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绸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也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而是一个承载文化的载体。 某集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技术,每年开发新产品320多个、设计新花型3500多种、设计品牌女装850多种款式。上海APEC峰会各国首脑的“唐装”,2008北京奥运会的青花瓷礼服,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颁奖礼服,一个个顶级盛会,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企业的国际形象。该集团把原本传统的丝绸产业,做成了融合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于一身前途无限的新兴产业。
(l)有人说,该公司的成功之道就在于“文化创意”。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理由。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该集团的成功之道对于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3)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结合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创新,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证明,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
(2)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与付出和奉献有关,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材料二  2013年感动中国的广西桂林的小学生何玥,汶川地震时,她把自己的零花钱全捐出去;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生病后,老师和同学给她捐了2000多元,她要求父亲把捐款捐出去。《感动中国》创办以的11年间,评选出100多位这样的“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他们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已经催生了更多共识,凝聚了更多正气,引发了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共振。
(1)上述材料折射出我们应如何认识人的价值?(5分)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感动中国》节目产生的社会影响。(9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能量”是2012年网络流行语,它是指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与消极、颓废、不思进取的“负能量”思想文化形成鲜明对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记者寻晓燕随手用微博记录下的长沙公交司机冯建湘停车扶盲人过马路的小善举,最终发酵为湖南省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正能量”新闻,让人不得不感叹真善美自在人心,也惊叹微博强大的传播力量。“7·21”北京特大暴雨时,在微博的号召下,有近300辆私家车参与救援活动,接送被困人员500多人次。“台风来袭,外卖的生意会大增,台风大雨中骑车送外卖很危险,请大家尽量少叫外卖。”“台风天,请别叫外卖”等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材料二 对互联网依法实施管理,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为了遏制“负能量”的传播,中国根据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对互联网进行依法管理。少数西方国家一方面加强对本国互联网的控制,另一方面却指责其他国家限制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鼓吹互联网自由,并传播本国文化、价值观。为达到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制造谣言、煽动仇恨,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负能量”的重要来源。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利用微博等现代媒体传播“正能量”。(9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根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美丽中国·展示人性之美

报告摘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家行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近年来,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2) 结合材料二,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1)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二: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年”,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题: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影响越来越大。某校高中生以《 我与网络 》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参与讨论:
当今社会,网上聊天、网上冲浪、网上购物、博客……不少人利用网络的便利,进行学习、研究和娱乐,学习工作成效显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是,有的青少年迷上网络游戏,耽误了学业,甚至诱发了犯罪。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同学们经过调查有这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产生这两种观点原因的认识。
建言献策:
学校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中华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诸多代表热议的话题。“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
材料二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材料二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实体功能,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
3
43
10
6
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约4
25
20
约7

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
材料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解决其中某个问题的必要性谈谈你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更是山东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
阅读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主办方,山东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省政府投入177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相关筹备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节目排练现场、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地进行调研,积极为“十艺节“筹备献计献策。
(1)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社会各界在“十艺节”筹备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 伴随着“十艺节”的举办,山东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3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7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十艺节”还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部门重点创新构建微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连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缘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沙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三 

“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天冷了,记得保暖,只有身体暖了,心才会爱......”、“爱生活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爱......”、“勇敢飞翔,是我的信仰”。
近日,这些拥有正能量的漫画深受白领网友喜爱,被近万网友转发评论,漫画的作者名叫“张皓宸”。他坦言,创作这组画的初衷,就是要输出正能量。其实,“正能量”早在一年前就成为了网络最热门的词汇。很多政府部门对此也非常关注,开始大胆尝试使用微博平台,用微博传递正能量,以期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用微博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