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诗圣杜甫1 300周年诞辰。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图片中,杜甫时而肩扛机枪,时而脚踏摩托……这引发了网络热议和“集体围观”。对这一文化恶搞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创作要注意把握尺度,尊重传统文化
④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出现文化恶搞现象的重要原因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近日,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将其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舆论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生态的缩影,它折射出国民欠缺法治精神、社会法则失范、城市建设不健全等深层次课题。面对这种现象,中学生应该
A.树立正确是非观,传递正能量 |
B.制定法律法规,推进法治化进程 |
C.严格执法,遏制违反交通法规行为 |
D.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 |
网络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各种不良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因此,政府对网络文化要
①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保障安全
②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③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④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在新浪微博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 “到此一游”远涉重洋,国内不文明言行的“输出”实在让人尴尬。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对此我们应该:
①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②加强文化自觉自省,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文化自强
③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见贤思齐,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材料二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实体功能,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 )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
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
③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
④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深圳乘客将装有折合人民币537.85万元的行李箱遗忘在出租车上,梅州籍“最美的哥”李东英完璧归赵的新闻在微博中持续发酵,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微时代”下,微博在问政、反腐、打拐、抗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一些领域中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也有所暴露。微博的管理者当进一步压缩谣言等负能量的存在空间,让微博在“释正减负”的格局中继续成长。
材料二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利用微博等现代媒体传播“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当前,唱红歌成为了全国很多地方最时尚的文化现象。老中青三代同唱红歌的场面,飘荡在大街小巷的歌声,电视台红歌会的超高收视率,都表达着我们内心深处对一种信念的坚守。唱红歌有利于( )
A.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B.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
C.使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灵魂 |
D.确保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 |
1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和推选,居马泰等10位医生,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医生”称号,马云飞等10名乡村医生被推选为活动“特别关注乡村医生”。弘扬这些人们的先进事迹
①是基于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举措
④对提高人们科学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美丽中国·展示人性之美
报告摘录 |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
大家行动 |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近年来,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2) 结合材料二,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面对的诱惑不少,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金钱至上、奢靡为荣之中。净化我们的心灵,需要我们
①尊重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
A.割裂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
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
③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
④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D.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试题篮
()