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当代,一个企业,其占地、厂房、装备、设施、流动资金等构成了有形资产。企业的自主技术、标准、设计、品牌、管理等知识产权,再加上企业的员工素质、研发能力、信息化程度、营销策略、诚信水平、公关形象、企业文化等,这些构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也非货币性的,但却是可辨认的,通过科学评估,也能同有形资产一样,被量化为货币,进行比较。两者的比例,标志着企业的竞争力与先进性。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比率都超过有形资产。
材料二:世界银行于2005年底正式公布了“2000年国别财富报告”。这个报告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近120个国家的财富构成基础,分析结果发现,越富庶的国家,有形资产所占比率越低,无形资产所占比率越高。报告称:“此次财富估算最令人意外的,是无形资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被研究的样本中,有近85%的国家,其总财富中有50%以上来源于无形资产。”
请完成: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代社会应当确立怎样的财富观?
以前,由于粮食只能卖给粮站,因而存在人为压秤、多扣水杂等现象,致使粮价偏低。2004年4月,国家推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各种粮食经营企业进入市场同台竞技,推动了粮价上涨。这主要表明
A.竞争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
B.充分的竞争有利于价格反映商品价值和供求状况 |
C.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
D.国家不再垄断和过问粮食市场 |
下列关于古典经济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它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 ④它正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美国的经济,甚至韩国、台湾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一种互补关系。假定生产1单位运输设备,日本需用800个工时,中国需用1 000个工时;生产1单位服装,日本需用900个工时,中国需用700个工时。尽管日本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但仍然可以多生产运输设备换回中国的服装,节约自己生产服装的劳动。假定不计算关税等其他费用,日本通过出口1单位的运输设备所换回的中国的服装,如果由日本自己生产,将多耗费个工时
A.180 | B.280 | C.300 | D.100 |
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可随意使用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致过多地分配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这一观点主要阐明了市场能够
A.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
B.调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
D.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老的政治智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无为而治”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该市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创造宽松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该市这一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A.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
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
C.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
D.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
经济学家李嘉图说,如果英国生产一定量的毛呢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酿酒则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同量的酒只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同量的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因此对葡萄牙来说,输出酒交换毛呢是有利的。他的观点强调
A.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B.任何贸易都是互利的 |
C.通过国际交换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
D.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
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并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是的结果
A.英国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
B.李嘉图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贸易 |
C.维护英国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的斗争 |
“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结果。这种经济的无序状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自由主义鼓励个人财富的扩张,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个人事务 |
B.亚当·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通过竞争性的劳动追求自我利益,并使市场资源配置调整到最佳 |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说明,个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会导致市场萧条的结果 |
D.古典自由主义论证效率时所不考虑的生产以外的因素,包括个人追求私利和社会荣誉的行为动机及其理性化的程度等方面 |
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
D.个人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是
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②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③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④全面科学地认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理论的错误成分是
①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创造的 ②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③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④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