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下列选项与右边漫画《变调》体现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
B.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 |
C.吃一堑,长一智 |
D.一着不慎,满盘兼输 |
鲁人善织屦(用布和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问题。
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 |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
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徙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旺。这说明
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
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能生产什么 |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此回答问题。
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
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是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问题。
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
“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及时有效的;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